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玻尔的原子模型
1.下面关于玻尔理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状态中,每个状态都对应一定的能量
B.原子中,虽然核外电子不断做变速运动,但只要能量状态不改变,就不会向外辐射能量
C.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一定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
D.原子的每一个能量状态都对应一个电子轨道,并且这些轨道是不连续的
2.关于玻尔的原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可以处于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B.原子的能量状态不是连续的
C.原子中的核外电子绕核做加速运动一定向外辐射能量
D.原子中的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是连续的
3.氢原子发出a、b两种频率的光,经三棱镜折射后的光路如图所示,若a光是由能级n=5向n=2跃迁时发出的,则b光可能是( )
A.从能级n=4向n=3跃迁时发出的
B.从能级n=4向n=2跃迁时发出的
C.从能级n=6向n=3跃迁时发出的
D.从能级n=6向n=2跃迁时发出的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要吸收能量
B.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故可以根据原子光谱来鉴别物质
C.大量原子从的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光谱线有3条
D.氢原子光谱线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
5.氢原子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要吸收光子
B.原子要放出光子
C.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D.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6.关于光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线状谱
B.由于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所以各种原子的原子光谱是相同的
C.由于各种原子的原子结构不同,所以各种原子的原子光谱也不相同
D.根据各种原子发光的特征谱线进行光谱分析,可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
7.氦原子被电离出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氦离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粒子中,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
A.54.4 eV(光子)
B.50.4 eV(光子)
C.48.4 eV(电子)
D.42.8 eV(光子)
E.41.8 eV(电子)
8.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则关于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放出光子
B.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核外电子轨道半径变大
C.用能量E=14 eV的光照射基态的氢原子,可使基态氢原子电离
D.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比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电磁波的波长短
E.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9.根据玻尔理论,推导出了氢原子光谱谱线的波长公式:,m与n都是正整数,且n>m.当m取定一个数值时,不同数值的n得出的谱线属于同一个线系.如:m=1,n=2、3、4、…组成的线系叫赖曼系,m=2,n=3、4、5、…组成的线系叫巴耳末系,则( )
A.赖曼系中n=2对应的谱线波长最长
B.赖曼系中n=2对应的谱线频率最大
C.巴耳末系中n=3对应的谱线波长最长
D.赖曼系中所有谱线频率都比巴耳末系谱线频率大
10.根据玻尔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电子绕核运动有加速度,就要向外辐射电磁波
B.处于定态的原子,其电子做变速运动,但它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C.原子内电子的可能轨道是不连续的
D.原子能级跃迁时,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取决于两个轨道的能量差
E.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只要吸收任意频率的光子就能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
11.某原子的核外电子从第三能级跃迁到第二能级时能辐射出波长为λ1的光,从第二能级跃迁到第一能级时能辐射出波长为λ2的光,则电子从第三能级跃迁到第一能级时能发出波长为_______的光.
12.已知氢原子基态能级E1,激发态能级En= (n=2,3,…),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则氢原子从n=4向n=2跃迁时发出光的波长为________;若此光恰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发出的光中,共有________种频率的光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13.氢原子光谱的巴耳末线系中波长最长的谱线的波长为,其次为。求:
(1)的比值等于多少?
(2)其中最长波长的光子能量是多少?
14.根据巴耳末公式,指出氢原子光谱巴耳末线系的最长波长和最短波长所对应的,并计算其波长。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BD.根据玻尔理论可知,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状态中,每个状态都对应一定的能量;原子中,虽然核外电子不断做变速运动,但只要能量状态不改变,就不会向外辐射能量;原子的每一个能量状态都对应一个电子轨道,并且这些轨道是不连续的,选项ABD正确;
C.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一定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选项C错误.
2.B
【解析】
根据波尔理论知,电子的轨道半径是量子化的,半径是一系列不连续的特定值,且电子绕核旋转是定态,不向外辐射能量.原子的能量状态不可能是连续的,故B正确.
3.D
【解析】
A.由光路图知,b光的折射率大于a光的折射率,所以b光的光子能量大于a光的光子能量,a光是由能级n=5向n=2跃迁时发出的,从能级n=4向n=3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小于a光的光子能量,故A错误.
B.从能级n=4向n=2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小于a光的光子能量,故B错误.
C.从能级n=6向n=3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小于a光的光子能量,故C错误.
