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
1.下列关于原子核衰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与地震、风力等外部环境无关
B.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C.氡的半衰期为3. 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 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氡原子核
D.衰变时放出的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2.关于放射性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铀238会衰变为钍234,经过两个半衰期后,矿石中原来所含的铀元素的原子核全部发生了衰变
B.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
C.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产生的
D.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个
3.关于、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射线是带负电的高速电子流
B.β射线是带正电的高速粒子流
C.γ射线是能量很高的电磁波
D.、β、γ三种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
4.放射性同位素钍 经一系列α、β衰变后生成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每经过一次α衰变原子核的质量数会减少2个
B.每经过一次β衰变原子核的质子数会增加1个
C.放射性元素钍 的原子核比氡原子核的中子数少4个
D.钍 衰变成氡一共经过2次α衰变和3次β衰变
5.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衰变成,另一个也静止的天然放射性原子核衰变成,在同一磁场中得到衰变后粒子的运动轨迹1、2、3、4,如图所示,则这四条运动轨迹对应的粒子依次是( )
A.电子、、、正电子
B.、电子、正电子、
C.、正电子、电子、
D.正电子、、、电子
6.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的花岗岩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含铀、钍等),会释放出α、β、γ射线,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α射线是发生α衰变时产生的,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个
B.β射线是发生β衰变时产生的,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质量数减少了1个
C.γ射线是发生γ衰变时产生的,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 1个
D.在α、三种射线中. 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
7.14C发生放射性衰变变为14N,半衰期约为5700年。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与12C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14C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5700年
B.12C、13C、14C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α射线
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的衰变
8.由铅块包裹的放射源可以从右侧小孔向外发射α、β和γ三种射线,射线出射的速度方向均平行于纸面水平向右,速度大小分别为0.1c,0.99c和c(c为光速),且离开铅块后立刻进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并存的区域,其中电场方向竖直向上,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区域面积足够大。现调整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的强度,使在该区域中仅能观察到两条轨迹a和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γ射线一定在a轨迹中
B.β射线一定在b轨迹中
C.a轨迹中可能同时包含α射线和γ射线
D.b轨迹中可能同时包含α射线和β射线
9.与的核聚变反应不产生温室气体,不产生放射性物质,是一种十分清洁、环保的能源,对今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该核反应可表示为(X表示某种粒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核反应很容易发生,是目前利用核能的主要方式
B.原子核比原子核稳定
C.X为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最早由查德威克通过实验发现
D.X具有较强的电离能力
10.核电站核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碘131和铯137。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会释放射线;铯137是铯133的同位素,半衰期约为30年,发生衰变时会辐射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131释放的射线由氦核组成,衰变的方程是
B.碘131释放的射线是电子流,衰变的方程是
C.与铯137相比,碘131衰变更慢,且铯133和铯137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D.铯137衰变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大于可见光光子能量
11.若元素A的半衰期为4天,元素B的半衰期为5天,相同质量的A和B,经过20天后,剩下的质量之比mA:mB=___________。
12.氡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其衰变方程是+_______,释放出来的射线叫做_____射线。
13.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1的铀核,放出一个质量为m2的α粒子后,衰变成质量为m3的钍核。(已知光速为c)
(1)写出核衰变反应方程
(2)算出该核衰变反应中释放出的核能
(3)假设反应中释放出的核能全部转化为钍核和α粒子的动能,则钍核获得的动能有多大(用字母m1、m2、m3、c表示结果)
14.经过一系列的衰变、衰变后,可以变成稳定的元素,这一过程中衰变和衰变的次数各是多少?
