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 乘法分配律(2)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5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会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使学生了解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
3.通过观察、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
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一、情景导入
1.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的乘法分配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2.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1题,说一说淘气和笑笑分别是怎么想的。计算买服装要花多少元,你是根据哪个算式算的,说说你的理由?
二、探究新知
1.计算:(80+4)×25。
(1)指导学生观察算式特点,思考如何简便计算。
(2)鼓励学生独立计算。
(3)交流汇报。利用乘法分配律展开后,每个乘法算式的结果都是整百、整千的数,可以使计算简便。(80+4)×25=80×25+4×25=2000+100=2100
2.计算:34×72+34×28。
(1)指导学生观察算式特点,思考如何简便计算。
(2)鼓励学生独立计算。
(3)交流汇报,说出想法。利用乘法分配律变形后,乘数变成了整百数,可以使计算简便。34×72+34×28=34×(72+28)=34×100=3400
3.你能说出这样计算的道理吗?
(1)出示算式:36×3=30×3+6×3=90+18=108。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3)全班交流。
4.计算:102×43。
(1)观察算式的特点,思考如何简算。
(2)鼓励学生独立计算。
(3)交流汇报,交流想法。102×43=(100+2)×43=4300+86=4386,把102看成(100+2),再用43分别去乘100和2,可以用口算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7页“试一试”第1个绿点题。
先观察算式的特点,再独立完成,集体汇报,汇报中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这么做,怎么想的?要找3~5名学生把思考过程说清楚,再次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针对有错误的学生,要不惜时间帮助他搞清数字之间的关系,多说算理,为后面更顺利的学习打基础。
2.教材第57页“试一试”第2个绿点题。
要提示学生做题前必须先观察。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即两个乘法算式中都有34,这个算式表示72个34加上28个34,一共有100个34。要让3~5名学生口述算理,发现此题是乘法分配律的反方向运算。要鼓励学生,无论是运算定律的正向还是反向,都必须结合算理,完全掌握。
3.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自由读题,独立完成后,教师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质疑。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2)
【教后思考】
探索拓展,应用规律,引领学生回到现实的解决问题中,因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为生活服务的,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产生的作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