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原子核结构
1.核中有( )
A.92个电子 B.238个质子 C.146个中子 D.330个核子
2.在元素周期表中查到铅的原子序数为82,一个铅原子质量数为2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外有82个电子,核内有207个质子
B.核外有82个电子,核内有82个质子
C.核内有82个质子,207个中子
D.核内有125个核子
3.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夸克带电量为,d夸克带电量为,e为基本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 )
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B.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C.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权u克和1个d夸克组成
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4.用中子轰击氧原子核的核反应方程式为,对式中X、a、b的判断正确的是( )
A.X代表中子,a=17,b=1
B.X代表正电子,a=17,b=-1
C.X代表正电子,a=17,b=1
D.X代表质子,a=17,b=1
5.若用x代表一个中性原子中核外的电子数,y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z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则对的原子来说( )
A. B.
C. D.
6.天然放射现象通常会放出三种射线,即α、β、γ射线,关于这三种射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室中α射线径迹长而粗,这是因为α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B.β射线是来源于原子内层电子,很容易穿透黑纸,也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
C.γ射线是能量很高的电磁波,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不偏转
D.用β射线照射带正电的验电器,则验电器的张角会变大
7.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德布罗意大胆的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了实物粒子,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的假设.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存在质子
D.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就是高速氦核流
8.关于同位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B.同位素具有相同的核子数
C.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D.同位素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尔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导致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
B.发生了光电效应时,若增大人射光的强度,则光电流增大
C.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射线都能在电场或磁场中发生偏转
D.是重核的裂变反应
10.质子数与中子数互换的核互为镜像核,例如是的镜像核,同样也是的镜像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互为镜像核
B.和互为镜像核
C.和互为镜像核
D.互为镜像核的两个核质量数相同
11.代表_________核,核电荷数_________,质子数_________,电子数_________中子数_________,质量数_________.
12.表示核电荷数是________,质子数是________,电子数是________,中子数是________,质量数是________.
13.镭的原子序数为,原子质量数为,则一个镭核中有________个质子,________个中子,其带电荷量为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中质子数为92,核子数238,由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核子数,则中子数为146,原子核内没有电子,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B
【解析】
在元素周期表中查到铅的原子序数为82,即一个铅原子中有82个质子。由于原子是电中性的,则核外电子数为82个。根据质量数(核子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可知,铅原子核的中子数为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B
【解析】
由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设质子中u夸克、d夸克个数分别是x、y,x、y取正整数,则
解得
x=2、y=1;
设中子中u夸克d夸克个数分别是m、n,m、n取正整数。
解得
m=1、n=2
即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C.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权u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B。
4.C
【解析】
根据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可知
因此X可表示为,为正电子,故ABD错误,C项正确。
故选C。
5.B
【解析】
在中,左下标为质子数,左上标为质量数,则;中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所以;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去质子数,,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6.C
【解析】
A. 由于α粒子的电离本领大,贯穿本领小,所以α射线在云室中的径迹粗而短,故A错误;
B. 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是原子核衰变时产生的一种射线,这种射线来源于原子核内部,很容易穿透黑纸,也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故B错误;
C. γ射线是能量很高的电磁波,因其不带电,所以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不偏转,故C正确;
D. 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照射带正电的验电器,与验电器中的正电荷中和,则验电器的张角会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7.A
【解析】
A.德布罗意大胆的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了实物粒子,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的假设,选项A正确;
B.贝克勒尔首先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但没有发现原子中存在原子核,选项B错误;
C.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得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选项C错误;
D.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就是高速电子流,选项D错误;
故选A.
8.AC
【解析】
A.同位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的位置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故A正确;
BCD.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则核子数不同,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AC。
9.BD
【解析】
(1)粒子散射实验导致原子核式模型的建立,选项A错误;
(2)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增加,则光电流增大,选项B正确;
(3)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射线在电场或磁场中不发生偏转,选项C错误;
(4)是重核的裂变反应,选项D正确.
故本题选BD.
10.ACD
【解析】
AB.根据镜像核的定义及质量数A等于核电荷数Z和中子数n之和,可知和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互换了,互为镜像核;和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互换了,互为镜像核.故AC两项正确.
B.的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8;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8,没有互换,不是镜像核.故B项错误.
D.互为镜像核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互换,质子数加中子数不变,所以互为镜像核的两个核质量数相同.故D项正确.
故选ACD。
11.钍 90 90 90 144 234
【解析】
为90号元素,代表钍核,核电荷数为90,质子数为90,电子数为90,中子数为144,质量数为234。
12.90 90 90 140 230
【解析】
[1][2][3][4]的核电荷数为90,质量数为230,电子数为90,中子数为140.
13.88 138
【解析】
[1][2]质子数为88,中子数为
[3]其带电荷量为
[4]其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