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买文具(2)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4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
2.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且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正确解答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带有中括号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一、情景导入
1.复习回忆。
(1)在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里,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2.说出下面的算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再计算。
(1)360÷12+6×52
(2)358-(17+23)×6
二、探究新知
1.试一试。
(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试一试”:你能添上括号使9÷3×5-2=1成立吗?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方法,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自己的解决办法。
(2)师根据生答质疑:刚才同学们提出要在算式中加上中括号,这是一个新的符号。有了小括号,为什么还要在算式里添上中括号呢?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符号吗?
(3)师根据生答小结:中括号是一种改变运算顺序的符号,也叫方括号,用“[ ]”来表示。因为题中已经有了小括号,如果需要再改变运算顺序,为了和已经使用了的小括号区别开来,就要用中括号。
(4)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含有中括号的算式,在计算时应该按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2.归纳概括。
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中括号也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那么你能不能总结一下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呢?
生: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运算时,我们就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既有加减又有乘除运算时,我们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9页“练一练”第4题。
要求学生先用横线标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2.教材第49页“练一练”第5题。
课前让学生准备好学具,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3.教材第49页“练一练”第6题。
全班齐练,两名学生板演。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中括号,你能说一说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吗?
【板书设计】
买文具(2)
中括号 写法:[ ]
作用:改变运算顺序。
9÷[3×(5-2)]
=9÷[3×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9÷9……(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1……(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教后思考】
在这节课中,抓住为什么要用中括号?中括号里的小括号算完后是用中括号还是用小括号?在用脱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下一步没算到的要注意抄下来。为什么一定要用脱式计算等一系列的问题研究,通过探索,学生完全掌握了中括号的运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