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
1.下列有关近代物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玻尔理论能成功解释所有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D.天然放射现象说明了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2.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有( )
A.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和质子的存在
B.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C.巴尔末根据氢原子光谱分析,总结出了氢原子光谱可见光区波长公式
D.汤姆孙提出的原子模型同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相互包容
3.玻尔首先提出能级跃迁。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大量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B.氢原子由能级跃迁到能级产生的光波长最长
C.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2eV的能量可以跃迁到能级
D.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4eV的能量可以发生电离
4.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多种不同频率的光,用这些光照射如图甲所示的光电管的阴极K。已知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图如图乙所示,阴极K为金属钨,其逸出功为4.54e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些氢原子最多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B.能使金属钨发生光电效应的光有4种
C.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为9.06eV
D.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左端,电路中的光电流一定变为0
5.氢原子光谱的巴耳末公式是(n=3,4,5……),氢原子光谱的巴耳末系中波长最长的光波的光子能量为E1,其次E2,则为( )
A. B. C. D.
6.已知金属钙的逸出功为2.7 eV,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当大量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的动能减少,氢原子系统的总能量减少
B.氢原子可能辐射4种频率的光子
C.有3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
D.从n=4到n=1发出的光的波长最长
7.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大量氢原子从 n=3 能级跃迁到基态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可能是( )
A.1.89eV B.10.2eV C.3.4eV D.1.51eV
8.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容易表现出波动性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
B.这些氢原子最多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C.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3.86 eV
D.若用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某金属恰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该金属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9.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3.11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一个能量为1eV的光子
B.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是不可见光
C.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基态的过程中可以释放出6种频率的光子
D.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释放的光子的能量可能大于13.6eV
10.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量在1.63e~3.10eV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可以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
A.1.89eV B.10.2eV C.12.09eV D.12.75eV
11.氢原子第n能级的能量为En=,其中E1是基态能量.若某氢原子发射能量为-E1的光子后处于比基态能量高-E1的激发态,则该氢原子发射光子前处于第________能级;发射光子后处于第________能级.
12.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氦离子(He+)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电子处在n =3轨道上比处在n =5轨道上离氦核的距离 (选填“近”或“远”).当大量He+处在n =4的激发态时,由于跃迁所发射的谱线有 条.
13.玻尔氢原子模型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当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出某种频率的光子,用该频率的光照射逸出功为2.25eV的钾表面。已知电子电荷量e=1.60×10-19C,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求:
(1)辐射出光子的频率(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辐射出光子的动量;
(3)钾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多少eV?
14.氢原子基态的轨道半径为基态能量为,将该原子置于静电场中使其电离,静电场场强大小至少为多少?静电场提供的能量至少为多少?
参考答案
1.D
【解析】
A、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模型,但是不能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故A错;
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分割的,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故B错;
C、玻尔理论能成功解释氢原子光谱,但不能解释别的原子的光谱,故C错;
D、天然放射现象中的射线来自原子核,说明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故D对;
故选D
2.C
【解析】
A.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发现了质子,故A错误;
B.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故B错误;
C.巴尔末根据氢原子光谱分析,总结出了氢原子光谱可见光区波长公式,故C正确;
D.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同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相互包容,故D错误。
故选C。
3.D
【解析】
A.从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A错误;
B.从由能级跃迁到能级产生的光能量最大,波长最短,B错误;
C.吸收的能量恰好等于两个能级间的能量差时,才能吸收该能量,完成跃迁,因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0.2eV的能量,可以跃迁到能级,12eV能量不等于任可两个能级间的能量差,因此不能吸收该能量,C错误;
D.外于基态的氢原子,只要吸收的能量超过13.6eV,电子就会跃迁到无穷远处,这就是电离,因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4eV的能量可以发生电离,D正确。
故选D。
4.A
【解析】
A.这些氢原子最多发出种不同频率的光,A正确;
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能使金属钨发生光电效应的光有3种,对应跃迁的能级为,,,B错误;
C.从跃迁产生的光子能量最大,即
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C错误;
D.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左端,光电管两端电压为零,但是光电子发生了光电效应,有速度,能够到达A极板,电流都不可能为0,D错误。
故选A。
5.A
【解析】
当n=3时,波长最大
根据则有
同理,当n=4时,则有
则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C
【解析】
A.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核外电子的半径减小,由可知,电子的动能变大,由于辐射光子,则氢原子系统的总能量减少,选项A错误;
B. 氢原子可能辐射种不同频率的光子,选项B错误;
C. n=4跃迁到n=3辐射的光子能量为0.66eV,n=3跃迁到n=2辐射的光子能量为1.89eV,n=4跃迁到n=2辐射的光子能量为2.55eV,均小于逸出功,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其余3种光子能量均大于2.7eV,所以这群氢原子辐射的光中有3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故C正确;
