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版八年级上册 第6章 物质的构成 单元测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HS版八年级上册 第6章 物质的构成 单元测试(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13 15:5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HS版八上 第6章物质的构成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金AU B、氯cu C、碳N D、银Ag
2、下列微粒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 H B. H+ C. H2 D. H2O
3、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蒸馏水 B.氯化钠 C.金刚石 D.C60
4、“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钠:18.4;钙:4.69.这里的钙是指(  )
A.元素 B.原子 C.单质 D.分子
5、下列有关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均为晶体
B.晶体具有有固定的熔点
C.晶体研碎后即变为非晶体
D.将玻璃加工成规则的固体即变成晶体
6、下列各组元素中原子序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
A.Be.C.B B.Li.O.C l C.S.Si.Al D.C.S.Mg
7、有关MnO2、O2、NO2、CO2四种物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2个氧原子 B.都含有氧元素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是氧化物
8、为搜索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搜救人员经常会带上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的不断运动
C.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分子间有间隙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
10、下列对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A H 只表示氢元素
B Fe 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
C N 只表示3一个氮元素
D O 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表示氧气这种物质
A.A B.B C.C D.D
11、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的边缘 B.液面始终高于滤纸的边缘
C.玻璃棒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在烧杯内壁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13、过氧化氢( H202)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常被用作氧化剂、消毒杀菌剂和漂白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每个H202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B、H202分子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每个H202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D、H202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14、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符号或化学式正确的是( )
A.氧化钾KO B.两个氢分子2H C.氯化镁MgCl2 D.铁离子Fe+3
15、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

A. B. C. D.
16、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构成物质的下列粒子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原子核 D.电子
17、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A.食盐、食醋 B.氢气、空气 C.氧气、二氧化碳 D.水、铜丝
18、以下关于纸上层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纸上层析法适用于分离和检验化学性质十分相近的分子或离子
B.纸上层析法分为上升纸层析法和径向纸层析法
C.纸上层析法是利用试样中各种离子随展开剂在滤纸上展开的速率不同而形成不同位置的色斑
D.为了看到色斑,只有有色离子的检验才可以用纸上层析法
19、铬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如果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铬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4,相对原子质量为52,铬原子的中子数为( )
A.52????? ? B.28?? ???? C.24?????? D.76
20、有氧气分子存在的物质是(  )
A.空气 B.水 C.二氧化碳 D.氯酸钾
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40分)
21、每种物质都是由特定的粒子构成的,有的物质是由______构成的,如水、氧气等;有的物质是由______构成的,如铁、铜等,还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等。
22、在下列空格里,用“元素、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
(1)水是由氧、氢两种 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氧两种 构成的;
(2)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 ;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 ?;
(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5)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 构成的。
23、如图为过滤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还缺少的仪器是 ;
(2)过滤时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是用少量水
润湿的滤纸要紧贴 ;“二低”是①滤纸边缘低于紧贴漏斗壁;
②滤液低于要 ;“三靠”是①烧杯紧靠玻璃棒, (第23题图)
②玻璃棒靠在 上,③漏斗下端口紧靠 。
(3)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① ;②滤液高于
滤纸边缘;③仪器不干净。
24、如图中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AB段中晶体处于 态;BC段中晶体处于 态;CD段中晶体处于 态; 段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该晶体的熔点是 ;这种晶体是 。
三、探究题(每空3分,共24 分) (第24题图)
25、在“探究晶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
(1)小聪所用装置如图1所示,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装置图和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4 -2 0 0 0 0 1 2
实验时将装有晶体的试管放人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 和, 。
②实验中选取的测量工具是秒表和______;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
③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2min比最后2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
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______(选填“强”或“弱”)造成的(假设在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
的热量都相同);
(2)有一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这种物质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在8到12min这段时间内处于______状态(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_min。
四、简答题(第26题4分,第27题12分,共16分)
26、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体积______200mL,原因是______.
