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人民必修二期末检测卷(五)(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人民必修二期末检测卷(五)(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7-13 11:11:3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检测卷(五)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上述耕作方式是(  )21教育网
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耜耕
D.耦犁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砍山”“众木尽噘”“明日雨作,乘热下种”说明这种耕作方式的特征是放火烧山,用草木灰作为肥料,是典型的刀耕火种。故选A项。
2.“绢帛绫绸叠满箱,将来裁剪做衣裳。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明邝璠的《剪制》诗句反映民间手工产品主要用于(  )【版权所有:21教育】
A.出售赢利
B.自我消费
C.向政府缴纳赋税
D.捐赠礼品
【答案】 B
【解析】 “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说明自己的纺织产品主要是为了自我消费。故选B项。
3.春秋末期,范蠡弃官从商,因在
(?http:?/??/?www.21cnjy.com?)陶邑经商被称为“陶朱公”。当时的陶邑,已成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的著名经济都会。上述材料可说明(  )
A.当时商人的地位得以提高
B.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商业中心形成
C.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D.当时商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中陶邑“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分析,材料说明该地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成为著名经济都会。故选B项。2-1-c-n-j-y
4.《新唐书》载,(太宗)谓
(?http:?/??/?www.21cnjy.com?)房玄龄曰:“……工商杂流,假使技出等夷(等夷意指同行),正当厚给以财,不可假以官,与贤者比肩立、同坐食也。”这反映唐太宗的主张是(  )【来源:21cnj
y.co
m】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严禁工商业者的技术发明
C.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
D.遏制商人对高利润的追求
【答案】 A
【解析】 题干史料中,唐太宗认为工
(?http:?/??/?www.21cnjy.com?)商业是杂流,不让从事工商业者做官,也不许他们与士大夫“比肩”“同食”,这反映了唐太宗的主张是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选A项。
5.19世纪60年代,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浙北地区的蚕桑业发展迅速,茶叶生产数量和规模也有发展。这一发展(  )
A.导致了广大农村经济凋敝
B.加速了农业生产专业化
C.促进了近代企业大量出现
D.瓦解着传统的经济模式
【答案】 D
【解析】 受国际市场影响,浙北地区种植结构
(?http:?/??/?www.21cnjy.com?)发生变化,减少了经济中自给自足的成分,并没导致广大农村经济凋敝,故A项错误;中国成为给外国提供初级农产品的市场,故B项错误;中国对外提供初级农产品、原料,与近代机器工业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依据国际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瓦解着传统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特性,故D项正确。【出处:21教育名师】
6.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是(  )
项目
工矿企业数
资本额
棉纺织厂
面粉厂
1901~1911
约650家
1.4亿多
11家
39家
1912~1919
约1120家
2.85亿
54家
176家
A.面粉业已成为全国第一大工业
B.中国近代工业仍以轻工业为主
C.民族工业在民国初期快速发展
D.中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1912~191
(?http:?/??/?www.21cnjy.com?)9年民族工业的工矿企业数量、资本额、棉纺厂、面粉厂都与之前相比有很大发展,说明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较快,故C项正确。A、B两项以偏概全,排除;D项材料没有体现,且史实错误,排除。
7.英美烟草公司以“鸿雁”烟标与其
(?http:?/??/?www.21cnjy.com?)“玫瑰”烟标颜色相近为借口,诬告南洋烟草公司侵权,香港殖民当局于是没收并焚毁“鸿雁”牌香烟,令南洋烟草公司遭受重创。这说明了(  )21cnjy.com
A.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
B.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D.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沉重打击走向萎缩
【答案】 C
【解析】 南洋烟草公司是我国民族工业的代表,
(?http:?/??/?www.21cnjy.com?)英美烟草公司诬告其侵权并勾结香港殖民当局对其进行打击,说明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巨大障碍。故C项正确。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8.现代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历程大致分为6个阶段,其中1949~1957年为起步发展阶段。下列与该阶段发展关联最小的因素是(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一五”计划
C.工业化政策
D.土地改革
【答案】 D
【解析】 本题的关键词是“城市化”和“
(?http:?/??/?www.21cnjy.com?)关联最小”。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强调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是指导新中国成立以后城市建设的总方针,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主要是在城市,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发展社会主义工业的政策仍然集中在城市建设上,故C项错误;土地改革主要是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与城市化关联不大,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9.“58年运动脱轨后最
