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一副名扬中外的画 参考教案+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2.一副名扬中外的画 参考教案+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14 20:51:17

文档简介

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教学配套资源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思想是:浓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本单元要求,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部编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简单介绍了《清明上河图》,接着较为详细描写了画面的内容,作者从画中人物众多,街市热闹人们形态各异,画卷清楚传神三个方面来介绍《清明上河图》,最后简单写了画的历史价值。学过学习让学生们感受到作者张择端的匠心独运和他高超的画技。本篇课文以总分总的结构展开描写,语言生动,简洁有趣,第二、三、四自然段以关键句开头,特色鲜明,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学习这篇文章要根据三年级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紧扣自学提示的要求与问题,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感受名画历史价值及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择、宫、摊等13个字,掌握作、乘、笼三个多音字的读音。
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内容及历史价值。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相关知识和风俗习惯。
2.能力目标: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仿照第二或三自然段,用有……有……有……写一段话。
3.情感目标: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准备
(一)学生
了解《清明上河图》
(二)教师
教学课件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第五组课文中,我们可以认识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是什么呢?先看看关于它的介绍——课件出示:
它是我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它被宋徽宗称为“神品”,后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
(?http:?/??/?wenwen.soso.com?/?z?/?Search.e?sp=S%E7%99%BE%E7%A7%91%E5%85%A8%E4%B9%A6&ch=w.search.intlink"
\t
"_blank?)”。
它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抢夺的目标。
它曾经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历尽劫难,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
它就是——《清明上河图》(出示整幅画)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清明上河图》,去了解为何称它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一)初识画卷,整体感知
1.由题入文。
(1)揭题,齐读。读好“名扬中外”。
(2)题目中有个四字词语——“名扬中外”,什么意思?(名气传遍了中国和外国)
能给“名扬中外”换个词吗?(举世闻名、世界著名、闻名于世、闻名中外、名扬四海、誉满全球等)
小结:平时注意积累词语,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让我们带着理解再读课题。
(3)现在请大家打开书翻到77页,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阅读提示来读书。
(4)
请同学们认真对照图画读读课文,读完以后你可以再完善一下你的预学单。
2.由测入画。
(1)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
出示预学单词语篇的截图:
张择端
厘米
汴梁
保存
撑船
摊贩
官吏
毛驴
悠闲
拽住
惊扰
形态各异
(2)师:那么这些句子你会读吗?
出示3个带有多音字的句子: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
那个骑马人一下子拽住了马笼头
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
解释“作坊”:从事手工制造加工生产的场所;一乘:古代称4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笼罩,鸟笼。
(3)师:出示第一自然段:看来第一自然段虽然只有几句话,但包含的信息量却非常大,你最关注的是哪个信息?从这个信息里你感受到什么?
预设:
北宋时候,有位画家叫张择端。告诉我们作者。
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告诉了我们这幅画的内容。
八百多年的历史:这幅画的历史很悠久。
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告诉了我们这幅画的现状。
让我们再把这一段读一读,你对哪个信息最感兴趣就突出那个词。齐读。
(二)走进画卷,感受热闹
导语:以上是对这幅画的总体介绍,这幅图到底特别在哪儿?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请你们再仔细地看这幅画,然后读读课文的二三四小节,找出它们分别是围绕那句话展开描写的,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它确实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根据学生谈到的内容出示相应的段落
1.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人多”。
(1)生:画面上的人物很多,涉及到的行业也很多。(板书:人物众多)出示第二段。
(2)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的?(指名读:“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
师:农民、船工、生意人、道士、医生、摊贩、官吏和读书人都是来自不同行业的人,想一想,还有哪些人?说得完吗?所以作者用一个标点符号表示(……)
师:画上汇聚了三百六十行的人,看来我们的画家一定是下了很大功夫!有感情的齐读“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3)出示张择端作这幅画的经历和过程:据我所知,张择端作这幅画时的确下了很大功夫。
提问: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感想?(指名读)
带着对张择端的敬佩之情我们再读第二自然段。
(4)师:是呀,因为画家下了这么大的功夫,画上的人物众多,所以《清明上河图》称得上是一幅____(引读课题)
生:(齐)名扬中外的画。
2.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热闹”。
(1)过渡:除了人物众多,这幅画还有什么特别之处?
(2)生:画上的街市很热闹,还画了许多形态各异的人。(出示第三段前半段)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重点理解“形态各异”:(板书“形态各异”)
形态各异是什么意思?(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都有哪些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
小结:原来冒号后边的句子就在告诉你什么叫“形态各异”,看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也是一个好方法。
(出示画中热闹的场面)看看这幅图,我们还可以来说:有的……有的……还有的……
(3)是啊,琳琅满目的店铺,来来往往的行人,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怎么会不热闹呢!齐读这部分内容。
(4)过渡:在这一段中,你还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这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5)出示句子: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问:这里有几句话?(2句)第一句话它想表达什么?(人小)第二句话:(清楚)
感受“一寸”、“黄豆”的大小:一寸有多大(3.3333厘米),用手指比划一下。黄豆大家见过吧?怎么样?
