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人民必修二期末检测卷(一)(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人民必修二期末检测卷(一)(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7-13 11:02:2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综合测试卷(一)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
(?http:?/??/?www.21cnjy.com?)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
A.五谷六畜
B.自给自足
C.精耕细作
D.铁犁牛耕
【答案】 B
【解析】 五谷六畜是中国古代农业
(?http:?/??/?www.21cnjy.com?)产业结构的特点,排除A项;通过“种谷”“树桑”可知家庭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体现了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特征,B项正确;精耕细作是指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排除C项;铁犁牛耕是生产工具,排除D项。
2.下图可以反映(  )
A.古代丝织业的兴衰过程
B.经济政策调整对手工业的影响
C.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对外贸易发展促进丝织业繁荣
【答案】 C
【解析】 地图显示的是秦汉、唐宋、元至明清
(?http:?/??/?www.21cnjy.com?)丝织业中心地区的发展变化,没有涉及丝织业的兴衰,故A项错误;古代的经济政策一直是重农抑商,故B项错误;秦汉丝织业中心在北方,唐宋、元至明清丝织业中心逐渐南移,表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故C项正确;对外贸易发展在每个时期都有,但是材料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
3.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
(?http:?/??/?www.21cnjy.com?)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据材料可知,纸币的发展(  )
A.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
B.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
C.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D.有注重其“防伪”功能
【答案】 D
【解析】提取材料关键信息:“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故选D。
4.“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
(?http:?/??/?www.21cnjy.com?),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  )
A.自然经济的解体
B.民族工业的产生
C.贸易中心的转移
D.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中的“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可知,由于外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A项正确。2·1·c·n·j·y
5.民族工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
(?http:?/??/?www.21cnjy.com?)义的指只要是中国人办的,都是民族工业,国营、民营皆是民族工业;狭义的则只指民营资本所办企业,不含国营的。从狭义上看,下列不属于民族工业的是(  )
A.铁匠方举赞创办的发昌机器厂
B.商人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
C.弃官从商的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D.两江总督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答案】 D
【解析】 狭义的民族工业指民营资本所办
(?http:?/??/?www.21cnjy.com?)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属于官办企业,故其不属于狭义上的民族工业。故D项正确。
6.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http:?/??/?www.21cnjy.com?)根据孙中山“节制资本”的思想,开始创办国家垄断企业,致力于民营资本无力或不适合经营的领域,如能源、军工、航空等,到1936年已经形成了规模优势。从客观角度看该做法(  )
A.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C.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D.践行了节制资本的思想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国家垄断企业是致力于
(?http:?/??/?www.21cnjy.com?)民营资本无力或不适合经营的领域,因而不会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A项错误;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是美国罗斯福新政时开创的,故B项错误;因为20世纪20~30年代世界各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均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因而中国发展国家垄断企业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故C项正确;践行节制资本的思想是发展国家垄断企业的主观目的,非客观效果,故D项错误。www-2-1-cnjy-com
7.周恩来说:“我们新民主主义的制度是
(?http:?/??/?www.21cnjy.com?)一个过渡的制度……走完了这个过渡阶段,就到达了社会主义社会。”后来的实践表明,这个过渡阶段的结束实际是在(  )
A.中共八大召开时
B.三大改造完成时
C.1954年宪法通过时
D.改革开放开始时
【答案】 B
【解析】 这个过渡阶段的结束实际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故B项正确。21
cnjy
com
8.1956~1966年是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出现了明显的失误。下列现象肯定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
A.各地干部群众踊跃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
B.《人民日报》连续报道各地大放农业高产“卫星”
C.农业走集体化道路,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D.邓小平以铁路为突破口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
【答案】 B
【解析】 可以通过时间进
(?http:?/??/?www.21cnjy.com?)行判断。1956~1966年应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A、C两项属于过渡时期,D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排除A、C、D三项;B项发生在1958年前后,符合题意。
9.邓小平曾经九上《时代》周刊封面
(?http:?/??/?www.21cnjy.com?),其中1992年出现在封面上时《时代》周刊这样介绍:“……‘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C.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D.实现了香港顺利回归
【答案】 B
【解析】 材料“……‘航
(?http:?/??/?www.21cnjy.com?)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反映了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因此选B项。A项是在21世纪初,C项是在2001年,D项是在1997年,都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
10.自女子放足后,适合三寸金莲的
(?http:?/??/?www.21cnjy.com?)弓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代之以布鞋、胶鞋、皮鞋,其中洋式皮鞋尤为京津女子所喜爱。女鞋需求的增多催生出了专门卖女鞋的坤鞋店,1930年代以后逐渐与男鞋合卖,“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这体现了当时(  )
A.妇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
B.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C.辛亥革命的影响较为深远
D.男女平等成为社会新风尚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只以鞋履论,