(?http:?/??/?www.21cnjy.com?)后明确下来的东西,就是‘队——大队——公社’的三级所有体系……直至80年代,它在亿万农民中完好的发挥着作用。”率先取消“队——大队——公社”的三级所有体系的是在(  )
A.安徽凤阳
B.四川广汉
C.广东深圳
D.辽宁大连
【答案】 B
【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对农村地区进行经济体制
(?http:?/??/?www.21cnjy.com?)的改革,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取消了原来的公社体制,率先取消人民公社的是四川广汉,故B项正确。
10.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提出:
(?http:?/??/?www.21cnjy.com?)前几年扩大了企业的权限,发挥了市场的作用,方向正确、收效明显;今后,要继续发挥市场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这说明当时(  )
A.计划经济体制已有所改变
B.我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对外开放格局已初步形成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扩大了企业的权限,发挥了市场的作用,方向正确、收效明显”表明计划经济体制已有所改变,故A项正确。
11.中国古代字典中本无“啤
(?http:?/??/?www.21cnjy.com?)”字。“啤”字是根据英、德、法文的头两个字母的发音新创造的,所以在近代中国的一个时期内,很多人把“啤酒”称为“卑酒”。这反映了(  )
A.中国传统酒文化已被西化
B.西方啤酒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C.国人对外洋文化的接受
D.国人产生了崇洋媚外观念
【答案】 C
【解析】 近代中国人在一个时期内把“啤
(?http:?/??/?www.21cnjy.com?)酒”称为“卑酒”,作为中国传统酒文化之外的补充,说明国人对外洋文化的接受,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出“已被西化”“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崇洋媚外观念”等信息,A、B、D三项错误。
12.如图是中国近代时期一张老照片,从中体现发生变化的社会生活领域是(  )
A.服饰
B.建筑
C.通信
D.婚礼
【答案】 C
【解析】 图片人物穿的是传统
(?http:?/??/?www.21cnjy.com?)服装,A项错误;图片没有反映建筑物情况,B项错误;图片人物在接电话,反映的是通信工具的变化,故C项正确;图片没有体现婚礼,D项错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3.《故都杂咏》中写道:“啧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  )www-2-1-cnjy-com
A.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B.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
C.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D.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
【答案】 C
【解析】 题干中体现了“秀才不出门”也能知道世界大事,说明近代报纸推动了社会新闻的传播。故C项正确。21·世纪
教育网
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
(?http:?/??/?www.21cnjy.com?)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影响
C.“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宗教动力
(?http:?/??/?www.21cnjy.com?)是传播天主教,思想骚动是“寻金热”,经济活力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是航海、天文技术的提高,因此材料所述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故选A项。
15.下图是荷兰在某历史时期人口变化的情况,荷兰五大城市在17世纪人口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是
(  )
A.增长迅速 商业经济发展迅速
B.增长缓慢 海上霸主地位削弱
C.增长迅速 工业革命影响深远
D.增长缓慢 奢侈享受黄金流走
【答案】 A
【解析】 观察图片可知,荷兰五大城市
(?http:?/??/?www.21cnjy.com?)的人口在17世纪不断增加,排除B、D两项。工业革命最早发生于18世纪中期的英国,故与题目中的信息“荷兰……17世纪”不符,排除C项。17世纪世界上头号贸易强国是荷兰,因商业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人口。故选A项。www.21-cn-jy.com
16.“英国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
(?http:?/??/?www.21cnjy.com?)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
(  )21·cn·jy·com
A.英国殖民地市场日益扩大
B.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
C.英国资产阶级政权建立
D.手工工场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
【答案】 C
【解析】 材料强调了英国具有独
(?http:?/??/?www.21cnjy.com?)特的有利于人人平等、个人自由发展的社会环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政权强调人人平等、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因此说,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故选C项。
17.“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
(?http:?/??/?www.21cnjy.com?)平衡一样严重,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说明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A.政府推行自由放任
B.金融市场投机严重
C.社会经济虚假繁荣
D.市场供需严重失衡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说到的经济危机的
(?http:?/??/?www.21cnjy.com?)原因是工人工资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工人的工资决定了市场的购买力或者是市场需求,而不断上升的生产率就等于市场的供给,由此就会导致供需严重失衡,即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故选D项。
18.罗斯福在1933年
