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月球与月相 同步测试(2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3 月球与月相 同步测试(2课时,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14 16:2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月球的概貌 月球的运动 [学生用书B38]


1.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一定存在的是( D )
A.空气 B.水
C.生物体 D.环形山
2.月球上看不见的现象有( C )
A.太阳升落 B.昼夜变化
C.流星坠落 D.满天星斗
3.下列有关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表层有液态水存在
B.表面没有大气层,环形山遍布
C.自身能发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D.月球上的温度和地球上的差不多
4.地球上永远只能见到月球的一面,其原因是( B )
A.月球上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
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
C.月球离地球太近
D.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5.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最接近( B )
A.1天 B.28天
C.45天 D.365天
6.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在月球上,他发现没有空气和水,那么他在月球上可能完成的实验活动是( B )
A.点燃蜡烛
B.土壤取样分析
C.种植花草
D.放养动物
7.下列物质中,月球上存在的是( B )
A.冰川
B.矿产资源
C.生命物质
D.大气
8.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的原因是( D )
A.月球距离太阳较近
B.月球的质量较小
C.月球本身不发光
D.月球上没有大气和水
9.在月球上,下列活动中现在宇航员还不可能做到的是( D )
A.看地球上的电视广播
B.开电动汽车
C.用摄像机摄像
D.宇航员之间直接进行对话
10.月球又称为月亮,是天空中除太阳以外最引人注目的天体,也是离我们最近的星球。月球是地球唯一的__天然卫星__。月球表面布满了__环形山__。月球表面没有__大气__和__水__,昼夜温差__大__。任何生物都无法在月球上生存。月球的半径为__1738__km,体积只有地球的__2%__,质量约等于地球质量的__1/81.3__。
11.月球沿着一个椭圆形的轨道__自西向东__环绕地球公转,同时月球也在自西向东自转,它的自转周期与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恰好相等,都是__27.3__日。我国的__农历__是以月球公转运动为基础编制的,而__公历__则不同,是以地球公转运动为基础编制的。

12.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着陆“月之暗面”。以下与月球相关的描述合理的是( D )
A.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会发光
B.“嫦娥四号”登月后不会受到月球引力的作用
C.月球上有氧气,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自由呼吸
D.月球上宇航员看到地球比太阳大
13.已知月球上没有空气、水,昼夜温差可达300℃以上,假如你将来登上了月球,你可以做下列哪件事( D )
A.摘野果充饥
B.看到飘扬的红旗
C.生火做饭
D.以上活动都无法完成
14.月球直径约是太阳的四百分之一,但月球看上去和太阳差不多大小,主要原因是( D )
A.两者体积差不多
B.两者质量差不多
C.各人的视觉差异
D.与地球的距离有差异
15.在月球上,天空背景是黑色的,其原因是( C )
A.月球上总是有一半的地方看不到太阳
B.月球距离太阳比地球远
C.月球上没有大气层
D.月球上众多的环形山阻挡了太阳光
16.月球表面白天的温度达150℃以上,是因为( D )
A.月球的质量比地球小
B.月球与太阳的距离比地球近
C.月球的体积比地球小
D.月球表面没有和地球一样的大气层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月球背面形成环形山的主要原因是外来星体的撞击
B.农历每月是以月球公转运动为基础编制的,公历则不是这样的
C.2022年的二月有29天
D.地球和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
18.“嫦娥一号”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南纬1.50°的预定撞击点。此前,它传回了大量的数据和图片,其中包括月球的赤道平均半径1737646m和极区半径1735843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月球上也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
B.月球形状与地球相似,也是一个正球体
C.减少太空垃圾是“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的原因之一
D.“嫦娥一号”在月球上会受到月球吸引
19.以下是一位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生活片段,请你判断正确与否。
①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 × )
②跳过四米高的横杆( √ )
③举起200kg的大石头 ( √ )
④听大风呼啸( × )
⑤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 × )
⑥拍一张照片( √ )
⑦袋鼠式走路( √ )
⑧晒太阳( √ )
20.在地球上看月亮时我们发现,月亮有圆缺变化,但实际月面面貌却没有变化,月球的一面始终朝着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即背面)。为什么会这样呢?请你做一做模拟实验。把一枚1元的硬币平放在桌子上代表地球,再在桌子上放一枚1角的硬币代表月球。在模拟月球绕地球运动时,使一角硬币的“1”字顶端始终朝着1元硬币(如图所示)。那么:

图7-3-1
(1)1角硬币环绕1元硬币转一圈时,1角硬币自己转了__1(或一)__圈。
(2)从地球上看月球,人们能看出月球在自己转动吗?__不能__。
(3)由此可见,月球自己转动一圈的时间与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圈的时间是__相同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21.月球上的环形山为什么看起来彼此都不同?请你尝试着做一做玻璃弹珠下落沙面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一个大容器(如塑料盆)中装上2cm厚的沙子,摊平。
②从20cm的高度向下面的沙里扔一些大小不一的玻璃弹珠。取出弹珠,观察它们留下的坑的形状。
③想一想,如果从更高处扔下玻璃弹珠,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④摊平沙子,把大小不一的玻璃弹珠从50cm的高处往下扔。取出弹珠,观察它们留下的坑的形状。
请回答:
(1)在步骤__④__中玻璃弹珠下落的速度更快些。
(2)如果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天体撞击产生的,那么,撞击月球的天体的运行快慢和体积对产生的环形山的大小的影响是__撞击月球的天体的运行越快产生的环形山越大,撞击月球的天体的体积越大产生的环形山也越大__。

