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核力与核能
1.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氦核,同时放出一个中子,其聚变反应方程为。已知氘核、氚核和氦核的结合能分别为E1、E2、E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在上述聚变反应方程中质量亏损为( )
A. B.
C. D.
2.下列关于原子物理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β衰变的实质是核内的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B.结合能越大,原子核内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C.两个轻核结合成一个中等质量的核,存在质量亏损
D.对于一个特定的氡原子,即使知道了半衰期,也不能准确的预言它在何时衰变
3.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
A.核的结合能约为14 MeV
B.核比核更稳定
C.两个核结合成核时吸收能量
D.核中核子的比结合能比核中的大
4.2020年4月23日是人民海车的71岁生日。近年来,我国海车航母事业高歌猛进,“辽宁号”与第一艘国产航母将首次构成双航母编队。我国的核动力航母也将在不远的将来实现装备,这也是我国海军航母的“终极”日标。原子核的比结合能随质量数的变化图象如图所小,根据该曲线对核能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量不等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
B.质量较小的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重核时要吸收能量,质量较大的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轻核时要放出能量
C.质量较大的重核和质量较小的轻核平均结合能都较小,且轻核的平均结合能还有些起伏
D.一重原子核衰变成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质量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质量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B.若某元素的半衰期是2小时,则64g该元素经过6小时后还有4g未衰变
C.质子、中子、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m3,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氘核,释放的能量是
D.紫外线照射某种金属时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若增加紫外线照射的强度,则从全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会增大
6.如图所示是原子核的平均核子质量A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D、E能结合成F,结合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
B.若D、E能结合成F,结合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C.若C、B能结合成A,结合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
D.若F、C能结合成B,结合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
7.月球的表面长期受到宇宙射线的照射,使得“月壤”中的含量十分丰富.科学家认为,是发生核聚变的极好原料,将来也许是人类重要的能源,所以探测月球意义十分重大.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原子核内有三个中子两个质子
B.的原子核内有一个中子两个质子
C.发生核聚变,放出能量,一定会发生质量亏损
D.原子核内的核子靠万有引力紧密结合在一起
8.核能具有高效、清洁等优点,利用核能是当今世界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则( )
A.的比结合能大于的比结合能
B.两个核结合成核的过程需要吸收能量
C.、、三者相比,的结合能最大
D.核的比结合能小于核的比结合能,因此核更稳定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原子核的核子越多,原子核越稳定
B. 衰变为 经过4次衰,2次β衰变
C.在LC振荡电路中,当电流最大时,线圈两端电势差也最大
D.在电子的单缝衍射实验中,狭缝变窄,电子动量的不确定量变大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的激发态时,电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少,原子的总能量减少
B.射线是原子核发出的一种粒子流,它的电离能力在、、三种射线中是最弱的
C.原子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现象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D.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它稳定元素中并大辐度降低其温度,它的半衰期不发生改变
11.原子核的结构发生变化时放出的能量,叫做________.克服核力做功,________能量;核力做正功,________能量.
12.(1)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核的热核反应,这种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就是太阳能的能源其核反应方程是_______;若,,.则该反应中发生的质量亏损是_______u;如果1u相当于931.5MeV能量,则该反应中释放的能量是_______MeV.由于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太阳的质量缓慢减少,与现在相比,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公转的周期______(填“较长”“较短”或“没有变化”).
(2)利用光电转换装置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若地球附近某太空站上的太阳能电池接收板的面积是,光电转化效率为.已知太阳辐射的总功率为,太阳辐射穿过太空的能量损失忽略不计,光速为,太阳光射到地球上经历的时间是.试求该太阳能电池能够输出的最大电功率______
13.太阳能是由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释放出的光能、热能及辐射能量组成。它每年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达1813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全世界年需要能量总和的5000倍。太阳的热核反应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由氘核和氚核结合成氦核。
(1)写出该核反应方程式;
(2)若反应放出17.6MeV的能量,则核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与核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相比变化了多少?(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已知原子核的质量为209.98287u,原子核的质量为205.97446u,α粒子的质量为4.00260u,静止的核在衰变中放出α粒子后变成核,求:
(1)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2)衰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
(3)衰变后的瞬间,α粒子和的动能。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反应过程释放的核能为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有
解得质量亏损为,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B
【解析】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A正确;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B错误;两个轻核结合成一个中等质量的核,要释放能量,根据质能方程可知存在质量亏损,C正确;对于一个特定的衰变原子,我们只知道它发生衰变的概率,并不知道它将何时发生衰变,发生多少衰变,,D正确.
