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四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四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7-15 20:3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四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红细胞死亡会引起免疫反应B.
只有在病原体的刺激下,淋巴细胞才能产生抗体
C.
人体免疫功能越强,身体的自我保护功能也会越强D.
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2.吞噬细胞(

A.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B.
出生后产生的,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C.
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D.
胸腺、脾脏和淋巴结等
3.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B.
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C.
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D.
免疫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生理功能
4.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没有经百白破疫苗全程强化预防接种的人,被生锈的铁钉扎伤后容易感染破伤风。医学上对破伤风的预防或治疗的有效措施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一种动物血清蛋白),从人体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
A.
抗原,控制传染源B.
抗原、保护易感人群C.
抗体、控制传染源D.
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5.对图中所包含的信息及相关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
B.
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
C.
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
D.
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
6.给儿童注射卡介苗进行计划免疫,从免疫学
的角度看,疫苗和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A.
?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
抗原,特异性免疫C.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
抗体,特异性免疫
7.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病原体引起的B.
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属于计划免疫
C.
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D.
抗体具有特异性,抗体一旦在体内产生即可终生存在
8.狗用舌头舔伤口,对伤口的愈合有一定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
)
A.
溶菌酶,有杀菌作用B.
唾液淀粉酶,有消化病菌的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
抗原,有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D.
抗体,有杀菌作用
9.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给人体接种的疫苗和其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A.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
抗原,特异性免疫C.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
抗体,特异性免疫
10.图中,I和II分别表示某种病毒两次侵染人体的先后时间顺序,曲线表示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病毒第I次侵染被清除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消失
B.
该病毒第II次侵入后,人体产生的相应抗体大量增多
C.
抗体是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D.
产生的相应抗体只对该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11.下列现象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
唾液的杀菌作用B.
接种百白破疫苗C.
白细胞吞噬病菌D.
皮肤的屏障作用
12.下列各项属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是(

A.
人体内杀菌物质的杀菌作用B.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C.
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D.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13.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
皮肤角质层阻挡病原体入侵
B.
唾液中的杀菌物质杀死病原体
C.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D.
吞噬细胞吞噬入侵的病原体
14.下列疾病根据病原体类型不同分类,分类合理的是(

①肺结核②天花③华支睾吸虫④甲肝⑤流行性感冒⑥淋病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⑥/②⑤/③④
C.
①⑥/②④⑤/③
D.
①④/②⑤⑥/③
15.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
(
)
A.
流行性感冒
B.
巨人症
C.
白血病
D.
冠心病
16.夏季是细菌性痢疾多发季节,为预防该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某校严禁学校食堂二次销售剩余饭菜。引起该传染病的细菌和学校采取的预防措施分别属于(

A.病原体、控制传染源B.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C.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D.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17.下列与传染病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脊髓灰质炎B.引起传染病的传染源是病原体
C.疫苗能杀死病原体,所以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传染病D.对禽流感患者及时隔离治疗,过程属控制传染源
18.下列动物中,是病原体的动物是(
)
A.

B.

C.
蛔虫
D.

19.“饭前便后要洗手”,这对预防下列哪种疾病有作用(

A.
华枝睾吸虫病
B.
血吸虫病
C.
蛔虫病
D.
猪肉绦虫病
20.下列传染病由真菌引起的是(

A.
灰指甲
B.
艾滋病
C.
血吸虫病
D.
扁桃体炎
21.夏季是细菌性痢疾多发季节,为预防该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某校严禁学校食堂二次销售剩余饭菜。引起该传染病的细菌和学校采取的预防措施分别属于(

