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生活中的负数
第1课时 温度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8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温度的实例,探索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体验用带符号(“+”或“-”)的数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必要性,理解用这样的数表示温度的实际意义。
2.通过在温度计上标记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活动,体会零上温度、零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温度计上的位置与顺序关系,会正确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
3.会用带“-”的数表示零下温度,并能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教学重点】
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教学难点】
理解负数的含义。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很高兴能和你们在一起学习,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欣赏一段动画片。(师生共同看动画)
师:这位小朋友为什么会冷得直发抖?
生:因为这位小朋友把气温理解错了,他不会看天气预报。
师:对,因为他不会看天气预报,不了解温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温度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天气预报,引入负数。
(1)(出示主题图)简介摄氏度。老师这儿有一则北京当天的天气预报,谁想来当小小播音员播报一下?
(2)请你们拿出草稿纸,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北京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并与同桌分享你的想法。
(3)全班交流。谁愿意将自己的想法与全班分享?
(4)哪种方法更简洁、清楚呢?大家一致同意用“+”、“-”符号表示。
(5)仔细观察,表示温度的两个数字与我们平日所写的数字有什么不同?(+5℃或5℃、-5℃)生汇报。能不能把负的符号省略不写?集体讨论,明确负的符号不能省略不写。
(6)出示其他几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指名读一读。
2.认识温度计。
(1)介绍:我们用什么工具才能知道温度呢?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温度计的图片)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他们虽然外形不同,但他们的作用是相同的。
(2)从温度计上选取了一部分放大,仔细观察,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3)零刻度线表示的温度就是零摄氏度。零摄氏度是不是没有温度?介绍:在温度计上零刻度线是一条分界线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分隔开来。
3.比较温度。
(1)尝试把北京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在温度计上表示出来,指名上台标一标,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找到的?
(2)把另外几个城市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在温度计上表示出来,集体订正,教师引导学生明白一定要先找到零度。
(3)探索比较零上的温度有什么规律,指名说说。
(4)探索比较零下的温度有什么规律?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5页“练一练’等1题。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温度的直接经验,比较高低,体会零下温度的比较方法。
2.教材第85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3.教材第85页“练一练”第3题。
课前组织学生采取各种方法调查、收集、记录全国一些大城市的气温情况,并在地图上找出这些信息的对应地理位置,能从地理位置上认识各地气温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温度
℃ 摄氏度
零上温度---- +
0℃
零下温度---- -
【教后思考】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温度计上拨出零上和零下温度,操作性强,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观察、讨论,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明确感悟到:在温度中,0℃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比0℃高的温度用正数表示,比0℃低的温度则用负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