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5:4.1核力与核能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5:4.1核力与核能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13 18:4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核力与核能
1.现代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原子、原子核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部存在自由电子
C.卢瑟福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为
D.核反应过程中如果核子的平均质量减小,则要吸收核能
2.下列有关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结合能是指将原子核中的核子分开而需要的能量
B.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C.质量亏损是指原子核的质量大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
D.因为存在质量亏损,所以在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质量数不守恒
3.在自然界稳定的原子核中,中子数(N)和质子数(Z)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及原子核的有关知识,对于在自然界中的稳定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较轻的原子核,质子数和中子数大致相等
B.较重的原子核,质子数大于中子数
C.越重的原子核,质子数和中子数差值越小
D.在很大的原子核中,可以有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的情况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B.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C.原子核衰变时发出的α射线穿透能力比γ射线弱
D.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束缚之后形成的电子束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后,其半衰期会变小
B.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总质量比聚变前一定增加
C.α粒子轰击金箔发生散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存在复杂的内部结构
D.β衰变过程中释放的电子来自原子核
6.关于近代物理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是三种波长不同的电磁波
B.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C.重核裂变过程生成中等质量的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但质量一定减少
D.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经一个半衰期后,一定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
7.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原子核X发生α衰变后变成新原子核Y。已知核X的质量数为A,电荷数为Z,核X、核Y和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X、mY和mα,α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为R。则(  )
A.衰变方程可表示为
B.核Y的结合能为
C.核Y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为
D.核Y的动能为
8.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核的结合能约为14 MeV
B.核比核更稳定
C.两个核结合成核时释放能量
D.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核中的大
9.一个铍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通常是最靠近原子核的K壳层的电子)后发生衰变,生成一个锂核(),并放出一个不带电的质量接近零的中微子,人们把这种衰变称为“K俘获”。静止的铍核发生零“K俘获”,其核反应方程为。已知铍原子的质量为MBe=7.016929u,锂原子的质量为MLi=7.016004u,1u相当于9.31×102M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均为零
B.锂核()获得的动能约为0.86MeV
C.中微子与锂核()的动量之和等于反应前电子的动量
D.中微子与锂核()的能量之和等于反应前电子的能量
10.某静止的原子核发生核反应且释放出能量Q。其方程为,并假设释放的能量全都转化为新核Y和Z的动能,测其中Z的速度为v,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Y原子核的速度大小为
B.Y原子核的动能约为Z原子核的动能的倍
C.Y原子核和Z原子核的质量之和比X原子核的质量大(c为光速)
D.Y和Z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X的结合能
11.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聚变,设每次聚变反应可以看作是4个氢核结合成1个氦核,同时释放出正电子;已知氢核的质量为,氦核的质量为,正电子的质量为,真空中光速为则每次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_______及氦核的比结合能____
12.铀核裂变的一种方式是,该反应的质量亏损是0.2u,1u相当于931.5MeK的能量。
(1)核反应方程中的X是____________。
(2)该反应放出的能量是_______J。
13.2009年12月28日,山东海阳核电站一期工程举行开工仪式。工程规划建设两台125万千瓦的AP1000三代核电机组。如果铀235在中子的轰击下裂变为和,质量mU = 235.0439 u,mn = 1.0087 u,mSr = 89.9077 u,mXe = 135.9072 u。(1 u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 MeV)
(1)写出裂变方程;
(2)求出一个铀核裂变放出的能量;
(3)若铀矿石的浓度为3%,一期工程建成后,一年将消耗多少吨铀矿石?