(?http:?/??/?www.21cnjy.com?)3月对公众的讲演中说:“我们金融体系调整的过程中有个比货币、比黄金都要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公众的信心。你们必须坚定信念,不能被传言和猜疑打垮……”其中人们的“猜疑”主要是(  )21
cnjy
com
A.新政府自由放任能否摆脱金融困境
B.国家以工代赈是否能够刺激消费和生产
C.国家实行金本位制可否刺激出口
D.国家整顿银行能否恢复银行信用
【答案】 D
【解析】 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就是国家对经济
(?http:?/??/?www.21cnjy.com?)的干预而不是自由放任,排除A项;“猜疑”应是针对“金融体系调整的过程”,B项也不符合题意;C项与罗斯福新政的做法相反,新政在金融体系调整的过程中实行的是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只有D项与题干要求相符。21
cnjy
com
19.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西方资本
(?http:?/??/?www.21cnjy.com?)主义如何在大灾难中死里逃生和出现二战后的繁荣,“或许是20世纪历史学者所面对的最大题目”。面对这一“最大题目”,西方各国所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采取自由主义政策
B.实行国家干预政策
C.实施福利国家政策
D.建立新国际货币体系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
(?http:?/??/?www.21cnjy.com?)国家普遍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故选B项。自由主义政策是二战前实行的,故A项错误;C项虽然是二战后实行的,但是福利国家体现不出“二战后的繁荣”,故排除;D项新国际货币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不是西方各国所采取的措施,故排除。
20.1919年初,苏维埃政权
(?http:?/??/?www.21cnjy.com?)颁布法令,规定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全部余粮按国家的规定价格交售给国家。该法令表明苏俄政府(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
C.推行农业集体化
D.取消自由贸易
【答案】 A
【解析】 1919年初,苏维埃
(?http:?/??/?www.21cnjy.com?)政权颁布了有关余粮收集制的法令,规定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全部余粮按国家的规定价格交售给国家。故A项正确。
21.1929年10月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急跌,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但苏联得以避免经济危机的波及,主要原因是(  )
A.工商业基础落后
B.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C.实施“中立法案”
D.实施计划经济政策
【答案】 D
【解析】 工商业基础落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
(?http:?/??/?www.21cnjy.com?)经济危机带来的创伤,但这不是主要的方面,A项错误;无产阶级专政与是否受到经济危机的波及并无必然联系,B项错误;实施“中立法案”是苏联国家在外交层面的表现,C项错误;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逐渐走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道路,政府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这能够有效的避免生产的盲目性,故D项正确。
22.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
(?http:?/??/?www.21cnjy.com?)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材料中的“他”应是(  )
A.罗斯福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首先排
(?http:?/??/?www.21cnjy.com?)除A项;由材料“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可排除B项;戈尔巴乔夫从根本上触动了苏联模式,不符合“局部改革”的要求,排除D项;赫鲁晓夫改革是对苏联模式的局部调整,故C项正确。
23.下图反映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美国实现了对世界各国货币发行权的操纵
B.国际货币体系转向以美元为中心
C.美元成为唯一的国际货币
D.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答案】 B
【解析】 二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美元同黄金直接挂钩,会员国货币同美元挂钩,题中图示体现了这一特征,故选B项。
24.下图是某老师授课的部分内容。其中有待补充的原因要点应该是(  )
A.对抗苏联的经济制裁
B.摆脱美国的政治控制
C.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
D.欧洲资源的严重不足
【答案】 B
【解析】 1947年6月
(?http:?/??/?www.21cnjy.com?),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通过此计划,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20世纪50年代,欧洲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有助于摆脱美国的控制,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25题16分,第26题16分,第27题20分,共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杭州……桑麻遍地,茧丝锦织之所出,
(?http:?/??/?www.21cnjy.com?)四方咸取给焉。……毅庵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丝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急鬻之。计获利五当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自是家业大饶。
——张瀚《松窗梦语》
材料二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http:?/??/?www.21cnjy.com?)…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纺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桥。什百为群,延颈而望,如流民相聚,粥后俱各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府志》
