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突破练——测量 [学生用书A8]
类型之一 测量长度、温度
1.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C )
图1
A.5.3cm B.5.25cm
C.3.25cm D.3.3cm
2.某同学在测量某一物体长度时,获得了如下数据:L1=2.11cm,L2=2.30cm,L3=2.11cm,L4=2.12cm,则该物体长度为( C )
A.2.113cm B.2.16cm
C.2.11cm D.2.10cm
3.要比较准确地测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较科学而简单的办法是( B )
A.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m的长度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打开地图,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北京到珠海的距离
C.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
D.将公路等分成n段,测出每段的长度s,再由ns算出
4.小科想用两支均未甩过的体温计测量同一只小鸡的体温。两支体温计示数分别是41.5℃和40.5℃,那么小鸡的体温( B )
A.更接近41.5℃
B.低于或等于40.5℃
C.在40.5~41.5℃之间
D.一定是40.5℃
5.“纳米管温度计”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变化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属镓液柱的变化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0~490℃,可用于检测电子线路、测定毛细血管的温度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碳纳米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碳纳米管的体积在30~490℃的范围内变化很小
C.金属镓的体积在30~490℃的范围内变化可忽略不计
D.该温度计较小,但其量程一定比体温计量程大
6.标准大气压下,一支没有刻好刻度的温度计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长度是5cm;然后将其插在烧杯内正在沸腾的水中,水银柱长度是30cm。若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某液体的温度时,水银柱长度是15cm,则此时待测液体的温度是__40℃__。
7.写出以下两种仪器的读数:
图2
(1)如图甲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1.20__cm。
(2)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41__℃。
8.小明是一个善于总结的学生。在学习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后,他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总结。请你帮他将遗漏的部分补齐。
(1)应首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如果零刻度线磨损,则应以__另外清晰的整数刻度__作为测量的起点。
(2)测量时要用刻度尺__带刻度__的一侧,沿__待测__方向__紧贴待测物体__放置。
(3)读数时,视线要正对观测点,且视线与尺面__垂直__。
类型之二 测量质量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橡皮泥发生形变后,质量不变,所以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改变而改变
B.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发生变化,所以物体的质量不随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C.菜从超市买回家后称量时,发现质量不变,说明物体质量与物体的位置变化无关
D.水烧开后,水的质量都要减少些,所以物体质量随物体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0.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同一物体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
C.1kg棉花比1kg铁块质量小
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
11.一架天平,砝码已严重磨损,用此天平和砝码去测得一物体的质量,其结果将会( B )
A.偏小 B.偏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12.有16颗外形相同、型号一样的钢珠,其中有一颗因质量偏小而不合格。为了找出不合格的钢珠,现用实验室中的托盘天平来测量,那么至少需要称量的次数为( B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解析】 第一次可以把16个钢珠分成7、7、2三组,称两组7,若质量相等,则要找的在剩余的两个中(这样再称一次可以找到),否则在轻的7个中;若在某七个中,第二次把这七个分成3、3、1,称两组3,若相等,剩下的那个就是,若不等,在轻的三个里;最后称3个中任意两个,如果相等,剩下的就是,如果不等,则轻的就是。
13.如图所示,甲、乙两种体积相同的实心小球,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恰好平衡;则甲、乙两种小球的质量之比是__2∶1__。
图3
14.图甲为商店里使用的台秤,其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使用时,先将游码移至左端零刻度处,若发现秤杆右端上翘,则调零螺丝应向__右__(选填“左”或“右”)旋动才能使秤杆平衡;现用该台秤称某物体质量,通过在砝码盘中添加槽码使秤杆平衡,所加的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__3.2__kg。
图4
15.(1)小明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在标尺左端零刻度处,在横梁平衡前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向左调节平衡螺母__;天平横梁平衡后,在称物体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__向右移动游码或增加砝码__。
(2)小明家的一个水龙头因关闭不严,导致滴水不止。他用质量为50g的烧杯放在水龙头下接滴水。10min后将装有水的烧杯放到已调好的天平__左__盘中,当指针指到中央刻度线时,盘内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读数为__81.4__g,那么小明家的这个水龙头在白天10h内漏掉水的质量为__1.884__kg。
(3)如果把测水和烧杯总质量的实验移到山顶上进行,测得这个水龙头10min漏掉水的质量将__不变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图5
类型之三 综合分析
16.下列关于一个中学生的健康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C )
①体重大约是50kg ②百米成绩是8s ③正常体温是37℃ ④平静时的心率约是100次/min ⑤走路时的步幅约是50cm ⑥身高约为1.65m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②③⑤⑥
17.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D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大
B
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待测物
偏小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
18.小明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后,他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并向右盘添加砝码。当他向右盘添加一个10g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右,小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B )
A.向左移动平衡螺母
B.将10g砝码取下来,换上5g
C.移动游码
D.继续向右盘添加5g砝码
19.如下三项实验:
①用刻度尺测细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地排绕50圈,用刻度尺量出线圈的总长度再除以50。
②测一根大头针的质量:先测出100根大头针的总质量,再除以100。
③测小石块的体积:先向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读数为V1,然后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数为V2,则V石=V2-V1。
上述三项实验中,__①②__两项实验的思想方法是相同的。这两项实验遇到的问题的共同特点是__待测值太小,不易直接测量__,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共同特点是__把多个相同的待测物体累加起来,测量结果除以待测物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