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7课 力度记号f p 人音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7课 力度记号f p 人音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7-12 21:2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力度记号f p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并感受mf、 mp的力度强弱,能区分出f和p的力度。
2.学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要求学生能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歌唱。
二.重点难点
1.体会并感受mf、mp的力度记号。
2.区别出f、mf、mp和p的力度强弱。
三.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
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
师生问好导入新课!
学习力度记号f、mf、mp、p,让学生体会并感受到mf、mp的力度强弱,能区分出f和p的力度。
媒体出示:老虎、小狗、小猫、老鼠的图片和文字《比比谁的声音强》。
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给他们排排名次。
小结这四种动物由强到弱得顺序是:f、mf、mp、p。
四、引导学生多方面寻找声音的强弱,并能区别出f、mf、mp和p的力度。
1、纸的声音
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通过动手试,如:口吹,摇动,手弹,撕。。。。在同学们的声音中找出四种最具代表性的声音,要他们听辨出f、mf、mp和p四种不同力度的声音。
拍掌的声音
启发学生再次发挥想象力,通过动手试,如:拍手,弹指,四只手掌打掌心,一只手指打掌心。。。。。。在同学们的声音中,老师演示几种,让他们听辨,判断出是否按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出来的。
人说话的声音
媒体演示:风吹树叶,沙沙沙沙;
小雨小雨,滴答滴答;
大雨大雨,哗啦哗啦;
打雷打雷,轰隆轰隆。
先让学生用一种力度朗诵童谣,然后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知道风吹树叶沙沙沙沙是弱的,即p;小雨小雨滴答滴答的声音是中弱的,即mp;大雨大雨哗啦哗啦的声音是中强的即 mf。打雷打雷轰隆轰隆的声音是强的即f。然后让同学们按由弱到强的声音变化再来朗读一遍。
打击乐的声音。
(预先准备沙锤、双响筒、铃鼓、大鼓)
老师先用f、mf、mp和p四种不同力度把每件打击乐器演示一遍,让学生听辨声音并选择:“刚才朗读的童谣中,树叶、小雨、大雨、打雷的声音,分别用哪件乐器伴奏比较合适”。由于这四种打击乐器音色比较容易听辨,学生很快就找出了。在此基础上找四位同学出来用这四种乐器打击伴奏,其他的同学朗诵童谣。
用节奏游戏法导入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1、故事引入(出示小熊)
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它要在家开一个生日Party,邀请了许多朋友参加,还邀请了老师呢!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参加呀?在出发之前老师教你们一种步伐,让我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去参加小熊的生日Party吧!
媒体演示:
节奏练习:通过口读,手拍,口手结合,掌握节奏。
学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观看图像法导入歌曲。
媒体演示:出现小熊的家。(小熊家到了,漂亮吗?让我们进去看看吧!)
出现小熊家里的画面,并响起《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它们玩得多开心呀,让我们也学唱这首歌,然后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吧!)
听唱法学唱歌曲。
由于这首歌曲的旋律活泼、轻快、朗诵上口,同学们也比较熟悉,易唱,所以采用了随琴模唱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生学会的基础上,采用人数不断增加的演唱方法表现声音由弱到强的变化。
学生随音乐即兴表演、自由律动。
老师为小熊的生日Party编了一个情景小故事,先讲给学生听,然后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最后师生合作共同来表演故事。当听到有声响的地方,可以用拍、踏、跺的方法来表现,也可以用嗓子和动作来表现。
小熊的生日Party即将开始,忽然从远处传来了打雷声。(生模仿)
风也刮起来了,风开始是柔的,后来越来越大。(生模仿)
一群小鸟飞来了,它们边飞边唱!(生模仿)
忽然,从远处传来了沉重的脚步声,咚!咚!咚!咚! (生模仿)原来是大狮子,“我是被你们美妙的声音吸引过来的。”(生模仿)
两只小马也从远处跑过来了。(生模仿)
小熊的家里顿时热闹起来了。(师生共同表演)
风慢慢的停了。天黑了,星星眨着眼睛,小动物们慢慢地进入了梦乡。(生模仿睡觉状)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玩得开心吗?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让我们在快乐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吧!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