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十章《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十章《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7-15 22:2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毛细血管
集合管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1
5
3
2
6
7
4
肾单位结构模式图
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
问题情景
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为150L,而每天排出的尿液量仅为1-1.5L,大家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1.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
2.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其他途径及其主要排泄物。
3.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80页。结合图和文字部分内容,找到下列问题答案并勾画下来。3分钟
一、什么是原尿?尿液是如何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经过了哪些器官?
原尿: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的其他成分都能透过薄薄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肾小囊内液(原尿)。
尿液的形成: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重新吸收进毛细血管。通过重新吸收,原尿含有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便是尿液。
(1)缺少血细胞和蛋白质。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小分子物质而很少透过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物质,说明肾小球有滤过作用。
⑴原尿和血液成分对比,少了哪些物质,说明肾小球有什么作用?
成分
血液/g·L-1
原尿/g·L-1
尿液/g·L-1
血细胞

没有
没有
蛋白质
70.0
微量
0.0
葡萄糖
1.0
1.0
0.0
氨基酸
0.5
0.5
0.0
无机盐
7.0
7.0
15.0

920.0
980.0
960.0
尿素
0.3
0.3
20.0
原尿形成动态示意图
1.1原尿的形成过程
肾小囊
⑴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大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
肾小球
(2)缺少了葡萄糖和氨基酸,说明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氨基酸。
⑵尿液和原尿成分对比,缺哪些物质,去哪了?
成分
血液/g·L-1
原尿/g·L-1
尿液/g·L-1
血细胞

没有
没有
蛋白质
70.0
微量
0.0
葡萄糖
1.0
1.0
0.0
氨基酸
0.5
0.5
0.0
无机盐
7.0
7.0
15.0

920.0
980.0
960.0
尿素
0.3
0.3
20.0
①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⑵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②剩下的物质:水和无机盐、尿素形成尿液(终尿)。
小组合作1
卡纸上标出了血液中含有的成分名称(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水、尿素、血细胞)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哪些物质不能被滤过?
肾小管中哪些物质被重新吸收?
集合管中剩余哪些物质?请将其贴在黑板的图中。
我能行!
模拟尿液的形成过程
1.2尿液的形成示意图
肾小球
肾小管
集合管
肾小球滤去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形成原尿。
肾小管重吸收原尿中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形成尿液。
剩下水、无机盐、尿素
⑵排尿途径:
肾脏→输尿管
→膀胱→尿道
→体外
4.尿的排出
⑴原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断的。
情景再现
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为150L,而每天排出的尿液量仅为1-1.5L,大家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大量水分又回到血液中。
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损害了肾,而且程度已经到了晚期,就无法将体内的毒素排出,这就是尿毒症。据调查,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毒症患者在我国每年每百万的人口中就有50—100人,其中不少是青少年。肾功能丧失后,毒素就无法正常地排出体外了。
健康的生活
每个人每天应喝足量的水。因为当一个人一天排出的尿液少于500mL时,体内产生的废物就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积累在体内,伤害身体。
尿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人体每天摄入的水量和由其他途径排出的水量。
自主学习二:阅读课本81-82页。结文字部分内容和生活实际,找到下列问题答案并勾画下来。
二、什么是排泄?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哪些?什么是排遗(排便)?
2、人体排出废物的方式、途径及主要器官
排泄
肾:排出尿素、无机盐和水
肺: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
皮肤:排出水、无机盐和少量的尿素
排遗
大肠: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中形成粪便
肛门: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方式
人体内废物排出的其他途径
人体将废物,如尿素、二氧化碳以及多于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小组合作2
小组讨论
人体排出的废物处理不当会对健康带来什么影响?
联系平时生活中的例子,人体排出的废物该如何处理?
人粪尿处理不当,会对我们的健康带来什么
影响?
人粪尿中含有一定量的致病微生物,例如痢疾变形虫、甲型肝炎病毒等。如果未经处理就排入水体和土壤,会污染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这些致病微生物就会通过水或土壤感染人体,从而引发疾病。
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采用多种方法处理人粪尿等废物。
我国农民自古以来就有在农田中施用加工后的人粪尿和禽畜粪尿(农家肥)的经验,这对数千年来持续地从农田中获得收成,并维持农田的生产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古代农民在稻田中施肥
同化学肥料相比,农家肥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
沼气池
有些地区,利用人粪尿作为沼气池中的原料,不仅可以净化环境,而且产生的沼气还可以作为能源使用。
我国一些城镇和乡村开始兴建各种类型的生态厕所。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地下设有沼气池,可以就地对人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产生的沼气可作燃料,残渣、残液可作花草树木或农作物的肥料;屋顶可以覆土种植、蓄水养殖或安装太阳能利用装置。
一、尿液的形成
1.尿液的形成过程
⑴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⑵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二、人体内废物排出的其他途径
排泄和排遗
三、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退出
达标训练
1.与血浆相比,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

A、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尿素
B
2.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尿的形成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出球小动脉和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都含有尿素
B、大分子蛋白质经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
C、重吸收作用发生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D、在尿液中检测不到葡萄糖
B
3.初诊为阑尾炎和急性肾炎的病人,医生会让他们分别化验(

A.血液、血液
B.血液、粪便
C.血液、尿液
D.粪便、尿液
C
4、下表为某医院化验室对甲、乙、丙三人尿液成分分析的结果(单位:g/mL)。请根据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回答:
(1)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小球的_________作用和肾小管的_________作用有关。
(2)尿液化验指标都正常的是哪一位?
_________。
(3)甲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这可能是肾单位中的__________部位出现了问题。
(4)根据化验数据,可以推测甲、乙、丙三人中__________可能患有糖尿病。
滤过
重新吸收

肾小球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95
0.32
0
1.50
1.95

95
0
0
1.50
1.95

95
0
0.06
1.50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