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钟》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简析:
《漂亮的钟》是岭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第17课的内容,属于设计?应用范畴的学习领域。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钟不仅有实用价值,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本课内容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认识钟的结构特征,一个漂亮的钟由钟的表盘:时间刻度、指针和钟的造型组成,这些因素构成了钟的点、线、面要素;二是欣赏多种有趣的钟,教材中提供了多款造型生动、色彩绚丽、设计巧妙的时钟,有的可爱灵动、诙谐有趣,有动物造型、植物造型、建筑造型等,拓展了学生的审美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三是引导学生设计漂亮的钟,体验设计变化无穷的乐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文化素养,从而让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珍爱生命。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感知时钟基本结构、趣味造型和艺术特征。
过程与方法:以图画或者手工的形式设计一个漂亮的钟,培养
联想的设计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善于借鉴的行为习惯,增强“设计与生活”、“物以致用”的思想。
(三)教学要点:
重点:感知时钟的趣味造型,设计一个漂亮的钟。
难点:趣味钟造型的设计与表现。
(四)教学素材:
卡纸、彩色笔、剪刀、双面胶、钟表资料、微课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情景导入课题
1.多媒体播放钟声。
2.让学生猜想这个钟的造型。
1.听一听,发现钟声。
2.猜一猜,这个钟会是什么造型的。
认识钟的基本结构
引导学生认识钟表的基本结构。
1.想一想,一个钟由哪些部分组成。
学习设计钟的表盘
1.知道钟的表盘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2.了解数字和指针的样式可以有不同的变化。
3.根据学习的内容,布置学生快速设计一个钟的表盘。
1. 说一说,钟的表盘除了圆形,你还见过什么形状的。
2.看一看,钟表的数字和指针的不同样式。
3.学生三分钟时间内设计表盘里的数字和指针,适当地添加一些装饰。
学习设计钟的造型
1.课件播放不同造型的钟表,引导学生欣赏与归类。
微课进行拓展: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内容进行参考设计。
播放教学微课。
1.欣赏并归类钟表造型的种类,想一想同种类别造型的钟表还有哪些。
2.思考自己想要设计一个什么趣味造型的钟,小组分享。
3.学生自主学习制作一个漂亮的钟的步骤。
动手设计漂亮的钟
总结微课的制作步骤并提出作业要求:造型美、色彩美、装饰美。
按照作业要求设计出钟表的造型,并把它剪出来。
欣赏评价学生作品
1.创设情境,全班进行一个钟表展览活动。
2.组织学生把设计好的钟表贴到三角架上,并把它立在桌子上进行展示。
自评:把赞的贴纸贴在作品背后,肯定自己的劳动成果。
小组评:把赞的贴纸送给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明原因。
教师评:从作业要求和行为习惯进行讲评。
小结课堂拓展延伸
小结学生的课堂表现。
课堂拓展延伸:钟的作用。
1.回顾本节课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2.了解钟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趣味钟造型的设计与表现,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难点,一开始我将钟的造型进行欣赏与归纳总结,因为二年级的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处于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所以学生能说出很多不一样造型的钟,但实际动手设计时发现大部分学生能想出的造型却画不出来的问题,所以我结合了以前的知识内容进行拓宽钟的造型设计,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根据之前课本内容的无敌孙大圣有72变的本领,它变成了孙悟空造型的钟,还可以变成以前学习过的树爷爷造型的钟、美食造型的钟、恐龙造型的钟等,学生一下子就积极活跃起来了,利用学过的知识内容发散了它们的创作思维,学生动手设计时,无论造型能力还是运用点、线、色装饰能力,都是大胆、肯定、迅速的。结合以前的知识内容进行参考设计,这无疑是一个设计的好方法。因为这是一节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所以从开始只是用绘画的方式表现钟外,作品的生成也尤其重要:用卡纸制作一个简单的三角形支架,把钟粘贴在上面就变成了一个立体的钟,把它摆在桌子上,架子上等都可以,使学生设计的东西切实应用到生活中,起到了装饰环境和提醒学生要珍惜时间的意识,设计得到了实效性的体现。
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学生的作业形式其实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设计,例如废旧物品(如纸碟、塑料瓶、树叶、木板等)设计制作立体环保的钟,让学生能多角度、多方式进行设计表达,更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设计思路,体验设计那变化无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