参考答案
1.A
【解析】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核内部自身因素有关,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故A正确;
BD.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成质子和电子从而放出电子的过程,不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故BD错误;
C.半衰期的概念只对大量原子核适用,故C错误。
故选A。
2.C
【解析】
本题考查对衰变现象的理解。
【详解】
A.半衰期是指有一半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两个半衰期还剩余四分之一铀原子核,故A错误;
B.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电离能力最强,故B错误;
C.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产生的,故C正确;
D.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核相比,质子数减少2个,中子数减少了2个,故D错误。
故选C。
3.C
【解析】
A.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的粒子束,称为α射线,α射线带正电荷,故A错误;
B.β射线由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放出来带负电荷的粒子,故B错误;
CD.γ射线是原子核能级跃迁蜕变时释放出的射线,能量高穿透力强,γ射线不带电,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4.B
【解析】
A.经过一次α衰变,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4,故A错误;
B.经过一次β衰变,电荷数多1,质量数不变,质子数等于电荷数,则质子数增加1个,故B正确;
C.元素钍的原子核的质量数为232,质子数为90,则中子数为142,氡原子核的质量数为220,质子数为86,则中子数为134,可知放射性元素钍的原子核比氡原子核的中子数多8个,故C错误;
D.钍衰变成氡,可知质量数少12,电荷数少4,因为经过一次α衰变,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4,经过一次β衰变,电荷数多1,质量数不变,可知经过3次α衰变,2次β衰变,故D错误。
5.B
【解析】
放射性原子核放出正电子时,正粒子与反冲核的速度方向相反,而电性相同,则两个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相反,两个粒子的轨迹应为外切圆.而放射性原子核放出电子时,电子与反冲核的速度方向相反,而电性相反,则两个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相同,两个粒子的轨迹应为内切圆.放射性原子核放出粒子时,两带电粒子的动量守恒,由轨迹半径,可得轨迹半径与电荷量成反比,而正电子和电子的电荷量比反冲核的电荷量小,则正电子和电子的轨迹半径比反冲核的轨迹半径都大,故运动轨迹1、2、3、4依次对应的粒子是、电子、正电子、.
A. 电子、、、正电子,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 、电子、正电子、,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C. 、正电子、电子、,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 正电子、、、电子,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6.D
【解析】
A.α射线是发生α衰变时产生的,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2个,质子数减少2个,穿透能力最弱,电离能力最强,A错;
B.β射线是发生β衰变时产生的,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质量数不变,质子数增加1个,B错;
CD.γ射线是原子发生α衰变或者β衰变后原子处于高能级状态,原子核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的,穿透能力最强,电力能力最弱,C错D对。
故选D。
7.A
【解析】
A.设原来的质量为M0,衰变后剩余质量为M则有
其中n为发生半衰期的次数,由题意可知剩余质量为原来的,故n=1,所以死亡时间为5700年,故A正确;
B.、、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故B错误;
C.衰变为的过程中质量数没有变化而核电荷数增加1,所以是其中的一个中子变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以放出β射线,故C错误;
D.放射元素的半衰期与物理环境以及化学环境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8.AC
【解析】
本题考查对衰变现象的理解和带电粒子在点磁场中的运动。
【详解】
根据衰变的特点,γ射线不带电,一定在a轨迹中;
α粒子带正电,电场力向上,洛伦兹力向下,电子带负电,电场力向下,洛伦兹力向上。
若α粒子电场力等于洛伦兹力,即
由于电子速度大于α粒子,故电子洛伦兹力大于电场力,向上偏转;
同理若电子电场力等于洛伦兹力,α粒子也向上偏转,故b轨迹中不可能同时包含α射线和β射线。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9.BC
【解析】
A.该核反应是聚变反应,需要在超高温和超高压的环境下进行的,不容易发生,故A错误;
B.反应过程放出能量,说明后面的能量低,更稳定,则原子核比原子核稳定,故B正确;
C.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有
可知X为,是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最早由查德威克通过实验发现,故C正确;
D.由于中子不带电,因此它的电离能力较弱,故D错误。
故选BC。
10.BD
【解析】
AB.射线实际是电子流,根据核反应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可得衰变方程为。故A错误,B正确;
C.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铯137半衰期为30年,碘131衰变更快;同位素是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的元素,故铯133和铯137含有相同的质子数,故C错误;
D.射线是高频电磁波,其光子能量大于可见光的能量,故D正确。
故选BD。
11.1:2
【解析】
[1].根据可知,经过20天后元素A经过了5个半衰期,元素B经过了4个半衰期,则剩下的质量之比
12.
【解析】
[1][2].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未知粒子的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为α粒子().因放出的是α粒子,所以衰变是α衰变.
13.(1) (2)(m1– m2–m3)c2 (3)
【解析】
(1)
(2)核衰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Δm=m1– m2–m3
核衰变反应中释放出的核能ΔE=Δmc2=(m1– m2–m3)c2
(3)系统动量守恒,钍核和α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则:
由题知: 即
所以钍核获得的动能:
14.8;6
【解析】
设经过次衰变,次衰变,则衰变的方程为:
由质量数守恒得:
由电荷数守恒得:
.
解上式可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