3.B
【解析】
A.根据图像可知核的比结合能约为7Mev,核里面有四个核子,所以结合能约为
故A错误;
B.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所以核比核更稳定,故B正确;
C.两个核结合成核时发生聚变反应,比结合能变大,有质量亏损,所以释放能量,故C错误;
D.根据图像可知核中核子的比结合能比核中的小,故D错误;
故选B。
4.C
【解析】
A.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可知,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量等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故A错误;
B.质量较小的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重核时出现质量亏损,例如氢核聚变时要放出能量,质量较大的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轻核时要放出能量,故B错误;
C.根据题图中的曲线很容易看出,质量较大的重核和质量较小的轻核的比结合能都较小,且轻核的比结合能还有些起伏,故C正确;
D.一重原子核衰变成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该过程中要释放能量,所以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根据质能方程可知衰变产物的质量之和一定小于原来重核的质量,故D错误。
故选C。
5.C
【解析】
A.光的反射现象不能说明光的本性,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微粒性,选项A错误;
B.若某元素的半衰期是2小时,则64g该元素经过6小时后还有未衰变,选项B错误;
C.质子、中子、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m3,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氘核,释放的能量是,选项C正确;
D.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强无关,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选项D错误。
故选C。
6.A
【解析】
由平均核子质量A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图象可知,D与E的平均质量大于F的平均质量,所以DE结合成F,平均质量减小,有质量亏损,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有能量释放。故A正确,B错误。由平均核子质量A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图象可知,B与C的平均质量小于?A的平均质量,所以若CB能结合成A,则质量增加,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要吸收能量。故C错误;由平均核子质量A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图象可知,F与C的平均质量小于?B的平均质量,所以若CF能结合成B,则质量增加,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要吸收能量。故D错误。
7.BC
【解析】
AB.是氦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质量数是3,电荷数是2,原子核内有两个质子一个中子,故A错误、B正确;
C.发生核聚变放出能量就会有质量亏损,故C正确;
D.原子核内的核子是靠核力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不是靠万有引力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故D错误.
故选:BC
8.AC
【解析】
A.由图可知,质量大的原子核,比结合能呈减小趋势,因此的比结合能大于的比结合能大,A正确;
B.比结合能越大,结合的越牢固,在结合的过程中,放出的能量越多,因此两个核结合成核的过程放出能量,B错误;
C.、、三者相比,虽然的比结合能最小,但核子数最多,因此,的结合能最大,C正确;
D.比结合能越大,结合的越牢固,因此核比核更牢固,D错误。
故选AC。
9.BD
【解析】
A、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与核子多少无关,故A错误;
B、衰变为经过,质量数减少16,质子数减少6,而一次α衰变,质子数减2,质量数减4,一次β衰变,质子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所以是4次α衰变,2次β衰变,故B正确;
C、当线圈两端电势差也最大时,电流变化率最大,电流为0,故C错误;
D、狭缝变窄,使得变小,根据不确定关系,则变大,故D正确;
故选BD.
10.AD
【解析】
A.氢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的激发态时,能量减小,电子的轨道半径减小,根据,知电子的动能增大,所以电势能减小,A正确;
B.射线是原子核发出的一种氦核流,在、、三种射线中电离能力最强,穿透能力最弱,B错误;
C.原子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现象不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质量亏损以能量的形式释放出来,C错误;
D.半衰期的大小与温度无关,D正确。
故选AD。
11.核能 吸收 放出
【解析】
[1][2][3].原子核的结构发生变化时放出的能量,叫做核能.克服核力做功,吸收能量;核力做正功,放出能量.
12. 0.0255 23.75 较短
【解析】
(1)[1]核反应方程为
[2]核反应的质量亏损为
[3]该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为
[4]在很久很久以前,太阳的质量比现在的大,太阳和地球间的万有引力比现在的大,由
可知很久很久以前,地球公转的周期较短.
(2)[5]以太阳为中心,日地间距离为半径做一个球面,其表面积,
设接收板上获得的辐射功率为,当其正对太阳光时,获得功率最大,则
联立求解可得
则太阳能电池能够输出的最大电功率为
.
13.(1);(2)
【解析】
(1)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核反应方程为
(2)根据得
14.(1)5.81×10-3u;(2)5.41MeV;(3)5.31MeV;0.1MeV
【解析】
本题考查衰变核反应方程的理解以及衰变过程中的动量守恒。
【详解】
(1)衰变过程核反应方程式为
衰变过程中质量亏损为
Δm=(209.98287-205.97446-4.00260)u=0.00581u
(2)衰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
ΔE=0.00581×931MeV≈5.41MeV
(3)衰变前后系统的动量守恒,衰变前的动量为0,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知,衰变后α粒子和铅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有pα=pPb,又Ek=
得
又因核反应释放的能量只转化为两者的动能,根据能量守恒得
Ekα+EkPb=ΔE=5.41MeV
解得α粒子从钋核中射出时的动能为
Ekα=5.31MeV,EkPb=0.1M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