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原子核结构
1.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一系列研究,发现了原子核内部放出的β射线
B.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建立了氢原子量子化模型
C.卢瑟福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数据,发现了原子核内部的质子
D.贝克勒尔研究了铀的天然放射性,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2.据最新报道,放射性同位素钬在医疗领域有重要应用,该同位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
A.32 B.67 C.99 D.166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钍核,由此可知,钍核的质量数为90,钍核的质子数为234
B.为铍核,由此可知,铍核的质量数为9,铍核的中子数为4
C.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D.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具有不同的中子数
4.若用x代表一个中性原子中核外的电子数,y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z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则对的原子来说( )
A.x=90,y=90,z=234
B.x=90,y=90,z=144
C.x=144,y=144,z=90
D.x=234,y=234,z=324
5.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粒子带正电,所以射线一定是从原子核中射出的
B.粒子带负电,所以射线有可能是核外电子
C.粒子是光子,所以射线有可能是由原子发光产生的
D.射线、射线、射线都是从原子核内部释放出来的
6.卢瑟福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其核反应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通过该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实验中是用粒子轰击氮核的
C.卢瑟福通过该实验发现了质子
D.原子核在人工转变的过程中,电荷数一定守恒
7.对原子核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力可使一些中子组成原子核
B.核力可使非常多的质子组成原子核
C.自然界中存在只有质子的原子核
D.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内一定有中子
8.近几年来,我国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引进了十多台刀,治疗患者5000余例,效果极好,成为治疗脑肿瘤的最佳仪器。令人感叹的是,用刀治疗时不用麻醉,病人清醒,时间短,半小时完成手术,无需住院,因而刀被誉为“神刀”。刀治疗脑肿瘤主要是利用( )
A.射线对正常细胞无伤害作用
B.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强
C.射线具有很高的能量
D.射线能很容易绕过阻碍物到达脑肿瘤位置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互为同位素
B.与互为同位素
C.与中子数相同
D.核内有92个质子,235个中子
10.下列有关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有相同的质子数 B.它们有相同的中子数
C.它们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它们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11.核子数等于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之和。即_______________.
12.1926年美国波士顿的内科医生卢姆加特等首次应用放射性氡研究人体动、静脉血管床之间的循环时间,被誉为“临床核医学之父”.氡的放射性同位素有27种,其中最常用的是. 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后变成稳定的.
①求m、n的值;
②一个静止的氡核()放出一个α粒子后变成钋核().已知钋核的速率v=1×106m/s,求α粒子的速率.
13.静止的锂核()俘获一个速度为10.7×l06m/s的中子,发生核反应后若只产生两个新的粒子.其中一个粒子为氦核(),它的速度大小为8×l06m/s,方向与反应前中子的速度方向相同.则:
(1)写出核反应方程:
(2)求反应后产生的另一个粒子的速度大小及方向:
(3)通过计算说明此反应过程中是否产生了质童亏损:
参考答案
1.B
【解析】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阴极射线的电子来自原子核外的电子,而不是原子核内部;故A错误;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建立了氢原子量子化模型,故B正确;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并没有证实了在原子核内存在质子。故C错误;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而原子核式结构式卢瑟福提出的,故D错误;
2.A
【解析】
根据原子核内各量的关系可知核外电子数=质子数=67,中子数为166-67=99,故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99-67=32。
A. 32,选项A符合题意;
B. 67,选项B不符合题意;
C. 99,选项C不符合题意;
D. 166,选项D不符合题意;
3.D
【解析】
A.A项让核的质量数为234,质子数为90,所以A错;
B.B项铍核的质子数为4,中子数为5,所以B错;
CD.由于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即质量数不同,因而C错,D对。
4.B
【解析】
原子中,左上角数值为质量数,为234,左下角数值为质子数,为90,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x=y=90;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可知中子数为234-90=144,即z=144,故B正确,ACD错误。
5.AD
【解析】
A.α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氦核放出,A符合题意;
B.β衰变的实质是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然后释放出电子,B不符合题意;
C.γ射线伴随α衰变和β衰变的产生而产生,C不符合题意;
D.三种射线都是从原子核内部释放出来的,D项符合题意;
6.BCD
【解析】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卢瑟福在α粒子的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
BC.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实验,用人工的方法使原子核发生变化从而发现了质子,选项BC符合题意;
D.原子核在人工转变过程中,电荷数一定守恒,选项D符合题意。
7.CD
【解析】
AB.由于原子核带正电,不存在只有中子的原子核,但核力也不能把非常多的质子聚集在一起组成原子核,原因是核力是短程力,质子之间还存在“长程力”——库仑力,A、B错误;
C.自然界中存在只有一个质子的原子核,如,C正确;
D.较大质量的原子核内只有存在一些中子,才能削弱库仑力,维系原子核的稳定,故D正确.
8.BC
【解析】
ABC.γ射线是波长很短、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具有很高的能量和很强的穿透能力,所以它能穿透皮肉和骨骼到达肿瘤位置并杀死肿瘤细胞,但其对正常的细胞不是没有伤害作用,A错误,B、C选项正确,;
D.γ射线波长很短,衍射能力也很差,所以D选项错误。
9.BC
【解析】
A.A选项中,X核与Y核的质子数不同,不能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B选项中核与核质子数都为m,而质量数不同,则中子数不同,所以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
C.C选项中核内中子数为n-m,核内中子数为,所以中子数相同, 故C正确;
D.内有143个中子,而不是235个中子,故D错误。
10.AC
【解析】
AB. 和是同位素,在元素周期表上具有相同的位置,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故A正确,B错误;
CD. 和是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同位素的中子数不同,物理性质有差异,选项C正确,D错误。
11.质子数 中子数
【解析】
[1][2][3]核子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即
12.①m是4,n是5 ②
【解析】试题分析:核反应过程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守恒,根据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守恒求出m、n的值;核反应过程系统动量守恒,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求出粒子速度.
①核反应过程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守恒,由题意可得4m=222﹣206,86=82+2m﹣n,解得m=4,n=4;
②核反应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α粒子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
13.(1)
(2)方向与反应前中子速度方向相反
(3)质量亏损
【解析】
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书写核反应方程;Li俘获中子发生核反应的过程,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解未知粒子X的速度大小和方向;表示出反应前后得总动能进行比较解答;
解:(1)
(2)用m1、m2和m3分别表示中子()、氦核()和氚核( )的质量,用v1、v2和v3分别表示中子、氦核和氚核的速度,由动量守恒定律得,则有,代入数值,得,即反应后生成的氚核的速度大小为8.1×106m/s,方向与反应前中子的速度方向相反;
(3)反应前的总动能
反应后的总动能
经计算知
故可知反应中发生了质量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