第2课时 月相的成因 日食和月食 [学生用书A40]


1.月相的成因之一是( D )
A.太阳、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
B.太阳、地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
C.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
D.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
2.下列四幅图中,可以表示形成上弦月的三个天体位置关系的是( C )

A     B     C     D
3.日食和月食分别发生的日期是农历( A )
A.初一、望
B.农历十五、朔
C.农历初七、下弦月
D.农历二十一、上弦月
4.2017年12月3日晚,大多数地区可看到近几年来最大的“超级月亮”,即图中近地点月亮。下列有关“超级月亮”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7-3-2
A.那天晚上的月相是满月
B.暗区是月球表面的高地
C.“超级月亮”会引发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
D.“超级月亮”是由于那天月球体积变大
5.写出下列传统节日的月相或相近的月相。
(1)除夕之夜__新月__。
(2)元宵之夜__满月__。
(3)七夕之夜__上弦月__。
(4)中秋之夜__满月__。
(5)重阳之夜__上弦月__。
(6)端午之夜__上弦月__。
6.月相是指月球相貌的变化。在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相要经历__新月__(农历初一)、__上弦月__(农历初七、初八)、__满月__(农历十五、十六)、__下弦月__(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等一系列的变化。月相形成原因:月球本身不发光,靠__反射__太阳光才能发亮;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在变化。
7. 朔望月:新月称为__朔__,满月称为__望__。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的时间间隔是月相变化周期,称为朔望月。1朔望月=__29.5__日。__农历__就是以朔望月为月的计量单位的。
8.日食包括日全食、__日偏食__、__日环食__。日食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为三者呈一条直线,且__月球__在中间;日食由西(右)边开始,东(左)边结束。一般发生在__初一__;月食包括__月全食__、月偏食。月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为三者呈一条直线,且__地球__在中间,月食由东(左)边开始,西(右)边结束。一般发生在农历__十五、十六__。

9.小科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的夜晚看到的月相应该是( A )

    A     B     C     D
【解析】 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的夜晚看到的月相应为下弦月,下半夜从东方升起,亮面朝东,出现在东半天空。
10.如图是从月球上拍摄的“日食”照片。下列对发生此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D )

图7-3-3
A.此时月球正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这张照片可能是在农历2019年正月初一拍摄的
C.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D.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解析】 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排成一条直线,地球挡住了射到月球上去的太阳光,地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月球上,在月球上就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月球的“日食”;同时地球上某一地区的人看不到完整的月球,发生的是“月食”。
11.下列关于产生月相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月球是一个球体 ②月球本身不发光 ③月球绕地球运动 ④月球相对太阳位置的变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2019年6月19日(农历五月十七),这一天月球的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C )

图7-3-4
A.1~2之间 B.2~3之间
C.5~6之间 D.7~8之间
【解析】 由6月19日可知,太阳直射点即将到达北回归线,又由农历五月十七可知月相接近满月,因此月球大致在5~6之间。
13.如图,正确反映一次日全食过程各阶段顺序的是( B )

图7-3-5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
14.如图是丰子恺所作的一幅漫画,题为“杨柳岸晓风残月”。根据图中的月相判断,哪一幅是原作( A )

A     B     C     D
15.古人对月抒怀,新月、上弦月、下弦月和残月等在诗句中多有体现。新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__西__边天空,下弦月和残月一般出现在后半夜和黎明的__东__边天空。(填方位)
16.1969 年 7 月 20 日(农历六月初七),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这虽然是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却是我们人类的一大步。

图7-3-6
(1)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这一天,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__上弦月__。
(2)如图为阿姆斯特朗登月后留在月壤上的清晰脚印,该脚印在月球上存留了很长时间,这是因为与地球相比,月球上既没有水和__空气__,也没有生物。
17.2018年5月29日(农历四月十五),这一天金华市昼__长于__夜(选填“长于”或“短于”),当天的月相最接近下图中的__D__(填字母)。

A.下弦月  B.新月   C.上弦月   D.满月
【解析】 5月29日处于春分(3月21日)到夏至(6月22日)之间,而春分的时候是昼夜等长的,过了春分以后北半球白昼会越来越长,所以5月29日这天是白昼长于夜晚;农历四月十五是满月。
18.2020年东京奥运会将于7月24日(农历六月初四)举行开幕式,开幕式那天,地球的位置大致在图中的__①__之间(填序号),开幕式那日起3天后月相是__上弦月__。

图7-3-7
19.“金星凌日”是地球上观察到金星从太阳表面上移过的现象。如图所示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7-3-8
(1)该图中,金星的位置在什么地方?__丁__。
(2)“金星凌日”现象发生的原理与__日食__(选填“日食”或“月食”)相似。
(3)“金星凌日”时会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的现象?请简单说说理由。
【答案】 (3)不会,金星离我们较远,在地球上看,太阳比金星大得多,金星挡不住整个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