(?http:?/??/?www.21cnjy.com?)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表明妇女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放,故A项正确;材料论述男女平等问题,而非生活水平的问题,B项错误;辛亥革命1911年爆发,与材料1930年代以后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表明其他方面男女尚未真正平等,故D项错误。
11.1874年,法国人米拉在中国
(?http:?/??/?www.21cnjy.com?)引进了日本人力车,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在城市中来往穿梭。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
A.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
B.黄包车促进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
C.近代中国交通呈半殖民地色彩
D.黄包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
【答案】 A
【解析】 黄包车仍然是人力
(?http:?/??/?www.21cnjy.com?)车,材料从侧面反映出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故A项正确;黄包车仍然是人力车,而且直到20世纪20至30年代仍大量存在,不利于中国交通的近代化,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国主权的部分丧失,与半殖民地色彩无关,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黄包车对市民生活水平的影响,D项错误。
1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人们可以通过下列哪些传媒及时了解大会盛况(  )
①报纸 ②广播 ③电视 ④互联网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1954年第一届全国
(?http:?/??/?www.21cnjy.com?)人大召开时,报纸和广播已经在中国出现,但是中国的电视台最早出现于1958年,中国接入互联网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选A项。
13.有学者认为,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
(?http:?/??/?www.21cnjy.com?)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推动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经济根源是(  )
A.文艺复兴的兴起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造船水平的提高
D.宗教扩张的狂热
【答案】 B
【解析】 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东西文化
(?http:?/??/?www.21cnjy.com?)圈大汇合,世界逐渐走向整体。文艺复兴的兴起是思想方面的原因,A项错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海外贵金属的需求增大,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故商品经济发展是其经济根源,B项正确;造船水平的提高是技术方面的原因,C项错误;宗教扩张的狂热是宗教方面的原因,D项错误。
14.如图深色部分反映的是19世纪末某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分布情况。综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法国
【答案】 A
【解析】 从图片的信息来
(?http:?/??/?www.21cnjy.com?)看,该国殖民地含有整个印度、澳大利亚,且殖民地几乎遍布全球,只有19世纪末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符合条件,故选A项。
15.下表反映了英国棉布(718×72里德印花布)价格变化。英国印花棉布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21·cn·jy·com
1821~1830年
12先令3便士
1831~1840年
8先令10便士
1841~1850年
5先令11便士
A.海外殖民扩张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价格革命引发通货膨胀
C.中国精美丝绸的流行导致棉布无人问津
D.工业革命促使生产效率提高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了英国
(?http:?/??/?www.21cnjy.com?)工业革命时期棉布价格不断下降的现象,这主要是使用机器生产导致生产效率提高的结果,故选D项。A、B两项会导致价格上涨,故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来源:21cnj
y.co
m】
16.“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
(?http:?/??/?www.21cnjy.com?)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这种享乐消费观(  )
A.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
B.有利于扩大需求,摆脱经济危机
C.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
D.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
【答案】 A
【解析】 “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导致的过度消费是造成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原因之一,故A项正确。
17.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以9∶0一致裁定《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其执法机构国家工业复兴总署也随之寿终正寝。这主要是因为该法(  )
A.不符合立法程序
B.不符合分权原则
C.与自由精神冲突
D.已完成历史使命
【答案】 C
【解析】 《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质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美国倡导的自由精神相违背,故C项正确。
18.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
(?http:?/??/?www.21cnjy.com?)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罗斯福在第六次“炉边谈话”中提到要使人民拥有“免于匮乏的权利”。下列哪个法令的颁布最能体现这一理念(  )www.21-cn-jy.com
A.《农业调整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
C.《全国劳工关系法》
D.《社会保险法》
【答案】 D
【解析】 《农业调整法》主要是通过行政手
(?http:?/??/?www.21cnjy.com?)段调节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主要以恢复工业生产为目标,促进工业生产的恢复,与材料不符,B项错误;《全国劳工关系法》主要以保护劳工权利为目的,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社会保险法》是政府通过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有利于“使人民拥有‘免于匮乏的权利’”,故D项正确。21
cnjy
com
19.“1917年10月到1918年夏
(?http:?/??/?www.21cnjy.com?)季,俄国群众实现了土地的要求,但后来他们同强大起来的政权发生了矛盾,因为该政权强迫他们对此进行回报。”材料中“该政权强迫他们对此进行回报”是指(  )
A.农奴制改革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苏联模式
【答案】 B
【解析】 A、C、D三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http:?/??/?www.21cnjy.com?);依据题干时间“1917年10月到1918年夏季”以及“该政权强迫他们对此进行回报”的信息可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B项正确。
20.斯大林曾说:“苏维埃国家
(?http:?/??/?www.21cnjy.com?)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也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答案】 C
【解析】 材料文字说明苏联进行工业
(?http:?/??/?www.21cnjy.com?)化建设需要大批资金,而苏联既不能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谋求贷款,更不能采用殖民掠夺的方式为工业化建设积累资本,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只能依赖自己的国内资金,为此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故选C项;A、B两项政策实施时,苏联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D项强调的是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而非解决工业化建设资金的方法。
21.1982年美国的某份报