材料三 机户不得俞(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
——《江宁府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毅庵祖“家业大饶”的成因。(不得摘抄原句)(5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在经营管理方面,有何新动向?(3分)
(3)材料三的规定对材料二的现象持何种态度?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
(4)就上述材料反映的情况,你能得到什么认识?(4分)
【答案】 (1)发展丝织业的原材料丰富;适时改行易业;丝织品品种多,花样全,质量好;产品销路好,供不应求;注重扩大再生产。(5分)
(2)雇佣的劳动力增加;丝织业分工更细;手工工场数量增加。(3分)
(3)态度: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即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4分)
(4)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不断发展;腐朽的封建制度日益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4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
(?http:?/??/?www.21cnjy.com?)料一逐层概括即可,注意不要摘抄原文。第(2)问,对比材料一、二可知,“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说明手工工场数量增加,“缎工立花桥……立濂溪桥”说明丝织业分工更细,“什百为群,延颈而望”说明自由劳动力增加。第(3)问,根据材料三可知,官府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第(4)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既要看到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发展,也要看到封建制度对其发展的阻碍。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
(?http:?/??/?www.21cnjy.com?)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材料二 经过对新中国成立50
(?http:?/??/?www.21cnjy.com?)多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认识的深化,以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和方针政策,完成了关于工业化认识上的转变。2002年9月,中共十六大将“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式概括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具体是指什么?(4分)
(2)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结果如何?(6分)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3分)
(4)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3分)
【答案】 (1)第一个五年计划或过渡时期总路线。(4分)
(2)大办工业或大炼钢铁。(2分)结果: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国家经济出现严重困难;造成环境破坏。(4分)2·1·c·n·j·y
(3)措施: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分)
(4)变化:由注重工业化的速度和数量,转变为注重工业化的效益和质量。(3分)
【解析】 第(1)问,由“建设重工业和完整
(?http:?/??/?www.21cnjy.com?)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可知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或过渡时期总路线。第(2)问,注意题目限制条件“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工业建设方面”,据此回答举措;结果回答危害即可。第(3)问,总结归纳国有企业的改革。第(4)问,由材料二中“新型工业化”的特点来分析。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诺德·汤因比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历史
(?http:?/??/?www.21cnjy.com?)上的什么事件?造成该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归纳出这一历史事件对美国的影响。该事件对美国的影响因什么人的什么政策而更加严重?(12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哪一著名的实践对材料二中的“思考”和“议论”作了成功的回答?(2分)
(3)这一著名实践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对二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有何重要启示?(6分)
【答案】 
(1)事件:19
(?http:?/??/?www.21cnjy.com?)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大萧条)。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4分)
影响:美国经济一片萧条,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6分)
胡佛。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政策。(2分)
(2)罗斯福新政。(2分)
(3)本质特征:确保自由企业制度
(?http:?/??/?www.21cnjy.com?),国家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或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调整生产关系,缓和阶级矛盾)。(3分)启示: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或普遍强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获取
(?http:?/??/?www.21cnjy.com?)信息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口是判断该事件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根据设问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注意答题的针对性和用词的准确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检测卷(五)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上述耕作方式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耜耕
