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昼夜与四季 同步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2 昼夜与四季 同步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14 16:2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__昼夜与四季__ [学生用书A38]

1.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人们将这一天称为( A )
A.冬至日 B.春分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
2.节气的应用非常广泛,节气的制订主要依据是( C )
A.月球绕地球公转情况
B.地球绕地轴自转情况
C.地球绕太阳公转情况
D.月球绕轴自转情况
3.下列现象不属于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C )
A.四季形成 B.二十四节气
C.昼夜分明 D.五带划分
4.我们把中午太阳升得高、白昼时间较长的季节称为( B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玲玲和贝贝在争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问题,其中正确的是( D )
A.方向不同
B.公转和自转周期相同
C.都围绕太阳转
D.公转形成四季,自转导致昼夜交替
6.下列不属于使地球上出现四季更替现象的原因是( B )
A.地球的地轴与公转轨道斜交成一个夹角
B.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
C.地球的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D.地球斜着身子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
7.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2019年的端午节(6月7日)这一天地球公转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A )

图7-2-1
A.甲 B.乙
C.丙 D.丁
8.小芳发现,宁波夏季天黑得较晚,冬季天黑得较早,造成昼夜长短差异的原因是( D )
A.月球的自转 B.月球的公转
C.地球的自转 D.地球的公转
9.在下列我国的各个节日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 )
A.儿童节 B.国庆节
C.元旦 D.春节
10.2019年的春节(2月5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C )
A.位于南半球,向南移
B.位于北半球,向南移
C.位于南半球,向北移
D.位于北半球,向北移
11.昼夜形成原因:地球是一个近乎圆球的__球体__,它本身不__发光__,而太阳是一个发光体。当地球绕着地轴旋转时,地球对着太阳的一面就被照亮,这半边地方就是__白天__;背着太阳的一半的地方见不到太阳光,就处在__黑夜__。__地球自转__就是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
12.由于地球的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之间有__66.5°__的夹角,所以在地球绕日公转过程中,地球上的同一地方,一年中不同的日子受到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就形成了一年四季。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北半球的温带区,在夏季太阳高度角__大__,光照时间__长__,气温就__高__,白天__长__,黑夜__短__。我们把太阳高度角最大、白天最长的一天,称为“__夏至__”。相反,太阳高度角最小,白天最短的一天,称为“__冬至__”。在春季和秋季中,各有一天的白天和黑夜长度相等,这两天,分别叫做“__春分__”和“__秋分__”。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都是由于__地球绕太阳公转__造成的。
13.居住在某地的人从未感受过昼夜长短的变化,该地处于__赤道__。
14.把季节和农业生产时序相结合的计时方法叫做__节气__。一年分为__二十四__个节气。

15.一根竹竿插在北极点,那么正午时它的竿影的方向是( B )
A.东 B.南 C.西 D.北
【解析】 处于北极点时,其四周都是南方。
16.宁波地区,白昼比黑夜短,且白昼一天比一天短的时期是( C )
A.春分日→夏至日
B.夏至日→秋分日
C.秋分日→冬至日
D.冬至日→春分日
【解析】 每年的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白昼时间短,黑夜时间长。其中冬至日这天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17.建在布伦特冰架上的英国“哈雷六号”南极科考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可移动的科考站。2017年1月,该科考站所在的冰川出现了大裂口,将危及科考站,该站决定搬迁。搬迁最好的季节是北半球的( D )

图7-2-2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8.如图是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的我国法定节假日正确的是( D )

图7-2-3
A.国庆节、元旦、劳动节
B.劳动节、国庆节、元旦
C.元旦、国庆节、劳动节
D.元旦、劳动节、国庆节
19.一天中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与天空中太阳的位置密切相关,家住40°N的小明同学在春分日当天,测量竹竿影子的变化,并在地面做好记录(如图),读图回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图7-2-4
A.这一天竹竿的影子先变长再变短
B.图中丙箭头指向正北方向
C.这一天14点太阳升的最高
D.当地这一天太阳能直射头顶
20.近年来,衢州城乡积极推进屋顶光伏电站工程,为家用电器提供能量。如图为光伏电站模式图。为获得更多的太阳能,衢州地区在屋顶铺设太阳能电池板时,一般情况下应将它朝向__南__(选填“东”“南”“西”或“北”)面。

图7-2-5
21.(1)在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地球绕地轴旋转的方向是__顺时针__。
(2)假如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那么__没有昼夜之分__。
(3)假如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那么__一天时间变长__。
(4)假如地球反方向自转,那么你将看到__日月星辰西升东落__。
22.某班学生在学习“地球自转”时,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实验。阅读演示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
【演示实验】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上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

图7-2-6
(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图中字母__B__所表示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24__小时,地球从图中甲所示位置自转到图中乙所示位置,所需的时间约__9__小时。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__昼夜交替__现象,从示意图看,此刻全部处于黑夜的大洲是__非洲、欧洲__。
(3)拨动地球仪,北极附近有一直不能被灯光照亮的区域,表明该地区出现了__极夜__现象。
23.如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示意图,a、b、c、d分别表示“两分”“两至”四个节气,A、B、C、D分别表示“两分”“两至”四个节气之间的时段,读图回答:

图7-2-7
(1)写出图中a、b、c、d分别表示的节气名称:
a__春分__,b__夏至__,c__秋分__,d__冬至__。
(2)地球公转至d处时间是__12__月__21(或22)__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是__冬__季。
(3)地球公转至d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__最小__(选填“最大”或“最小”);白昼__最短__(选填“最长”或“最短”)。
(4)地球从春分日位置运行至夏至日位置的这一时段,在图中由字母__A__表示。
(5)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__D__、__A__。
(6)北半球昼短夜长的时段是__C__、__D__。__3__月球与月相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