14.现在的核电站比较广泛采用的核反应之一是::
(1)核反应方程中的是反中微子,它不带电,质量数为零,试确定生成物锆(Zr)的电荷数与质量数;
(2)已知铀(U)核的质量为235.0439u,中子质量为1.0087u,钕(Nd)核质量为142.9098u,锆核质量为89.9047u;又知。试计算1kg铀235大约能产生的能量是多少?(不考虑核反应中生成的电子质量)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不是汤姆逊,故A错误;
B.β衰变放出的电子是由原子核里的中子转变而来,故B错误;
C.卢瑟福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为
发现了质子,故C正确;
D.核反应过程中如果核子的平均质量减小,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可知应放出核能,故D错误。
故选C。
2.A
【解析】
A.结合能是指将原子核中的核子分开而需要的能量,或者是核子结合成原子核释放的能量,故A正确;
B.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故B错误;
C.质量亏损是指原子核的质量小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故C错误;
D.因为存在质量亏损,所以在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质量不守恒,质量数守恒,故D错误。
故选A。
3.A
【解析】
较轻的原子核,核子中,质子和质子间的核力远远大于斥力,这时组成原子核的中子和质子数目相当;而较重的原子核,由于质子与质子间的核力明显减弱,而斥力相对较大,不容易结合到原子核上,这时候,不带电的中子,依靠核力,可以继续增加,所以中子数目相对较多;越重的原子核,中子越不容易结合上去,导致中子数和质子数的差值越来越大。
【详解】
AB.根据题中给的中子数(N)和质子数(Z)关系图可知,较轻的原子核,质子数和中子数大致相等;而较重的原子核,中子数明显多于质子数,A正确,B错误;
C.由图可知,越重的原子核,中子数和质子数差值越大,C错误;
D.在很大的原子核中,由于核力明显减弱,质子和质子间的排斥作用,导致质子结合到原子核的数目越来越少,不可能出现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的情况,D错误;
故选A。
4.C
【解析】
A.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故A错误;
B.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与温度、压强、化学反应等无关,由元素本身决定的,故B错误;
C.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电离本领最强。故C正确;
D.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是原子核中的中子释放出的电子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5.D
【解析】
A.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故温度改变时,半衰期不变,故A错误;
B.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总质量较聚变前一定减小,因为反应存在质量亏损,故B错误;
C.α粒子轰击金箔发生散射现象说明原子内部有相对较大的空间,原子内有质量大、体积小、带正电荷的微粒;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存在复杂的内部结构,故C错误;
D.β衰变中放出的电子来自原子核,是原子核中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故D正确。
故选D。
6.BC
【解析】
A.α射线是氦核流、β射线是电子流、γ射线是电磁波,选项A错误;
B.根据知,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选项B正确;
C.重核裂变过程生成中等质量的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由于释放能量,有质量亏损,质量减小,选项C正确;
D.半衰期是个统计规律,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选项D错误。
故选BC。
7.AC
【解析】
A.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核衰变反应方程为
选项A正确;
B.该过程中亏损的质量为
所以释放的核能为
由于原子核也有一定的结合能,则核Y的结合能一定大于,选项B错误;
C.在衰变过程中遵守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根据半径公式,又(动量),则得
联立可得
选项C正确;
D.由动能与动量的关系得原子核Y与α粒子的动能之比为
由题原子核X衰变时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则有释放的核能为
联立可得
选项D错误。
故选AC。
8.BC
【解析】
A.由图可知,氦核的结合能大约为7MeV,氦核的核子数为4,则氦核的结合能大约为28MeV,故A错误;
B.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由图可知,氦核的比结合能大,则核比核更稳定,B正确;
C.两个核结合成核时有质量亏损,释放能量,C正确;
D.由图可知,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核中的小,故D错误.
故选BC。
9.AC
【解析】
A.反应方程为?,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均为零,故A正确;
B.根据质能方程
△E=(7.016929u+me?7.016004u)×9.31×102MeV>0.86MeV
为释放的核能,不是锂核获得的动能,故B错误;
C.衰变过程中内力远大于外力,故反应前后动量守恒,故中微子与锂核()的动量之和等于反应前电子的动量,故C正确;
D.由于反应过程中存在质量亏损,所以中微子与锂核()的能量之和小于反应前电子的能量,故D错误;
故选AC。
10.BD
【解析】
A.根据动量守恒
Y原子核的速度大小为
A错误;
B.Z原子核的动能
Y原子核动能
因此
B正确;
C.由于释放出能量Q,出理了质量亏损,根据质能方程,Y原子核和Z原子核的质量之和比X原子核的质量小(c为光速),C错误;
D.由于释放了核能,核子结合的更牢固,比结合能更大,因此Y和Z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X的结合能,D正确。
故选BD。
11.
【解析】
第一空. 根据核反应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可知生成了2个正电子,所以质量亏损 .
第二空. 根据 可知,产生的能量为: ,所以氦核的比结合能为.
12.
【解析】
(1)[1]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得:质量数为0,核电荷数为-1,故此粒子是电子即
(2)[2]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该反应放出的能量是
13.(1);(2)140.3 MeV;(3)45.7 t
【解析】
(1)铀核裂变需要中子的轰击,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知铀核裂变方程为
(2)裂变过程的质量亏损
释放的能量
(3)核电站一年的发电量


14.(1)40,90;(2)8.12×1013J
【解析】
(1)锆的电荷数
质量数
核反应方程中应用符号表示。
(2)1kg铀235的核数为
(个)
不考虑核反应中生成的电子质量,一个铀核反应发生的质量亏损为
1kg铀235完全裂变放出的能量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