D.耦犁
2.“绢帛绫绸叠满箱,将来裁剪做衣裳。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明邝璠的《剪制》诗句反映民间手工产品主要用于(  )2·1·c·n·j·y
A.出售赢利
B.自我消费
C.向政府缴纳赋税
D.捐赠礼品
3.春秋末期,范蠡弃官从商,因在陶
(?http:?/??/?www.21cnjy.com?)邑经商被称为“陶朱公”。当时的陶邑,已成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的著名经济都会。上述材料可说明(  )
A.当时商人的地位得以提高
B.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商业中心形成
C.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D.当时商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
4.《新唐书》载,(太宗)谓房玄龄曰
(?http:?/??/?www.21cnjy.com?):“……工商杂流,假使技出等夷(等夷意指同行),正当厚给以财,不可假以官,与贤者比肩立、同坐食也。”这反映唐太宗的主张是(  )www-2-1-cnjy-com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严禁工商业者的技术发明
C.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
D.遏制商人对高利润的追求
5.19世纪60年代,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浙北地区的蚕桑业发展迅速,茶叶生产数量和规模也有发展。这一发展(  )【版权所有:21教育】
A.导致了广大农村经济凋敝
B.加速了农业生产专业化
C.促进了近代企业大量出现
D.瓦解着传统的经济模式
6.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是(  )
项目
工矿企业数
资本额
棉纺织厂
面粉厂
1901~1911
约650家
1.4亿多
11家
39家
1912~1919
约1120家
2.85亿
54家
176家
A.面粉业已成为全国第一大工业
B.中国近代工业仍以轻工业为主
C.民族工业在民国初期快速发展
D.中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7.英美烟草公司以“鸿雁
(?http:?/??/?www.21cnjy.com?)”烟标与其“玫瑰”烟标颜色相近为借口,诬告南洋烟草公司侵权,香港殖民当局于是没收并焚毁“鸿雁”牌香烟,令南洋烟草公司遭受重创。这说明了(  )
A.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
B.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D.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沉重打击走向萎缩
8.现代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历程大致分为6个阶段,其中1949~1957年为起步发展阶段。下列与该阶段发展关联最小的因素是(  )21
cnjy
com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一五”计划
C.工业化政策
D.土地改革
9.“58年运动脱轨后最后明确
(?http:?/??/?www.21cnjy.com?)下来的东西,就是‘队——大队——公社’的三级所有体系……直至80年代,它在亿万农民中完好的发挥着作用。”率先取消“队——大队——公社”的三级所有体系的是在(  )
A.安徽凤阳
B.四川广汉
C.广东深圳
D.辽宁大连
10.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提出:前
(?http:?/??/?www.21cnjy.com?)几年扩大了企业的权限,发挥了市场的作用,方向正确、收效明显;今后,要继续发挥市场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这说明当时(  )
A.计划经济体制已有所改变
B.我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对外开放格局已初步形成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11.中国古代字典中本无“啤”字。“啤
(?http:?/??/?www.21cnjy.com?)”字是根据英、德、法文的头两个字母的发音新创造的,所以在近代中国的一个时期内,很多人把“啤酒”称为“卑酒”。这反映了(  )www.21-cn-jy.com
A.中国传统酒文化已被西化
B.西方啤酒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C.国人对外洋文化的接受
D.国人产生了崇洋媚外观念
12.如图是中国近代时期一张老照片,从中体现发生变化的社会生活领域是(  )
A.服饰
B.建筑
C.通信
D.婚礼
13.《故都杂咏》中写道:“啧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  )21cnjy.com
A.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B.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
C.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D.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
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http:?/??/?www.21cnjy.com?)“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21·cn·jy·com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影响
C.“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15.下图是荷兰在某历史时期人口变化的情况,荷兰五大城市在17世纪人口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是
(  )
A.增长迅速 商业经济发展迅速
B.增长缓慢 海上霸主地位削弱
C.增长迅速 工业革命影响深远
D.增长缓慢 奢侈享受黄金流走
16.“英国没有因袭的社会风
(?http:?/??/?www.21cnjy.com?)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
(  )【来源:21cnj
y.co
m】
A.英国殖民地市场日益扩大
B.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
C.英国资产阶级政权建立
D.手工工场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
17.“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
(?http:?/??/?www.21cnjy.com?)的不平衡一样严重,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说明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政府推行自由放任
