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参观花圃(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7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并在计算过程中逐步养成仔细认真的良好习惯。
2.经历用乘法估商的过程,归纳概括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除法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一、情景导入
1.复习旧知。
(1)用竖式计算。
69÷20 850÷40 420÷60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集体订正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时应注意什么。
(2)口答: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0×( )<96 40×( )<260
20×( )<184 60×( )<195
(3)前面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如果除数不是整十数,而是任意两位数,又该怎么样计算呢?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参观花圃)
2.谈话激趣。绿色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平时看书时间长了,眼睛觉得很累,但只要看看绿色的植物,就能减轻眼睛的疲劳,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参观花圃,那里种有很多的绿色植物。
3.(出示并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观察,学生自由回答获取的数学信息。
4.引入新课。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今天我们来参观花圃,解决花圃中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根据获取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出示教材第69页情境图)根据获取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平均每个小花坛有多少盆牡丹花?(2)月季花可以摆几个三角形图案?还剩几盆?
2.解决问题(1)。
(1)根据题意列式。你能列出求“平均每个小花坛有多少盆牡丹花”的算式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54÷22。
(2)估算结果。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并说一说是怎么估算的。
(3)探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没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①试着笔算,看估算结果是否接近准确结果。(学生笔算,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笔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②交流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没有余数)的笔算方法。a.你是如何确定商的位数和商的最高位的?b.你是如何试商,如何书写的?③组织学生进行验算。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学生独立验算,交流验算方法。)
3.解决问题(2)。
(1)根据题意列式。你能列出求“月季花可以摆几个三角形图案,还剩几盆”的算式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0÷18)
(2)估算结果。
(3)探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①尝试笔算。指名板演的同学汇报竖式计算的过程,重点让学生说试商的过程。②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认识和理解把除数18看作10试商不方便,而把除数18看作20试商会更准确。③引导学生讨论: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有什么好处?④同桌之间交流:用竖式计算120÷18时,把除数当作多少来试商?商写在哪位上?商又与谁相乘?⑤组织学生进行验算。
4.小结试商方法。
(1)想一想,计算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试商时应该怎样做?(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2)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如下: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时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②当除数的个位是4或者比4小时,可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当除数的个位数是5或者比5大时,可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每次用商与除数相乘,所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70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说出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2.教材第70页“练一练”第2题。
通过相互交流计算过程,进一步明确计算方法与步骤。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谁来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思考】
计算教学应该是整个数学教学中最枯燥无味的,也是学生最不喜欢的。在这节课中,设计的各项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自然地理解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