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第3课时 有多少点子 
?教学内容 
课本第20~21页内容,练习二第6、7题。 
?教学分析 
本节课在学生初步了解相同加数的连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相互数点子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体会不同的解题方法,获得数学知识,拓展思维。把生活经验数学化,建立乘法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图中的点子数,初步体验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2.初步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列出乘法算式。 
3.在数出得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与乘法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 
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列出乘法算式。 
难点 
进一步体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解释乘法列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物体的个数,还学习了几个相同的加数连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节课我们看谁掌握得好,大家来比一比。 
请同学们拿出点子图。照图中的样子练一练,说一说。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1.列式方法。 
师:你能算出每幅图中的点子数吗?下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每幅图的点子数。 
师: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数的?所列的算式中每个数各代表什么意思? 
第一幅:每行2个,共3行。 
算式:用加法算2+2+2=6 
用乘法算2×3=6或3×2=6 
第二幅:每列4个,共5列。 
算式:用加法算4+4+4+4+4=20 
用乘法算4×5=20或5×4=20 
注意:相同加数、相同加数个数。 
师:你喜欢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绝大部分学生会喜欢用乘法计算) 
因此得出结论:直接用乘法计算会更简便,因为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师:从上面的两道乘法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乘数前后调换位置,积不变。) 
2.想一想,摆一摆。 
教师投影出示4×7的乘法算式。 
提问:你们能在点子图上摆出来吗? 
小组讨论,想一想,摆一摆。教师巡视。 
请学生在投影仪上摆一摆,并说说你的想法。 
生1:我摆出7行,4列。 
生2:我摆出4行,7列。 
3.做游戏。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报乘法算式,一人在点子图上摆,看谁摆得又对又快。 
三、巩固应用 
1.完成课本第20页第三幅图。小组合作完成,全班集体交流。 
2.完成课本第21页“练一练”第1~5题。 
3.完成练习二第6、7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一听。 
?板书设计 
有多少点子 
第一幅:每行2个,共3行 
算式:用加法算2+2+2=6 
用乘法算2×3=6或3×2=6 
第二幅:每列4个,共5列 
算式:用加法算4+4+4+4+4=20 
用乘法算4×5=20或5×4=20 
?教学反思 
对于乘法意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体会,让学生通过交流、沟通,在表达和倾听的过程中进行分析判断,在具体情境中去感悟,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