(?http:?/??/?www.21cnjy.com?)纸曾这样评价一位刚去世的苏联领导人:“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这主要是针对其改革的哪一措施(  )
A.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B.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增加农民收入
D.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答案】 B
【解析】 1982年去世的苏联领导人是勃列日
(?http:?/??/?www.21cnjy.com?)涅夫。斯大林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故A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中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综合国力,故B项正确;C项属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措施,排除;D项属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措施,排除。
22.《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开启(  )
A.加速了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B.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合作
C.缓和了美苏争霸造成的紧张局势
D.推动了战后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答案】 B
【解析】 美元崛起的时代即是二战后布雷顿森
(?http:?/??/?www.21cnjy.com?)林体系的建立,故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加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使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故B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美苏争霸无关,故C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利于欧洲战后经济的复兴,但是与欧洲的一体化无关,故D项错误。
23.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欧元的使用(  )
A.加强了民众对欧洲的认同感
B.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
C.表明欧元成为欧洲统一货币
D.推动了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
【答案】 A
【解析】 欧元具有欧洲身份的象征,从而加强了
(?http:?/??/?www.21cnjy.com?)民众对欧洲的认同感,故A项正确;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的是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B项错误;并不是所有欧洲国家都使用欧元,C项错误;欧洲统一市场早在1993年就开始运作,欧元正式流通是2002年,D项错误。21cnjy.com
24.某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特点有:没有组织首脑;没有常设机构;软约束力;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等。该组织是(  )
A.欧洲联盟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答案】 D
【解析】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没有组织首脑,没有常设机构,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即论坛性经济组织,符合题干要求,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25题13分,第26题21分,第27题18分,共52分)
25.(13分)阅读下列材料,从中提取两项有关汉、唐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http:?/??/?www.21cnjy.com?)
【答案】 示例一:
信息:汉代的灌区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中期以后江南的灌溉工程数量大幅增长。(5分)
说明:从汉到唐随着江南的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封建经济不断发展。(8分)
示例二:
信息:从汉到唐灌溉水利事业不断发展。(5分)
说明:农耕经济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事业,精耕细作水平不断提高,封建经济不断发展。(8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示例三:
信息:中唐前后江北和江南灌溉工程数量变化对比明显。(5分)
说明:中唐以后北方政局混乱,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南方相对安定,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8分)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研究材料
(?http:?/??/?www.21cnjy.com?)中的图和表,并选取适当的说明角度,结合史实进行说明。例如,根据材料中图和表格可知,汉、唐时期水利灌溉事业不断发展,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农耕经济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事业,精耕细作水平不断提高,封建经济不断发展;再如,据材料汉代图可知,汉代的灌区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材料唐代表格可知,唐代在中唐以后长江以南的灌溉工程大幅增长,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从汉到唐随着江南的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封建经济不断发展;另外,根据唐代表格可知,中唐前后江北和江南灌溉工程数量变化对比明显,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唐以后北方政局混乱,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南方相对安定,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26.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出社会进步和近代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的新变化
长袍马褂
中山装、西装等
中餐
西餐
马车、轿子
人力车、火车、电车、汽车等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自由恋爱、新式婚礼
材料二 以下是两幅反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风貌的照片:图一为20年代初的女学生打扮,图二为30年代一些上海男子在与洋人交往中的合影。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5分)
(2)根据材料二中图一、二人物的服饰,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这些历史信息能说明什么?(10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6分)
【答案】 (1)服饰、建筑、饮食、交通、婚礼习俗。(5分)
(2)信息:20年代的上海女学生多穿各式旗袍,也有穿中国传统服装的;与外国人交往的中国男子有的穿西装,有的则穿传统的长袍。(4分)21教育网
说明:当时的中国人受西方服饰的影响(有的直接
(?http:?/??/?www.21cnjy.com?)穿西式服装,有的则在中式服装上进行改进,如旗袍的式样等);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有一些中国人穿着较为保守;反映了中西文化相互共存、相互交融的过程。(6分)21·世纪
教育网
(3)积极影响:丰富了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改变了人们思想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和近代化进程等。(6分)【出处:21教育名师】
【解析】 第(1)问,根据
(?http:?/??/?www.21cnjy.com?)图表材料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图中即有中国传统旗袍、褂子,也有西式服装,反映了中西文化相互共存、相互交融的过程,要结合图片中的史实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第(3)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物质生活、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归纳概括。【版权所有:21教育】
27.由于时代和国情的不同,各国走上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不同的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
(?http:?/??/?www.21cnjy.com?)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
