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4. 飞出地球_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4. 飞出地球_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13 18:0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4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沪粤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下册,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中第四节“飞出地球”。本章教材分为五节:认识分子、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解剖”原子、飞出地球、宇宙深处。按由小到大,由微观到宏观的顺序编排,前三节在于引导学生从微观上初步认识物质的组成,本节是在第一、二、三节认识微观世界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并预示着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内容是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为线索,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学习科学家们探索宇宙的方法。虽然学生对这部分知识非常感兴趣,但是这部分知识又相对比较抽象,所以教学中,使用一些比较直观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学习兴趣。八年级学生平均年龄比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及认知结构上尚不成熟,因此了解“万有引力”、及人类如何能飞出地球去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人类如何能飞出地球去,是本节的难点。本节思想性比较强,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表资料或补充一些课外资料,运用读图、阅读分析资料和讨论等方法,有利于掌握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受到正确的思想观念教育。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
(2)、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同学们了解人类对
宇宙的探索历程,学习科学家们探索宇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历程,体会人类对宇宙探索中经历的艰辛和曲折,感受人类不懈的探索精神,形成学无止境的意识。从科学家身上学习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学习科学家们探索宇宙的方法。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探索精神
教学难点:人类怎样才能飞出地球去。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讨论
学法指导:通过阅读课文、资料、观察图片和动手做实验,了解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并且随着科学的进步,这种认识将不断深化,注意学习科学家们探索宇宙的方法。
设计思路:介绍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地心说——日心说——万有引力定律——人类飞出地球、探索宇宙的历程,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细线、小石块
学生课前准备:
①、收集我国及世界宇航事业的最新动态。
②、学生活动:感受拉力(实验时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之后,又将眼睛投向茫茫宇宙,大家对于宇宙有多少了解呢?
设疑: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回答,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古人探索宇宙的方法 
①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04页——105页
。提问:古人探索宇宙的方法是什么?
②、建立了哪两种典型的宇宙模型(
渗透研究方法的教育)
2、“地心说”和“日心说”
引导学生观看“地心说”和“日心说” 
①观看“地心说”课件后(提问):托勒玫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你是怎么认为的?(学生讨论回答)
②观看“日心说”课件后(提问):
哥白尼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由错误向正确靠近,并不断深化。哥白尼的日心说,有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
人类如何才能实现飞天的梦想?
3、万有引力定律
①、讲述“苹果落地”的科学发现的故事,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
②、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06页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及信息链接,然后回答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
③学生活动:跳一跳,感受地球的引力
4、飞出地球
①学生活动:感受拉力
②学生讨论回答:小球如何才能飞出去?这个实验对你有什么启发?
③课件演示:宇宙速度。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07页信息链接:
了解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了解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5、人类航天的历程及我国的航天成就,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①、学生交流:我国及世界宇航事业的最新动态。
②、课件演示:人类航天的历程及我国的航天成就,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三、小

提问: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四、作业布置:
上网查询、阅读资料,进一步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想一想为什么要探索宇宙;
板书设计
飞出地球


方法:

万有引力定律

观察


-
建立宇宙模型

飞出地球



地心说
人类航天历程

日心说

教学反思:
1.教学时间即使不够,也不能压缩给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发言的时间,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去,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表达,及时赞美和鼓励。特别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鼓励学生勇敢回答,让学生们都对学习充满信心。
3.教学课件的制作应该多使用多媒体,使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深度融合,更能提高课堂效率,让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