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千姿百态的地形 同步测试(2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3 千姿百态的地形 同步测试(2课时,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14 16:2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__千姿百态的地形__
第1课时 外力作用导致地形的变化 [学生用书B34]


1.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是( B )
A.泰山 B.长江三角洲
C.舟山群岛 D.四川盆地
2.来自地壳外部,能引起地形改变的是( D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板块的“漂移”运动
D.流水、风、生物等
3.下列地形变化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是( B )
A.长江三角洲
B.杭州西湖
C.柴达木盆地
D.喜马拉雅山
4.下列地形变化由于生物作用直接引起的是( B )
A.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
B.大堡礁(珊瑚礁)的形成
C.风蚀蘑菇的形成
D.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5.对埃及的“狮身人面像”造成破坏的主要外力是( A )
A.风 B.流水
C.海浪 D.冰川
6.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形是( C )

图6-3-1
A.风蚀蘑菇 B.海蚀地貌
C.三角洲 D.溶洞
7.地形变化的力量,有的来自地球内部,有的来自地球外部。来自地球内部能量产生的作用,称为__内力__作用,如__地震__、 __火山__等。来自地球外部能量产生的作用,称为__外力__作用,主要是由__太阳能__引起的,如__气温变化__、__流水__、__风力__、__生物__等因素都会导致地形的变化。

8.如图是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造成该地区地形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

图6-3-2
A.流水的沉积作用 B.流水的侵蚀作用
C.风力的沉积作用 D.风力的侵蚀作用
9.地形的变化是( C )
A.内力作用的结果
B.外力作用的结果
C.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D.先外力后内力作用的结果
10.《读者》杂志社倡议开展“保护母亲河,营建读者林”活动,在长江、黄河流域植树造林,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减小下列哪一方面的作用( A )
A.流水 B.风力 C.冰川 D.生物
11.下列各图所反映的自然现象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C )
      
  A      B      C      D
12.地形能发生“沧海桑田”变化,这是由于地球__内力__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而__外力__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下列属于内力作用的有__①②③⑤__,属于外力作用的有__④⑥__。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地震 ④搬运作用
⑤火山喷发 ⑥堆积作用
13.在现在经济社会中,在陡坡筑梯田、填湖造地、开矿采石等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样做合理吗?为什么?
【答案】 不合理,人和自然界是一个整体,改造自然是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的。在陡坡筑梯田容易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填湖造地破坏了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进而会引发一系列生态灾难;开矿采石破坏地质结构,会造成水土流失。

第2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 [学生用书B35]


1.下列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高度不一定相同
B.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
C.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会交叉
D.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不一定相同
【解析】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一定相同。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不会交叉。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称为等高距,同一幅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
2.如图所示为绘制半个“土豆山”的等高线地形图的步骤,则白纸上绘出的“土豆山”的等高线地形图应是( A )

图6-3-3

A     B      C     D
3.某登山队要到山顶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图6-3-4
A.A点到山顶C容易
B.B点到山顶C容易
C.从正南到山顶C容易
D.从正北到山顶C容易
【解析】 从B点到山顶C容易,因为BC之间的等高线稀疏,表示BC之间的坡缓。
4.如图所示为某山南北方向上(山的左侧是北、右侧是南)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6-3-5
(1)山顶C的海拔是__930m__,山顶A的海拔是__570m__。
(2)C与A之间的相对高度是__360m__,C与B之间的相对高度是__710m__。
5.每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__相等__;每两条相邻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都__相同__;等高线一般情况下不会__交叉__;等高线密集处的地形是__陡坡__;等高线稀疏处的地形是__缓坡__;等高线重叠处的地形是__峭壁__。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指的是( B )
A.绝对高度 B.相对高度
C.海拔 D.平均高度
【解析】 绝对高度是指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称为海拔;相对高度是指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也称高差,所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指的是相对高度。
7.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而成的。如图所示为我国南方某海岛的地形剖面图。

图6-3-6
(1)请判断图示是根据下列哪幅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绘制而成的( B )

A     B      C     D
(2)下列对该地形剖面图所示区域的描述,不可能的是( D )
A.水流湍急
B.林木茂盛
C.地形崎岖不平
D.山顶终年积雪
8.如图是某区域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6-3-7
(1)填写地形部位名称:甲是__山峰__,乙是__山脊__。
(2)李村位于赵村的__西南__方向,量得两村的图上距离约为3cm,则两村的实地距离是__2.4__km。
(3)①、②路段中,坡度更陡的是公路__①__。
(4)村庄的分布特点是__沿公路分布__,其中海拔最高的村庄是__陈村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