B.金融市场投机严重
C.社会经济虚假繁荣
D.市场供需严重失衡
18.罗斯福在1933年3月对公众的讲
(?http:?/??/?www.21cnjy.com?)演中说:“我们金融体系调整的过程中有个比货币、比黄金都要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公众的信心。你们必须坚定信念,不能被传言和猜疑打垮……”其中人们的“猜疑”主要是(  )
A.新政府自由放任能否摆脱金融困境
B.国家以工代赈是否能够刺激消费和生产
C.国家实行金本位制可否刺激出口
D.国家整顿银行能否恢复银行信用
19.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西方资
(?http:?/??/?www.21cnjy.com?)本主义如何在大灾难中死里逃生和出现二战后的繁荣,“或许是20世纪历史学者所面对的最大题目”。面对这一“最大题目”,西方各国所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2-1-c-n-j-y
A.采取自由主义政策
B.实行国家干预政策
C.实施福利国家政策
D.建立新国际货币体系
20.1919年初,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规
(?http:?/??/?www.21cnjy.com?)定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全部余粮按国家的规定价格交售给国家。该法令表明苏俄政府(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
C.推行农业集体化
D.取消自由贸易
21.1929年10月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急跌,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但苏联得以避免经济危机的波及,主要原因是(  )21·世纪
教育网
A.工商业基础落后
B.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C.实施“中立法案”
D.实施计划经济政策
22.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
(?http:?/??/?www.21cnjy.com?)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材料中的“他”应是(  )21教育网
A.罗斯福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23.下图反映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美国实现了对世界各国货币发行权的操纵
B.国际货币体系转向以美元为中心
C.美元成为唯一的国际货币
D.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24.下图是某老师授课的部分内容。其中有待补充的原因要点应该是(  )
A.对抗苏联的经济制裁
B.摆脱美国的政治控制
C.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
D.欧洲资源的严重不足
二、非选择题(第25题16分,第26题16分,第27题20分,共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杭州……桑麻遍地,茧丝锦织
(?http:?/??/?www.21cnjy.com?)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毅庵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丝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急鬻之。计获利五当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自是家业大饶。【出处:21教育名师】
——张瀚《松窗梦语》
材料二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
(?http:?/??/?www.21cnjy.com?)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纺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桥。什百为群,延颈而望,如流民相聚,粥后俱各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21
cnjy
com
——《苏州府志》
材料三 机户不得俞(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
——《江宁府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毅庵祖“家业大饶”的成因。(不得摘抄原句)(5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在经营管理方面,有何新动向?(3分)
(3)材料三的规定对材料二的现象持何种态度?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
(4)就上述材料反映的情况,你能得到什么认识?(4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
(?http:?/??/?www.21cnjy.com?)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材料二 经过对新中国成立50多年正反两方
(?http:?/??/?www.21cnjy.com?)面的经验总结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认识的深化,以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和方针政策,完成了关于工业化认识上的转变。2002年9月,中共十六大将“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式概括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具体是指什么?(4分)
(2)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结果如何?(6分)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3分)
(4)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诺德·汤因比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http:?/??/?www.21cnjy.com?)?造成该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归纳出这一历史事件对美国的影响。该事件对美国的影响因什么人的什么政策而更加严重?(12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哪一著名的实践对材料二中的“思考”和“议论”作了成功的回答?(2分)
(3)这一著名实践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对二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有何重要启示?(6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