(?http:?/??/?www.21cnjy.com?)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材料二 他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在驾驭政府
(?http:?/??/?www.21cnjy.com?)与时代方面有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才能,又由于他在内政方面的巨大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是他,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首创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
材料三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
(?http:?/??/?www.21cnjy.com?)国领导层看来,中国1977年全年的农业成就是不能满足本国需要的,其失误……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中的“退却年代”是指什么?你如何理解罗曼·罗兰所说苏联30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6分)
(2)材料二中的“他”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突出贡献是什么?请用全球史观评价他的贡献。(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前一种“组织方式”弊端的主要表现。以后一种“组织方式”为开端,我国的经济体制做出了怎样的政策调整?(8分)
【答案】 (1)“退却年代”:指新
(?http:?/??/?www.21cnjy.com?)经济政策。理解:在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牺牲农民的利益太多。(6分)2-1-c-n-j-y
(2)贡献: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评价: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4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表现:“一大二公”,生
(?http:?/??/?www.21cnjy.com?)产资料高度公有化;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经营管理上高度集中。调整: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8分)
【解析】 第(1)问,“退却年代
(?http:?/??/?www.21cnjy.com?)”指的是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发展资本主义;罗曼·罗兰认为苏联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据此结合苏联模式的弊端回答。第(2)问,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它对当时欧洲很多国家以及二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第(3)问,前一种“组织方式”即人民公社化运动,其弊端要从计划经济模式的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制度等方面的表现分析;后一种“组织方式”指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要联系1992年确立改革目标,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知识回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综合测试卷(一)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
(?http:?/??/?www.21cnjy.com?)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21·cn·jy·com
A.五谷六畜
B.自给自足
C.精耕细作
D.铁犁牛耕
2.下图可以反映(  )
A.古代丝织业的兴衰过程
B.经济政策调整对手工业的影响
C.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对外贸易发展促进丝织业繁荣
3.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
(?http:?/??/?www.21cnjy.com?)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据材料可知,纸币的发展(  )www.21-cn-jy.com
A.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
B.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
C.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D.有注重其“防伪”功能
4.“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
(?http:?/??/?www.21cnjy.com?)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  )
A.自然经济的解体
B.民族工业的产生
C.贸易中心的转移
D.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5.民族工业有广义与狭义之
(?http:?/??/?www.21cnjy.com?)分,广义的指只要是中国人办的,都是民族工业,国营、民营皆是民族工业;狭义的则只指民营资本所办企业,不含国营的。从狭义上看,下列不属于民族工业的是(  )www-2-1-cnjy-com
A.铁匠方举赞创办的发昌机器厂
B.商人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
C.弃官从商的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D.两江总督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6.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
(?http:?/??/?www.21cnjy.com?)孙中山“节制资本”的思想,开始创办国家垄断企业,致力于民营资本无力或不适合经营的领域,如能源、军工、航空等,到1936年已经形成了规模优势。从客观角度看该做法(  )【来源:21cnj
y.co
m】
A.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C.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D.践行了节制资本的思想
7.周恩来说:“我们新民主主义的制
(?http:?/??/?www.21cnjy.com?)度是一个过渡的制度……走完了这个过渡阶段,就到达了社会主义社会。”后来的实践表明,这个过渡阶段的结束实际是在(  )
A.中共八大召开时
B.三大改造完成时
C.1954年宪法通过时
D.改革开放开始时
8.1956~1966年是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出现了明显的失误。下列现象肯定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各地干部群众踊跃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
B.《人民日报》连续报道各地大放农业高产“卫星”
C.农业走集体化道路,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D.邓小平以铁路为突破口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
9.邓小平曾经九上《时代》周刊封面
(?http:?/??/?www.21cnjy.com?),其中1992年出现在封面上时《时代》周刊这样介绍:“……‘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C.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D.实现了香港顺利回归
10.自女子放足后,适合三寸金莲的弓鞋逐渐退
(?http:?/??/?www.21cnjy.com?)出了历史舞台,而代之以布鞋、胶鞋、皮鞋,其中洋式皮鞋尤为京津女子所喜爱。女鞋需求的增多催生出了专门卖女鞋的坤鞋店,1930年代以后逐渐与男鞋合卖,“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这体现了当时(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妇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
B.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C.辛亥革命的影响较为深远
D.男女平等成为社会新风尚
11.1874年,法国人米
(?http:?/??/?www.21cnjy.com?)拉在中国引进了日本人力车,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在城市中来往穿梭。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出处:21教育名师】
A.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
B.黄包车促进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
C.近代中国交通呈半殖民地色彩
D.黄包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
