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7-14 12:1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并不便于人。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材料中的“造意”出自
A.张衡
B.蔡伦
C.华佗
D.张仲景
2.处于西汉鼎盛时期的皇帝是(

A、汉文帝
B、汉武帝
C、汉景帝
D、汉高祖
3.《汉书》曰:“赭衣(秦时罪犯皆穿红褐色的囚服)塞路,囹固成市(监狱象市场一样拥挤),天下愁怨,溃而叛之。”下列各项中符合材料说法的是
A.繁重的徭役
B.繁重的赋税
C.繁重的兵役
D.残酷的刑法
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分别是
A.前221年、嬴政
B.前1046年、大禹
C.前202年、刘邦
D.前2070年、秦始皇
5.下图反映了秦朝建立之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统一的货币政策。图中方框空白处应为
A.刀形币
B.蚂鼻钱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半两钱
6.秦朝时,今苏州地区属会稽郡吴县管辖。那么,如果你是来自都城咸阳的商人,前往会稽郡做生意,你所使用的货币是
A.
B.
C.
7.为了巩固统治,汉高祖和光武帝都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下列选项中,属于二者相同点的是
A.收取重税
B.焚书坑儒
C.释放奴婢
D.迁都洛阳
8.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图中反映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A.造纸
B.冶铁
C.纺织
D.制瓷
9.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政权,定都长安,史称
A.西周
B.东周
C.西汉
D.东晋
10.早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对武陵山区已进行了有效管辖。能证明这一结论的重要考古发现是(

A.走马楼吴简出土
B.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
C.宁乡四羊方尊出土
D.龙山里耶秦简出土
11.下图反映了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大泽乡起义
B.八王之乱
C.楚汉之争
D.黄巾起义
12.史学巨著《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记述的时间范围是
A.炎帝到汉文帝
B.黄帝到汉文帝
C.炎帝到汉武帝
D.黄帝到汉武帝
13.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其著作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该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丹经》
C.《本草纲目》
D.《金刚经》
14.2015

3
月,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景与行动》,旨在重开“丝绸之路”。关于“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A.东汉张骞始开丝绸之路
B.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
C.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丝绸之路起点是洛阳
15.电视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中原人开始吃上石榴、核桃等食物应该是在
A.秦朝
B.汉朝
C.夏朝
D.西周
16.刘邦进入咸阳后,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慰劳刘邦的军队,“唯恐沛公不为秦王”。由此可知,刘邦取得“楚汉之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是
A.深得民心
B.善于用人
C.严刑酷法
D.军队强大
17.秦朝时期,王家四兄弟的情况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老大被征去修长城
B.老二被征去与匈奴作战
C.老三在家练小篆
D.老四整日忙于发明编钟
18.阅读下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
A.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王国数量大大增加
C.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
D.西汉王朝四分五裂
19.史书记载,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现了西沙群岛并且在南海航行。该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
A.西汉
B.东汉
C.南北朝
D.秦朝
20.有人说“两千年前,丝绸之路是中国的名片”,与这句话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商鞅变法
C.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
D.开通大运河
21.
学者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在行政体制上,(某朝)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该材料反映出的政治制度开始于
A.
商朝
B.
西周
C.
春秋
D.
秦朝
22.西汉建立后,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亡教训,采取的政策是(

A.严刑峻法
B.重视农业生产
C.优先发展商业
D.休养生息
23.自汉朝起,“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它”是
A.陶瓷之路
B.唐蕃古道
C.茶马古道
D.丝绸之路
24.东汉后期,我国产生了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武当山是该宗教的圣地。这个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25.《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
B.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二、简答题
26.按照要求写出相应答案
(1)列举秦朝和西汉为加强思想控制采取的措施。
(2)列举三次科技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的时代。
27.如何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古代统治者进行了探索。
(1)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采取怎样的措施,有何影响?
(2)秦初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汉初诸侯王国后来的发展对中央造成什么影响?
汉武帝继位后采取什么措施消除这一影响?
(4)综上所述,你认为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作用?
28.秦汉时期是我国大一统时期,它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秦皇汉武”是这一历史时期两个著名的皇帝,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你认为秦始皇在历史上的最大功绩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2)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治理国家方面分别采用的是哪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3)请列出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主要措施。
29.儒家思想学派是由谁在什么时候创立的?它在其发展过程中遭到的第一个沉重打击是什么?后来又是怎样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的?
30.人们常用“雄才大略”来赞扬汉武帝,请结合相关史实评价汉武帝
参考答案
1.B
2.B
3.D
4.A
5.D
6.A
7.C
8.A
9.C
10.D
11.A
12.D
13.A
14.B
15.B
16.A
17.D
18.C
19.A
20.A
21.D
22.D
23.D
24.C
25.B
26.
(1)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27.(1)分封制。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推行郡县制
(3)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的实力,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颁布推恩令等。(答具体内容亦可)。
(4)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2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8.(1)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秦统一之后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法家和儒家
(3)汉武帝在政治上削弱封国势力,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民族关系上,北击匈奴,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29.①儒家学派是在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的。②它所遭受的第一个打击是,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③西汉时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他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
30.政治上,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力加强监察制度,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地方设刺史,监督京师与地方官员。
思想文化上,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了思想统治;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官学。
民族关系上,北击匈奴,使北部边郡得以安定;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但是他也大权独揽,长年与匈奴战争造成巨大的损失,总之汉武帝统治时期通过一系列措施,使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他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皇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