D.从能级n=6向n=2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大于a光的光子能量,故D正确.
4.BC
【解析】
A.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要放出能量,A错;
B.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鉴别物质,B对;
C.大量原子从的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光谱线数由知有3种,C对;
D.由能级公式可知,D错。
5.AC
【解析】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过程中,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
A. 原子要吸收光子,符合上述分析,故A正确;
B. 原子要放出光子,不符合上述分析,故B错误;
C. 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符合上述分析,故C正确;
D. 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不符合上述分析,故D错误。
6.ACD
【解析】
A.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线状谱,都有一定的特征,也称特征谱线,选项A正确;
BC.因原子结构不同,导致不同原子的原子光谱也不相同,选项B错误,C正确;
D.根据各种原子发光的特征谱线进行光谱分析,通过原子发光的特征谱线来确定和鉴别物质,称为光谱分析.故D正确.
7.ACE
【解析】
由玻尔理论可知,基态的氦离子要实现跃迁,入射光子的能量(光子能量不可分)应该等于氦离子在某激发态与基态的能量差,因此只有能量恰好等于两能级差的光子才能被氦离子吸收;而实物粒子(如电子)只要能量不小于两能级差,均可能被吸收.氦离子在题图所示的各激发态与基态的能量差为:
,
,
,
.
A. 54.4 eV(光子) 的光子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选项A正确.
B. 50.4 eV(光子) 的光子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选项B错误.
C. 48.4 eV(电子) 的光子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选项C正确.
D. 42.8 eV(光子) 的光子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选项D错误.
E. 41.8 eV(电子) 的光子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选项E正确.
8.ACE
【解析】
A.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会放出光子,选项A正确;
B.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核外电子轨道半径变小,选项B错误;
C.要使基态的氢原子发生电离,至少需要吸收13.6 eV的能量,所以用能量E=14 eV的光照射基态的氢原子,可使基态氢原子电离,选项C正确;
D.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比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释放的能量小,所以辐射出电磁波的频率小,波长长,选项D错误;
E.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种不同频率的光,选项E正确.
9.ACD
【解析】
AB.在赖曼系中m=1,n=2、3、4、…,利用氢原子光谱谱线的波长公式可知n值越小,波长λ就越长,频率f就越小,则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在巴耳末系中m=2,n=3、4、5、…,利用氢原子光谱谱线的波长公式可知,n值越小,波长λ就越长,频率f就越小,则C符合题意;
D. 由m和n的取值可知,赖曼系中()一定大于巴耳末系中(),则赖曼系中所有谱线波长小于巴尔末系谱线波长,所以在赖曼系中不是所有谱线频率都比巴耳末系谱线频率大,故D符合题意.
10.BCD
【解析】
AB.氢原子具有确定能量的稳定状态称为定态,电子在轨道上绕核转动,能量是稳定的,不产生电磁辐射,选项A错误,B正确;
C.氢原子轨道是量子化的,是不连续的,选项C正确;
DE.氢原子在辐射光子时,能量减小,吸收光子时,能量增加,能级间跃迁辐射或吸收的光子能量必须等于两能级间的能量差,即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取决于两个轨道的能量差,选项D正确,E错误.
11.λ1λ2/(λ1+λ2)
【解析】根据波尔理论,Em-En=h.
氢原子从第3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时,光子的能量:E32=h;
氢原子从第2能级跃迁到第1能级时,光子的能量:E21=h;
氢原子从第3能级跃迁到第1能级时,光子的能量:E31=E32+E21=hc(+)=
所以: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辐射光子,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吸收光子,知道能级差与光子频率间的关系.
12. 4
【解析】根据波尔理论可知,氢原子从n=4向n=2跃迁时发出光的波长: ,即,解得;除从n=4向n=2跃迁时发出光外,还有从4→1,3→1,2→1的跃迁放出的光子都大于从4→2的跃迁,故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发出的光中,共有4种频率的光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13.(1) (2)3.06×10-19J
【解析】
(1)由巴耳末公式可得:
所以。
(2)当n=3时,对应的波长最长,代入巴耳末公式有:
解得
光子能量为。
14.当时,波长最长为6.55×10-7m;当时,波长最短为3.64×10-7m
【解析】
对应的n越小,波长越长,故当n=3时,氢原子发光所对应的波长最长。
当n=3时,
解得。
当n=∞时,波长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