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复习课(微课视频+配套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复习课(微课视频+配套课件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7-14 10:36:52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农业的本质是尊重自然
尊重生命
沙漠戈壁也可以成为金山银山
郓城县第一初级中学开发区校区
一、知识超市
二、重点再现
三、巩固提高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秦岭-淮河线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
划分界线及依据
1、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_______,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_________。
(1)1月0℃等温线
(2)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4)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
(5)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6)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7)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
(8)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
(9)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10)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
相似性
差异性
2、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0℃
>0℃
河流的封冻
结冰(有结冰期)
不结冰(无结冰期)
温度带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亚热带、热带
年降水量的大小
<800毫米
>800毫米
植被类型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耕地的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地形区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水系情况
黄河水系
长江水系
河流水量的大小
水量小
水量大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干湿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主要的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作物的熟制
两年三熟、一年一熟或两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的经济林木
苹果、柿、枣
柑橘、柚、茶
主要的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
居民的主食
以面为主食
以大米为主食
民居特点
墙体厚、坡度小
墙体高、屋顶坡度大
水文特征
汛期短、流量小、沙多,水位变化大、结冰
汛期长、流量大、沙少,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
4、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依据:
地理区域
分界线
划分依据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
秦岭—淮河(800毫米)
气候因素(气温、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季风区与非分季风区)
降水因素(季风因素)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
地形地势因素
北方地区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位置
地形
气候
河流
农业
资源与工业
旅游业
位置
地形
气候
植被
气温
降水
河流
农业
类型
熟制
作物
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1.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_____,人口约占全国的______。
3.地形:主要地形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地形以______和______为主。
4.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重要农业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商品粮基地:_________、_________。
7.重要林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主要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北方地区知识点
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20﹪
40﹪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关中平原
黄土高原
平原
高原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关中平原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
黑龙江、黄河、淮河、海河
9.作物熟制:
长城以北_________,长城以南___________________。
10.主要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耕地类型:_______。
12.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丰富。
13.工业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4.著名古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方地区知识点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小麦、玉米、大豆、甜菜、棉花、谷子
旱地
煤、铁、石油等矿产
京津唐工业区
山东半岛工业区
东北重工业区
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②雨季未到来,降水量少;③工农业需水量大。
1.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海:东临____________,南邻_______。
3.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_____,人口约占全国的_______。
4.民族:本区有30多个民族,_______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5.地势: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____、_____与____、____交错。
6.主要地形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气候:以_____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黄海、东海
南海
25﹪
55﹪
云南省
平原
盆地
高原
丘陵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东南丘陵
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南方地区知识点
8.作物熟制:__________________。
9.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主要物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商品粮基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主要热带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耕地类型:__________。
14.矿产资源:___________矿产资源丰富。(铜、铝土、钨等)
15.主要能源:_______资源丰富
南方地区知识点
一年两熟到三熟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水稻、生猪、柑橘、甘蔗、水产品和热带作物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
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
水田
有色金属
水能
1.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_____,人口约占全国的_____。
3.地形:_______和_______为主。
4.气候:_______________为主,典型的非季风区。
5.自然环境特征:_______。
6.干旱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7.年降水量:___________,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
8.地面植被:东部为______,中部为_________,西北为______。
西北地区知识点
位于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
30﹪
4﹪
高原
盆地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旱
距海遥远
山脉阻隔
400毫米以下
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
10.农业类型:______________
11.种植业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河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主要的农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矿产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5.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教
西北地区知识点
灌溉农业
天山山麓、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
小麦、甜菜、棉花、瓜果
稀土、镍、石油、无烟煤、褐煤
白天光照强,热量多,光合作用强,
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所以新疆瓜果特别甜
1.位置范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____,人口仅占全国的_____左右。
4.主要地形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农业类型:_____________
5、农业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主要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自然环境特征:_________,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8.河流特点: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发源于这里。
青藏地区知识点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
25﹪
1﹪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河谷农业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青藏铁路
高寒
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
?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地形特征
高原、平原为主
盆地、平原与高原、丘陵交错
高原、盆地为主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气温冷热变剧烈,气候干旱,年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少,太阳辐射强
日照充足,气温低
主要河流
黄河、海河、黑龙江
长江、珠江
塔里木河
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
主要矿产
煤、铁、石油
有色金属
煤,石油
钾盐、石油、天然气
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
水稻、油菜等
小麦、棉花、甜菜
青稞、豌豆等
一、知识超市
三、巩固提高
二、重点再现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气温
地形
土壤
降水
人文因素:农业科技作用越来越巨大


自然因素:
河湖




一:
南北方区际间找共性
平原
雨热同期
夏季
肥沃
种植业
一:
区际间找共性
要素
共性条件
农业类型
地形
南北方______广阔
适宜发展_______
气候
南北方___________
水源
南北方降水集中在______
土壤
南北方土壤_______
二:
南北方区际间找差异
0℃以下
旱地
二:
区际间找差异
0℃以上
以下
以上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田
要素
差异
对农业的影响
气温
一月气温:
北方________
南方________
熟制:
北方_______
南方______
降水
年降水量:
北方800mm______
南方800mm______
耕地类型:
北方_____
南方_____
高原、盆地
河套平原
天山山麓
高原
河谷地带
干旱
河水、高山冰雪融水
高寒
光照强
内流河
热量充足
降水少
河水灌溉
荒漠
绿洲
冻土
河谷地带
类型
灌溉农业
河谷农业
作物
耐旱作物
耐寒作物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不利因素
如何克服
不利因素
如何克服
地形
气候
水源
土壤
四大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对比: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有利因素
平原广阔,耕地多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不利因素
降水较少,热量较低
平原较少,耕地少
水资源短缺
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一、知识超市
二、重点再现
三、巩固提高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部分代表性景观图片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照片甲、乙所示景观分别多见于图中的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①
D.④②
2.导致照片甲、乙所示景观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河流
B.气候
C.植被
D.地形
C
B
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划分成下图所示的四块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图,完成3、4题。
3.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
B.“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
C.“金色中国”——茫茫戈壁,黄沙漫漫
D.“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
14.四块区域的人类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对应不正确的是 (  )
A.“黄色中国”的传统民居窑洞——黄土广布、深厚且具有直立性
B.“金色中国”的坎儿井——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C.“银色中国”的内外交通不便——河网密布,著名的水乡
D.“绿色中国”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C
C
5.读新疆略图和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大致呈现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2)西北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是     。制约该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在农牧业发展中,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3)甲河水源主要来自          和少量山地降水。下列四幅图中,能代表该河水量变化的是  ______(填字母)。
干旱
降水的变化
畜牧业
水源
土地荒漠化
高山冰雪融水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