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特令二子扶侍坐起。丕仕历六世,垂七十年,位极公辅。景明四年薨,年八十二。诏赠左光
禄大夫、冀州刺史,谥曰平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节选自《魏书·元丕传》)
A.不议诸曹/下大夫以上/人各将二吏/别掌给过所州/郡亦然/不过三日/给之便讫/有何
难也/
B.丕议/诸曹下大夫以上/人各将二吏/别掌给过所州/郡亦然/不过三日/给之便讫/有何
难也/
都
C.丕议诸曹/下大夫以上/人各将二吏/别掌给过所/州郡亦然/不过三日/给之便讫/有何
难也/
D.丕议/诸曹下大夫以上人各将二吏/别掌给过所/州郡亦然/不过三日/给之便讫/有何
难也/
以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羽林,皇帝卫军的名称。谓为国羽翼,如林之盛的意思。也可指仪仗队。
改)
B.致仕,古代官员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体致、出官、乞骸骨等名称来
指辞职归家。
C.表,古代臣下呈给皇帝的一种文书。较为著名的有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
文中作动词用。
D.冀州,中国古代九州之一,其他八州分别为荆州豫州、梁州青州、徐州、扬州、雍州充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不备享皇恩。他曾担任羽林中郎,后又受到多次升迁,位居侍中。他的儿孙都享受犯
过失只要不超过一百次就不受重罚的优待。
B.元不颇有能力。因捕杀谋反的丞相乙浑有功,升为尚书令。高祖时,在京师遭旱灾发放
过关凭证的问题上提出过建议并被采纳。
C.元不畅所欲言。他与皇帝饮宴之际,经常高谈阔论,叙述以往的成败。后因请求皇帝早
谋反,
立太子之事未获批准,降低了王爵
D.元丕因循守旧。他喜爱本地风尚,不理解新条令,对于改变习俗、迁都、改革官职、制定
子超
服饰、禁止旧语言等新政,他都不赞同。
寻
成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有诸疑事三百余条,救丕制决,率皆平允。(5分)
欲给
(2)中原始构,须朕营视,在代之事,一委太傅。(5分)
下大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丕请立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金]元好问
倒降王
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路断飞潜,雾随腾沸,
留守,
长围高卷。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不达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军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盖世韩彭②,可能只
理,令
办,寻常鹰犬。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④。
[注]①商帅国器:完颜斜烈,名鼎,字国器。曾任元帅,镇商州,故称商帅。②赤羽:旗帜
华林都
千夫膳:千夫之膳食。两者合起来是指军队人数众多,阵容盛壮。③韩彭:指韩信和彭越。两人都是
【2019~2020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第6页(共8页)
371A,2019~2020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B(对象有误。“这是《红楼梦》自身的要求和必然”分析不当。根据文中“因此它的开放性是学科自身的要求
和必然”的信息可知,这里的“学科自身”不是指《红楼梦》本身,而是“红学”这门学科自身,《红楼梦》并不等同
于“红学”)
2.C(文章并没有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论证“红学”的研究要立足于文学经验这个观点)
3.B(A项,¨《红楼梦》只是一部文学经典,而红楼文化是一种文化资源”分析不当。根据“在新时代的条件下
《红镂梦》及红学也已成为一种文化资源”等信息可知。C项,“但缺乏真正的美学意蕴,出现了庸俗化和泛滥
化的倾向,互相重复”说法错误,原文是“要严防以《红楼梦》为文化内容的所谓特色文化小镇建设,缺乏真正
美学意藴,出现庸俗化和泛滥化的倾向,互相重复”。D项,“只有……才……”说法绝对,文化创意并非只
依靠《红楼梦》,还有其他途经)
4.D(D项属于后勤保障工作)
5.C(原因分析错误,应该主要是因为他们处在抗疫一线,与疫魔短兵相接,承受着极高的被传染的风险)
6.①国家方面:社会主义制度是保障,共产党的领导是坚实护盾。②人民方面:一批批“逆行者”,迎着病毒一往
无前。③后方支援:全社会众志成城,构筑一个坚固可靠的“大后方”,让白衣战士心无旁骛地在一线冲锋陷
阵。(每点2分)
7.B(“倒叙”错误,应为“插叙”。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
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
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
8.①讨厌并阻止儿子养猫,并在深夜里把沈小安心爱的大黄猫从被窝里揪出,后来又让沈小安把大黄猫丢出家
];②为孙女能常来看他并讨好孙女而养猫,并把猫当成自己的伴儿,对儿子提出的“不想养就别养”的意见
不置可否。(每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叮酎情给分
①新颖别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概括故事情节。为阻止儿子养猫而没有“给猫留门”,为了能和儿
子、孙女一家团聚而坚持“给猫留门”。③突出主题。父母在关爱孩子时要多关注他的内心世界,不要粗暴地
对待孩子成长中某一阶段的心灵寄托。④具有象征意义。“给猫留门”实际上也是告诫每一个人要给爱和亲
情留一个位置,让家庭关系更融洽。(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酮情给分)
10.D(原文标点:丕议:“诸曹下大夫以上,人各将二吏,别掌给过所,州郡亦然,不过三日,给之便讫,有何
11.B(“出官”指离开京城到外地做官)
12.C(“后因请求皇帝早立太子之事未获批准,降低了王爵”分析有误.从文中“后例降王爵”可看出
13.(1)当时有三百多条各种疑难的事,命元丕决断,大都处理得公平允当。(得分点:诸、敕、率、定语后置句各
1分,句意1分)
(2)中原开始建构需要我督促料理,代京的事情.全部委托给太傅。[得分点:构、营视、一、省略句(“委”后
省略了“之于”)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元丕,世祖提拔他为羽林中郎。跟随皇帝到长江边,赐爵位为兴平子。显祖即位,屡经升迁至侍中。丞相
己浑阴谋反叛,元丕上奏禀告。诏令元丕率领元贺、牛益得逮捕乙浑,杀了他。(元丕)升为尚书令,改封东
高祖时,(元丕)被封东阳王,被任命为侍中、司徒公。当时有三百多条各种疑难的事,命元丕决断,大都处
理得公平允当。元丕的儿子元超出生,皇帝亲自前往他的宅第,特地加以赏赐。因持心不变,下诏赐元丕进入
八议范国,传给子孙,犯过失到一百次,准许在斥責后饶恕他们。不久(元丕)升为太尉、录尚书事。元丕声音高
【2019-2020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20-05-37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