对比产生冲突:想象一下,在黄豆般大小的地方,我们可能可以看到画中人物的什么?(可能可以看到人物的动作、镜头再拉近可以看到人物的服装、镜头再拉近还可以看到人物的表情、再拉近甚至还可以看到人物脸上的毛孔)
师:在这么小的地方,却能把人物画的如此清楚,你对这位画家有何想法?
预设:这位画家的画技实在太高超了!这位画家实在太厉害太了不起了!(指名读)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读(齐读)
师:是呀,正是画家有如此高超的画技,我们才称《清明上河图》是一幅____(引读课题)
生:(齐)名扬中外的画。
(三)细品画卷,感悟传神
1.过渡:还有哪里让你感受到这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生:桥北头的情景画得很有趣。(出示第四段,指名读)
2.问:哪里让你觉得特别有意思?
预设: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那个骑马人一下子拽住了马笼头,这才没碰上那乘轿子。
追问:这个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马被惊得扬起了头、抬起了前蹄)听到了什么?(马惊慌失措而叫的声音)
引导:这一幕实在太惊险了!
3.问:还有哪儿很有意思?
预设:这么一来,倒把马右边的两头小毛驴吓得又踢又跳。
追问:此时,你仿佛听到了什么?(驴惊慌失措喊叫着)
引导:这一幕还有几分搞笑呢!
4.你看,张择端把这样一个类似于交通事故的情景呈现在我们面前,就好像在放电影一样逼真,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传神(板书“传神”)
引读“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朗读指导: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读?(敬佩、自豪、骄傲)指名读。
5.师:正是因为张择端画的如此逼真传神,《清明上河图》才被称为是一幅……(引读课题)
生:(齐)名扬中外的画。
师:学到这里,我想用一首诗表达我此时此刻对画家、对这幅画的感想,(出示小诗,师读。)
历经风雨八百年,
     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相,
     尽在绵绵画卷中。
     扬名海外震国威,
     惊世绝技人人赞。
(四)延伸拓展,抒发情感
过渡: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瑰宝还有许许多多,请你在音乐声中静静欣赏。
1.出示传统文化的图片,学生欣赏。
2.提问:看了这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中华传统文化实在太博大精深了!
中国文化太丰富了,作为中国人我太骄傲了!
作为中国人,我要发扬这些文化,把这些优秀的文化继续传递下去。
3.总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我相信只要你们努力,中国传统文化一定会在你们这一代中更加光辉灿烂!   
六、板书设计
人物众多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街市热闹
形态各异
清楚传神第12课
《一副名扬中外的画》
课内作业
一、我能读(注意读准字音!)
撑船??
小摊??
摊贩??
官吏??
形态各异
悠闲??
溜达??
保存??
拽住??
一乘轿子
二、抄抄背背
欣赏风景
?来来往往
?????
?清清楚楚
???????
名扬中外
??????形态各异
?????
??古都风貌
???????
三、组成句子
(1)一幅
这??作品
名扬中外??
?
(2)上课?
他?
很仔细?
写得?
听得?
作业?
很认真
四、我能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画“√”)。
作(zuō
zuò)坊
官吏(shǐ
lì)
溜(liū
liù)达
马笼(lónɡ
lǒnɡ)头
哪一行(hánɡ
xínɡ)
一幅(fú
fù)画
一乘(shènɡ
chénɡ)轿子
课后作业
一、想想填填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上的人物有五百多个:有(??
)农民,有(???
)的船工,有(?
)的生意人,有(?
)的道士,有(??
)的医生,有(?
)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结合今天所学的内容,对照书上的画面,向家长介绍一下这幅名画吧!
二、照样子,写一写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我读后,也能仿照着上句用加点的词语写一段话。
下课了,操场上可
了。
三、课外积累
我还知道我国古代和现代的一些有名的画家的名字和他们的作品名称。
画家
生活年代
代表作品
四、拓展阅读
话说端午节
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在我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过去,我对端午节的知识知道得很少,直到寒假里我读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从这本书当中得知: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诗人节等。端午节的来源也有很多种,有纪念屈原说、龙说、纪念伍员说等20多种。
其中,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人们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直至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德清,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粽、火腿粽、赤豆粽……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们还会佩带着香袋,姑娘们以这五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香味袅袅,让自己变得更加美丽动人。
正是《我们的节日》一书,为我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通过另一个角度,去审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更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五、小练笔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搜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看到、听到了许多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把它们理一理,写成一篇习作。写完后,大家交流交流,选出写得好的,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写作小锦囊:
1.整理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的资料,看到的、听到的都可以是写作材料。
2.筛选写作素材,把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写下来。
3.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