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第5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微课视频+配套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章第5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微课视频+配套课件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7-14 15:36:14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主讲人:孙庆忠
郓城县东城初级中学
黄土高原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
、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运用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4、运用资料,说明黄土高原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学习目标
重点
读图,说一说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一部分。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
位置与范围
气候特征
归纳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
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结合课本p99,说一说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有何特征?简要分析形成原因。
地表形态
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地貌特征
黄土峁
黄土墚
黄土塬
塬是指平坦的黄土高地,周围为沟谷所环绕,黄土塬地势坦荡,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
梁是指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峁是指孤立的黄土丘
梁、峁地形支离破碎,不利于农业生产,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高原地形,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
河流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
植被破坏严重,覆盖率低
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
自然地理概况
自然地理要素
主要特征
地形
气候
河流
植被
土壤
(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以7-8月最为严重,其产沙量一般占年产沙量的80%以上,且往往又是几场暴雨造成的。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黄土土质疏松,地表植被覆盖率低。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对当地和河流下游地区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P100
活动
(1)加剧当地水土资源紧缺,土壤生产力下降,加剧旱灾。
(2)加大河流泥沙含量,导致下游淤积加重,河床抬高,加剧洪涝灾害。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
自然原因——地势较高,起伏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
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等。
(3)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议一议,黄土高原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P100
活动
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
破坏植被
土地退化
农业单产不稳定,产量不高
开垦荒地
需要更多劳动力
人口继续增长
燃料需求增加
自然灾害加剧
毁林开荒
破坏生态平衡
人地关系恶性循环
阅读教材p101-102,填写下表。
居民的食物日趋丰富,鱼肉蔬菜四季不断。
或住进新窑洞,或搬到高楼房。
修建了许多铁路和公路,出行方便;通过电脑及手机上网
黄土高原传统生活方式
黄土高原现代生活方式
食物
结构
以小麦和杂粮为主食,咸菜、辣椒、醋为佐食,食物结构简单
民居
传统窑洞,居住条件差
交通或通信方式
马车、驴车
传统窑洞
陕北新窑居
黄土直立性强;就地取材,节约建材,造价低廉;;窑洞冬暖夏凉
P102
活动
辣椒
山西醋
P102
活动
剪纸
腰鼓
秦腔
独特的民俗文化
P102
活动
阅读课本P103,思考黄土高原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问题?
治理措施
治理前
治理后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宏观措施:
①控制人口增加,生态移民。
②压缩农业用地,建设基本农田。
③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建设防护林。
④改善天然草场植被。
⑤搞好矿区的土地复垦。
(2)微观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①工程措施——平整土地;缓坡修筑水平梯梯田;打坝淤地,拦泥蓄水。
②生物措施——营造护田林网;封坡育林、育草;农业技术措施——建设林粮间作、果粮间作的生态农业体系,改善灌溉方式,节约用水。
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广大群众称赞淤地坝“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视其为“粮囤子”和“钱袋子”。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P104
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居住在宁夏同心县惠安新村的老马,是从黄土高原北部的西海固一个山村搬过来的。
(1)议一议,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区域,国家为什么要花费巨资来实施生态移民?
只有人退下来了,耕才能退,草才能长,林才能兴,沙才能稳,尘才能定……
为了使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草)落到实处,必须进行生态移民……
一方面减轻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另一方面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
P104
活动
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工农业。
利用能源优势,建设国家能源基地。
实施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的战略。
西部大开发和一系列的开放开发措施。
经济发展措施
课堂小结
读黄土高原范围和位置示
意图,完成1~3题。
1.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
省级行政中心有


A.太原、西安、兰州
B.太原、石家庄、银川
C.兰州、郑州、西安
D.呼和浩特、银川、西宁
2.黄土高原地区的河流


A.全部属于黄河水系
B.大部分属于黄河水系
C.部分属于长江水系
D.大部分属于内流河
A
B
读“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开
凿窑洞做民居的有利自然
条件有哪些?
黄土垂直节理发育,有
直立性;黄土高原地区气
候比较干燥。
(2)你知道以窑洞做民居,
有什么优点吗?
冬温夏凉

(3)以窑洞做民居,有哪些弊病?
光线不足,阳光不能照进窑洞,窑洞内通风条件差,空气质量不好,雨季容易倒塌,危及人们安全

视通千里
心游万仞
胸怀天下
精骛八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