D. 从n=4到n=1能级差最大,则发出的光的频率最大,波长最短,选项D错误.
7.AB
【解析】
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3的激发态,可能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或能级1,也可能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若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根据
可得放出的光子能量为1.89eV;从能级3跃迁到基态,放出的光子能量为12.09eV;从能级2跃迁到基态,放出的光子能量为10.2eV,故AB正确,CD错误。
故选AB。
8.BC
【解析】
A.核外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
能级差越大,光子的能量也越大,光子的频率越大,波长越小;而波长越大,越易发生明显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由图可知当核外电子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时,能级差最小,所以放出光子的能量最小,频率最小,波长最大,最易发生衍射现象,最容易表现出波动性,故A错误;
B.大量的氢原子处于的激发态,可能发出光子频率的种数为
故B正确;
C.从能级跃迁到能级辐射出的光子能量
由于,所以能发生光电效应,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得
解得
故C正确;
D.从能级跃迁到能级辐射出的光子能量
而从能级跃迁到能级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
而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光子的能量大于等于电子的逸出功,故用能级跃迁到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该金属一定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D错误;
故选BC。
9.BC
【解析】
A.n=2能级的氢原子能级为-3.4eV,若吸收一个能量为1?eV的光子时,则能量变为-2.4eV,不属于任何一个能级,则一个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不可以吸收一个能量为1eV的光子。故A错误;
B.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不超过1.51eV,则属于不可见光,选项B正确;
C.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基态的过程中,根据数学组合得有种频率不同的光子,因此释放出6种频率的光子,故C正确。
D.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释放的光子的能量,小于13.6eV.故D错误。
故选BC。
10.CD
【解析】
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所辐射光子能量最小值为
因此可见要产生可见光,氢原子吸收能量后最起码要跃迁到能级。由于
即从能级和能级退激发到能级释放的光子能量在可见光范围内。因此要使氢原子辐射可见光光子,需要到达能级
因此至少给基态氢原子提供12.09eV能量,使其激发到能级。此时处于能级的氢原子退激发到能级时,可以释放可见光。同理,要使氢原子辐射可见光光子,需要到达能级,因此至少给基态氢原子提供
能量,使其激发到能级。此时处于能级的氢原子退激发到能级时,可以释放可见光。故AB错误,CD正确。
故选CD。
11.4 2
【解析】
由题意可得发射光子后氢原子能量为;根据波尔理论氢原子发射光子能量,得到氢原子发射光子前的能量为,根据氢原子第能级的能量为,得到发射光子前,发射光子后.
12.近 6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上可知n =3 轨道上的能级比n =5轨道的能级低.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离核越近,能级越低可知n=3轨道上的电子离氦核的距离近.处于第4激发态的He+的发射光子的种类为:种.
考点:考查了氢原子跃迁
13.(1)ν=6.2×1014Hz;(2)p=1.4×10-27;(3)Ek=0.30eV
【解析】
(1)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释放出光子的能量为
E=-0.85eV-(-3.40eV)=2.55eV,
由
解得光子的频率
=6.2×1014Hz
(2)由
得
p=1.4×10-27kg·m/s
(3)用此光照射逸出功为2.25eV的钾时,由光电效应方程,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Ek=(2.55-2.25)eV=0.30eV
14.;
【解析】
该原子置于静电场中使其电离,其临界状态是电场力等于库仑引力.
要使处于n=1的氢原子电离,照射光光子的能量应能使电子从第1能级跃迁到无限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