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十几减9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十几减9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13 17:2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十几减9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 材

析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导入:
1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
1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口算:
9+7 8-5 7+8 10-9 6+8 9-3 5+7 7+6
各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进行口算练习。
9+7= 9+4= 9+8= 9+5=
9+( )=16 9+( )=13 9+( )=17 9+( )=14
3.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开水果店的小猴子吗?你看(出示情境图)猴弟弟跑来买桃子了。你会用数学语言说一说图意吗?
二、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引出例题。
(课件出示)猴老板喊:“卖桃啦!卖桃啦!又大又甜的桃。快来买呀!”
提问: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我知道小猴在卖桃。我还知道小猴前面有13个桃。)
(课件出示)猴小弟走来,说:“猴先生,我买9个。”
提问:一共13个桃,小猴买了9个,还剩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若学生列出13-9,追问:13-9等于几呢?
若学生列出13-9=4,提问:4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引导:我们也来当一回售货员。从13个桃里拿出9个,可以怎么拿?
2.通过操作,理解算理。
(1)学生独立操作,边操作边说。
(2)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相机用课件演示拿桃的过程,并出示相应的计算过程。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一个一个拿,拿了9个,还剩4个。
②先拿3个,再拿6个,还剩4个。
③从盒子里拿走9个,剩下1个和外边3个合起来是4个。
④因为9+4=13,所以13-9=4。
⑤因为13可以分成9和4,所以13-9=4。
谈话: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算出13-9=4。想表扬一下自己吗?(学生自我表扬)前面有间聪明屋正等着你们这群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呢!(课件演示小兔从水果店走到聪明屋)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先独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算式的含义以及计算的方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计算的方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你能帮小蚂蚁算一算吗?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6.总结归纳:
出示11-9至19-9,先计算,再说说发现了什么?
四、课堂作业
一、先圈一圈再计算

12-9=□ 14-9=□
☆☆☆☆☆ ☆☆☆ △△△△△ △
☆☆☆☆ ☆☆☆ △△△△△
16-9=□ 11-9=□
15-9=□ 17-9=□
二、用你喜欢的方法算
13-9=□ 15-9=□ 17-9=□ 19-9=□
10-9=□ 12-9=□ 14-9=□ 16-9=□
11-9=□ 18-9=□
五、本课总结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方法一:一个一个地减.
13-9=4 方法二:先减去3,再减去6.
方法三: 9加(4)等于13.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