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 1.3运动的快慢 课件(共21张PPT)WPS打开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 1.3运动的快慢 课件(共21张PPT)WPS打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13 18:1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学习目标】
掌握速度的概念..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
掌握m/s和km/h之间的换算.
.掌握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及其特点.;
.理解平均速度,掌握计算平均速度的方法.
【课前预习】
1.扬州至南京100km,南京长江二桥全长12.5km,一汽车从扬州至南京的平均速度为20m/s,则该汽车通过南京长江二桥的时间为:(汽车的长度不计)(

A.625s
B.5625s
C.5000s
D.无法确定
2.为宣传“绿色出行,地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18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3km,则(

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
3.关于平均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平均速度是反映物体位置变化的
B.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夏映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C.平均速度可以精确地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快慢的程度
D.平均速度可以精确地更映物体在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的程度
4.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1/3,则
(
)
A.甲通过的路程是乙通过路程的1/3
B.乙所用时间是甲所用时间的1/3
C.通过相同的路程,乙所用的时间是甲所用时间的3倍
D.在相同的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是甲通过路程的3倍
5.下列运动的物体属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奥运会上百米赛跑
B.自由下落的小球
C.站在商场的自动扶梯上上楼的顾客
D.从滑梯上滑下的小朋友
【课前预习】答案
1.D
2.D
3.B
4.D
5.C
【学习探究】
运动有快有慢,怎样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观众法:
相同时间比路程
裁判法:
相同路程比时间
刘翔赢了
刘翔平了1993克林杰克逊的世界纪录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
物理学中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速度
定义: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就
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
单位: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速度=
———
路程
时间
路程——
S
时间
——
t
速度——
v
交通运输中常用单位:千米/时(km/h)
国际单位:米/秒(m/s)。
换算关系:
1m/s
=3.6km/h
1km/h
=1/3.6
m/s
由三个量组成的公式都可以变形
S
t
v
=
S
=
v
t
t
=
s
v
求路程和时间的公式变形:
机械运动的分类
列车沿直线运动
过山车沿曲线运动
  1.按照运动路线,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0
0
10s
20s
30s
40s
300m
600m
900m
1200m
0
0
10s
20s
30s
40s
200m
1200m
450m
750m
  沿直线行驶的两辆小汽车运动有什么不同?
  2.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讨论】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平直轨道上平稳运行的列车近似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zxxkw
对变速运动做粗略研究时,也可以根据
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计算式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不关心在某处的快慢情况,只粗略计算全过程总体的快慢情况,能否用v=s/t求速度?这时的意义如何?
可用v=s/t计算总体运动速度,此时的速度称为平均速度。
课本题例分析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是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不是,冲刺时的最大速度应高于8.52m/s
他跑400m成绩t1=s1/v=400m/(8.52m/s)=47s
③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问题拓展:
①8.52m/s是他的最大速度吗?
②如果他以这样的速度去跑400m竞赛项目,成绩如何?
a.各物理量单位要统一;
b.所求物理量要有必要的文字叙述;
c.写出所依据的公式或变形式,有物理量的代入过程(单位)。
1.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要注意分析该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的速度和运动方向是不是始终没变。
2.作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它在某段路程上同过的总路程与在这段路程上所用的总时间的比值,而不是取几个速度的平均值。
推导过程:
设第一段时间t1内速度为v1,第二段时间t2内速度为v2,
则第一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s1=v1t1
第二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s2=v2t2
全程平均速度:v=(s1+s2)/(t1+t2)=(v1t1+v2t2)/(t1+t2)
(v1t1+v2t2)/(t1+t2)≠(v1+v2)/2
运动方向没变
运动速度不断加快
加速直线运动
【课堂小结】
一、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
3、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千米/时(km/h).
1
m/s=3.6
km/h
二、在变速运动中,v=
求出的是平均速度。
【课后练习】
1.我们观看百米赛跑时,判断谁跑得快的根据是(  )
A.速度的大小
B.跑完相同的距离需要时间的多少
C.在相同的时间内,跑过的距离的长短
D.跑过相同的距离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
2.与一只粉笔的直径和人步行的速度最接近的值分别是
A.0.5mm和1.2m/s
B.0.5dm和1.2m/s
C.0.5m和1.5m/s
D.0.5cm
和4.5km/h
3.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运动员、羚羊、汽车
4.一个正常运动的物体速度约为5m/s,该物体可能是(

A.蜗牛
B.步行的人
C.自行车
D.汽车
5.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C.甲、乙两车都以1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
D.甲、乙两车经过5
s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
6.小明坐在天津到北京的动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移动,他是以_____为参照物;该车仅用30min跑完120km的全程,其平均速度为_____km/h。
7.如图,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______车的速度大;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
8.我国高铁总路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她们乘坐的高铁动车正以300km/h的速度向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一列普通列车以120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驶,小红发现自己超过普通列车用的时间为16s,以普通列车为参照物,小红向_____(选填“南”或“北”)行驶,以小红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_____(选填“南”或“北”)行驶,普通列车的长度为_____m。
9.一架战斗机巡航的速度为500m/s,合_____km/h。军演地点距军用机场的距离为3600km,则战斗机从机场起飞到达军演地点至少需要_____h。
10.我国高铁总路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她们乘坐的高铁正以300km/h的速度向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一列普通列车以120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驶,小红发现自己超过普通列车用的时间为16s.以小红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_____(选填“南”或“北”)行驶,普通列车的长度为_____m.
【课后练习】答案
1.C
2.D
3.A
4.C
5.D
6.动车
240
7.甲
60
8.南

800
9.1800
2
10.北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