A.病原体、控制传染源B.
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C.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D.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22.下列有关传染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B.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C.
艾滋病是遗传病,而不是传染病D.
传染病在发病初期,表现出病症的时候传染性最强
23.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常抠鼻孔会损伤鼻黏膜,破坏人体的第三道防线B.
血吸虫是血吸虫病的传染源
C.
人体的免疫系统可清除体内损伤的细胞D.
目前,艾滋病是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的
24.下列可能感染蛔虫病的生活习惯是(
)
①喝白开水??????
②喝生水??????
③吃没洗干净的瓜果蔬菜????
④早晚刷牙洗脸
⑤不勤洗手??????
⑥勤漱口??????
⑦随地大小便
A.
③⑤⑦
B.
③⑤⑥
C.
②③⑤⑦
D.
③④⑤
25.下列有关预防蛔虫病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不喝不清洁的生水
B.
蔬菜、水果要洗干净
C.
便后要洗手,饭前可洗可不洗
D.
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作肥料使用
二、连线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
26.请将下列疾病名称与其类型用线连起来
(1)流行性感冒?????????????????
A消化道传染病
(2)甲型肝炎???????????????????B血液传染病
(3)乙型肝炎???????????????????C体表传染病
(4)狂犬病????????????????????D遗传病
(5)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E呼吸道传染病
27.将下列疾病与其相符的病因用线连接起来
侏儒症
?
?
?
?
?
?
?
?
?
?
?
?
?
?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呆小症
?
?
?
?
?
?
?
?
?
?
?
?
?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
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
疟疾???
??????????????????
胰岛素分泌不足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8.某中学生物探究小组随机调查了本校八年级100?名学生在去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8分)
调查人数
患病人数
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男生
52
16
8
1
2
5
女生
48
14
5
2
1
6
总人数
100
30
13
3
3
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表中数据得出,流感高发的季节有______。
(2)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是______。
(3)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______(填序号)。
①饮食传播??②空气传播??③生物媒介传播??④血液传播
(4)将流感疫苗接种于人体后,体内可产生相应的______,从而提高人体对流感的抵抗力。
(5)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选择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自己健康且生活丰富多彩,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写出两条合理的生活方式)
29.科普阅读:炭疽是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炭疽主要为食草动物(牛、羊、马等)的传染病。人接触炭疽的动物后,可以受染而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炭疽,其次为肺炭症和肠炭疽。
在炭疽病流行期间,对肺炭疽患者要及时、就地隔离并报告;对污染的皮毛原料应认真地消毒,后再加工;畜牧业工作人员工作时要有保护工作服、帽、口罩等,严禁吸烟及进食,下班时要清洗、消毒更衣;我国使用的是“人用皮上划痕炭疽病毒活疫苗”,接种后2天可产生免疫力,可维持1年,在发生疫情时应进行应急接种。(12分)
著名实验: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病时,利用绵羊进行的实验方法和过程如下表所示,请据图填空:
第一次处理
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绵羊
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
乙组绵羊
不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病菌
患炭疽
(1)从材料中可知,炭疽病具有______性和______性等特点。
(2)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传染源是______。
(3)实验中绵羊的生殖方式属于______生殖。
(4)实验中甲组绵羊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是因为在病原体-______的刺激下产生了一种抵抗它的特殊的蛋白质______,获得相应的免疫力,此过程属于______免疫。
(5)乙组绵羊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
(6)人可以通过接种“人用皮上划痕炭痕减毒活疫苗”来预防炭疽病,从免疫学角度看“疫苗”属于______,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
(7)材料中要求从事畜牧业工作的人员下班时要清洗、消毒更衣采取这一措施属于______。
(8)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保持身心的健康成长,提高机体免疫力。你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有______。(写出一项即可)
四、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1分)
30.肺气肿和肺结核都是肺部疾病。下图显示吸烟人群中肺气肿和肺结核这两种病的发病情况。请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1)据图可知,两种肺部疾病中,最可能是由吸烟引起的是____________。
(2)接种卡介苗可有效预防结核病。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抵抗力。为了研究免疫的产生,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取六只大小相同的健康小白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步骤二:取活的肺炎球菌注入甲组的小白鼠体内;取灭活的肺炎球菌注入乙组的小白鼠体内,两周后再取活的肺炎球菌注入乙组体内。
步骤三:观察实验结果。甲组的小白鼠死亡,乙组的小白鼠存活。
乙组的小白鼠能够存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免疫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3)从传染病的角度看,结核杆菌属于______________;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上看,这属于______________。
(4)为保护身体健康,预防疾病,我们应该选择哪些健康的生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少于2条)
31.资料分析(13分)
资料一:疟疾是由疟原虫所致的传染病,是由疟蚊(按蚊类)叮咬而传播,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的33亿人口,遭受着疟疾的威胁。
2015年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因此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资料二:近几年在西非多国爆发了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截至12月,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近20000例,死亡6000多人。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变异非常快,不断出现新的属种;通常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等途径传播。疫情发生后,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看,疟疾和埃博拉出血热都属于_________病,它由病原体引起,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等,具有流行性和______性。
(2)从细胞层面看,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和疟疾的病原体最大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疟疾的传播途径是_________,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图反映出小白鼠先后接种某种疫苗后,血液中产生相应抗体的情况。图中显示受疫苗刺激后产生抗体数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持续的时间长,因而预防接种通常应进行两次或多次。上述免疫反应属于_________免疫。
(5)结合材料二分析,结合免疫的功能,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研制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从材料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A
2.C
3.B
4.D
5.D
6.B
7.D
8.A
9.B
10.A
11.B
12.B
13.C
14.C
15.A
16.B
17.D
18.C
19.C
20.A
21.B
22.C
23.C
24.C
25.C
二、连线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
26.(1)—E
?(2)—A
?(3)—B
?(4)—C
?(5)—D
27.?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8.(1)春季和冬季;(2)流感病毒;(3)②;(4)抗体;(5)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等。
29.(1)传染;流行;
(2)患炭疽病的人或动物;
(3)有性;
(4)炭疽杆菌;抗体;特异性;
(5)对照;
(6)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7)切断传播途径;
(8)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四、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1分)
30.(1)肺气肿
(2)体内产生了抵御肺炎球菌的抗体;特异性免疫
(3)病原体;控制传染源
(4)按时作息,合理膳食,坚持锻炼,拒绝吸烟,及时注射疫苗等
31.(1)传染;传染???
(2)埃博拉病毒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3)生物媒介传播;血液和体液传播?
(4)第二次产生抗体的数量比第一次的要多;特异性
?(5)该病毒的变异非常快,不断出现新的属种因为抗体具有特异性,刚研制出来的疫苗,会因为该病毒变异快而出现新的种类而导致失效或者效果变差。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