27、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在括号内注明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1)水 ( ) ;(2)氢氧化钠 ( );
(3)二氧化碳 ( ) ;(4)金刚石 ( );
(5)氧气 ( ) ;(6)硫酸铜 (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解:A、金:Au,故A错误;B、氯:Cl,故B错误;C、碳:C,故C错误;D、银:Ag,故D正确。
2、C 解析: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分子,观察选项,故选C。
3、C 解析:A、蒸馏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D、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4、A 解析: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分子的构成,用微观粒子来表示;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氟、钙、铁、锌”等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5、B 解析:A.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不一定是晶体,故A错误;B、晶体与非晶体最本质的区别是晶体具有有固定的熔点故B正确;C.晶体研碎后还是晶体,故B错误;D.将玻璃加工成规则的固体,玻璃仍然不是晶体,属于玻璃态物质,故D错误。
6、 C 解析:A.Be、C、B的原子序数分别为:4、6、5,故A错误;B.Li、O、Cl的原子序数分别是3、8、17,故B错误;C.S、Si、Al的原子序数分别是16、14、13,原子序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故C正确;D.C、S、Mg的原子序数分别是6、16、12,故D错误。
7、B 解析:A、物质是宏观概念,物质中含有大量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可能是2个,且四种物质是由分子或离子构成的,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故A错误;B、O2由氧元素组成,CO2、NO2、MnO2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有氧元素,故B正确;C、CO2、NO2、MnO2、O2四种物质中,只有氧气中含有氧分子,其它三种物质不含氧分子,故C错误;D、O2表示氧气单质或氧分子,CO2、NO2、MnO2都是氧化物,故D错误 。
8、B 解析: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9、B 解析: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说法错误,有些物质由原子或离子构成,故A错误;B、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说法正确,故B正确;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说法错误,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故C错误;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说法错误,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D错误。
10、B 解析:A、H可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故A错误;B、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可表示3个意义,即Fe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故正确;C、N表示1个氮原子、氮元素,元素不论个数,故错误;D、元素符号表示3个意义只有金属、稀有气体、固态非金属的元素符号,O是气态非金属元素符号,只表示2个意义,即氧元素或一个氧原子,故错误。
11、B 解析:过滤要遵守“一贴二低三靠”原则。过滤是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否则液体会从滤纸和漏斗的夹缝中漏下。
12、B 解析:从宏观上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含氢气和氧气;自然界中的物质既有单质也有化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
13、C 解析:每个H202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A、B、D不正确,应选C。
14、C 解析:A、根据K O?元素的化合价,利用十字交叉法,氧化钾化学式为K2O;故A错误;B、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两个氢分子表示为:2H2;故B错误;C、根据Mg,Cl?元素的化合价,利用十字交叉法,其化学式为:MgCl2;故C正确;D、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铁离子表示为:Fe3+;故D错误。
15、B 解析: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选项正确;C、氯化铜是由铜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16、A 解析:A、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也就有新分子生成,即分子一定变;故A正确;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故B不正确;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原子核也不能分;故C不正确;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核外电子也不能分;故D不正确。
17、C 解析:A、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食醋中含有水和醋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C、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碳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铜是由铜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18、D 解析:A.化学性质十分相近的分子或离子用一般的检验方法难以分离和检验,但各根据分子或离子的扩散速度不同进行分离和检验,可用纸上层析法,故A正确;B.纸上层析法分为上升纸层析法和径向纸层析法,就是把流动相涂成一条直线,然后把定性试纸一部分插入层析液中,让层析液利用毛细现象爬上来,然后分层,径向层析法是把流动相涂成一个圆,然后把层析液点在中间,然后层析液扩散出去的时候形成大小不一,颜色不一的圆,即色环,故B正确;C.纸上层析中要求流动相溶剂对分离物质应有适当的溶解度,由于样品中各物质分配系数不同,因而扩散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故C正确;D.无色离子可以先层析,然后再用显色剂来显色,故D错误。
19、B 解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间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入手解决此题。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所以铬原子质子数等于24,则其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52﹣24=28,故选B。
20、A 解析:A、空气中含有氧气,故含有氧分子,此项正确;B、水中只含有水分子,不含氧分子,此项错误;C、二氧化碳中只含二氧化碳分子,不含氧分子,此项错误;D、氯酸钾中含有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此项错误。
二、填空题
21、 分子;原子
22、(1)元素、原子 (2)离子 (3)分子 (4)原子 (5)离子
23、(1)玻璃棒;
(2)①漏斗边缘 ②滤纸边缘;① ②三层滤纸 ③烧杯内壁
(3)滤纸破损
24、固;固液共存;液;BC;0℃,冰
三、探究题
25、(1)①试管不接触烧杯底;试管中装有晶体的部分完全浸没在水中;②温度计;0;③弱;
(2)晶体;固液共存; 6
四、简答题
26、小于 不同分子大小不同,分子间存在间隙
27、(1)H2O (化合物) (2)NaOH(化合物) (3)CO2 (化合物)
(4)C (单质) (5)O2 (单质) (6)CuSO4(化合物)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