1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人们可以通过下列哪些传媒及时了解大会盛况(  )21
cnjy
com
①报纸 ②广播 ③电视 ④互联网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有学者认为,东西两
(?http:?/??/?www.21cnjy.com?)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推动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经济根源是(  )
A.文艺复兴的兴起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造船水平的提高
D.宗教扩张的狂热
14.如图深色部分反映的是19世纪末某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分布情况。综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法国
15.下表反映了英国棉布(718×72里德印花布)价格变化。英国印花棉布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821~1830年
12先令3便士
1831~1840年
8先令10便士
1841~1850年
5先令11便士
A.海外殖民扩张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价格革命引发通货膨胀
C.中国精美丝绸的流行导致棉布无人问津
D.工业革命促使生产效率提高
16.“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
(?http:?/??/?www.21cnjy.com?)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这种享乐消费观(  )
A.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
B.有利于扩大需求,摆脱经济危机
C.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
D.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
17.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以9∶0一致裁定《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其执法机构国家工业复兴总署也随之寿终正寝。这主要是因为该法(  )
A.不符合立法程序
B.不符合分权原则
C.与自由精神冲突
D.已完成历史使命
18.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
(?http:?/??/?www.21cnjy.com?)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罗斯福在第六次“炉边谈话”中提到要使人民拥有“免于匮乏的权利”。下列哪个法令的颁布最能体现这一理念(  )2-1-c-n-j-y
A.《农业调整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
C.《全国劳工关系法》
D.《社会保险法》
19.“1917年10月到1918
(?http:?/??/?www.21cnjy.com?)年夏季,俄国群众实现了土地的要求,但后来他们同强大起来的政权发生了矛盾,因为该政权强迫他们对此进行回报。”材料中“该政权强迫他们对此进行回报”是指(  )21
cnjy
com
A.农奴制改革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苏联模式
20.斯大林曾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
(?http:?/??/?www.21cnjy.com?)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也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21.1982年美国的某份报纸曾这样
(?http:?/??/?www.21cnjy.com?)评价一位刚去世的苏联领导人:“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这主要是针对其改革的哪一措施(  )
A.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B.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增加农民收入
D.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22.《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开启(  )
A.加速了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B.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合作
C.缓和了美苏争霸造成的紧张局势
D.推动了战后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23.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欧元的使用(  )
A.加强了民众对欧洲的认同感
B.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
C.表明欧元成为欧洲统一货币
D.推动了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
24.某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特点有:没有组织首脑;没有常设机构;软约束力;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等。该组织是(  )
A.欧洲联盟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二、非选择题(第25题13分,第26题21分,第27题18分,共52分)
25.(13分)阅读下列材料,从中提取两项有关汉、唐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http:?/??/?www.21cnjy.com?)
26.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出社会进步和近代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的新变化
长袍马褂
中山装、西装等
中餐
西餐
马车、轿子
人力车、火车、电车、汽车等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自由恋爱、新式婚礼
材料二 以下是两幅反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风貌的照片:图一为20年代初的女学生打扮,图二为30年代一些上海男子在与洋人交往中的合影。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5分)
(2)根据材料二中图一、二人物的服饰,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这些历史信息能说明什么?(10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6分)
27.由于时代和国情的不同,各国走上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不同的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
(?http:?/??/?www.21cnjy.com?)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21教育网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http:?/??/?www.21cnjy.com?)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21cnjy.com
材料二 他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在驾驭政
(?http:?/??/?www.21cnjy.com?)府与时代方面有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才能,又由于他在内政方面的巨大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是他,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首创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
材料三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
(?http:?/??/?www.21cnjy.com?)看来,中国1977年全年的农业成就是不能满足本国需要的,其失误……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2·1·c·n·j·y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中的“退却年代”是指什么?你如何理解罗曼·罗兰所说苏联30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6分)21·世纪
教育网
(2)材料二中的“他”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突出贡献是什么?请用全球史观评价他的贡献。(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前一种“组织方式”弊端的主要表现。以后一种“组织方式”为开端,我国的经济体制做出了怎样的政策调整?(8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