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1.1 数一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1.1 数一数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12 21:2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 认识更大的数
第1课时 数一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数数活动中,直观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知道计数单位“十万”与“万”的十进关系,感受大数的意义。
2.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数数的过程,认识“万位”与“十万位”的位置关系,理解十万与计数单位“十万”意义上的区别,体会位值概念。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会一万和十万究竟有多大,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一、情景导入
1.教师出示1个由1000块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让学生猜一猜它有多少块。
2.说一说,可以怎样数出这个大正方体有多少块?(教师演示:一块,10个一块是十块,10个十块是一百块,10个一百块是一千块)
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例如,首都北京市人口有一千二百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像这样比较大的数。(板书课题:数一数)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十万”。
展示笑笑和淘气数小正方体的情境图,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一个大方块有一千个小方块,十个大方块有一万个小方块,一百个大方块有多少个小方块?
(3)当数到九万时,如果再加上一万是多少?思考讨论,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2.“拨一拨,数一数”,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1)请同学们拨出10003,然后再一个一个地拨,拨出1000。再请同学们自己拨出49000,然后一千一千地拨,拨出53000。(学生先独立拨,再在全班汇报拨的过程)
同桌合作。
①从99996一个一个地拨,拨出100000。
②从70000一万一万地拨,拨出100000。
(2)交流拨珠的发现。
师:说一说,在拨珠和数一数的过程中你有哪些发现?(无论一个一个地数,还是一千一千地数、一万一万地数,都是满十进1。)
(3)归纳总结:我们在拨珠和数一数的过程中,每一个数位“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也就是说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就是十进制计数法。
3.写一写,说一说。
出示计数器,并用珠子表示559505,请学生读一读,并与同伴说一说,不同数位上的“5”分别表示什么?
4.感知十万的实际意义。
(1)说一说:你知道一万有多大吗?十万呢?
①在400米的跑道上绕25圈是一万米。
师:想一想,十万米要跑多少圈?
②2500个班级大约有十万名学生。
师:我们班有多少名学生?全校呢?多少所这样的学校大约有十万名学生?
(2)交流数据,感受十万有多大。
师:把100张纸摞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1厘米,算一算,1000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多高?一万张纸呢?十万张纸呢?(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计算,让学生明确:10个100张纸是1000张纸,10个1000张纸是10000张纸,所以10000是100的100倍,也就是100厘米。100厘米是1米,也就是一万张纸的高度。那么十万张纸就是10个一万张纸,也就是10米高。)
(3)在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用“十万”来计量的数据?(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让学生体会大数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引导学生有规律地数一数。
2.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2题。
按要求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数一数。
(1)一万一万地数,数到十万。
(2)一千一千地数,数到十万。
(3)一个一个地数,数到六万零五。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思考】
本节课的教学太保守,始终牵着孩子走。例如,学习万级的计数单位后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探索亿级计数单位,各个数位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