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馏水
nO.15ne/Ka
70
2
aim
sMg/Kg
0
150
140
12
110
单果鲜重可溶性糖维生素C
时间(月)
图2
时间(月)
图3
该实验应控制各组的
、等条件保持相同。有人认为,叶片气孔
导度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密切相关,图2中的气孔导度变化(填“支持或不支
持”)以上说法。山植果实的鲜重、可溶性糖、维生素C等物质的含量是衡量果品品质的指标,
从图3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国内(低于03mg/Kg),钾元素能
(填“提高”或“降低”)
山楂的品质。
30.(8分)春天是桃花开花的季节,桃树的果实是人们夏季喜爱的水果。图甲乙分别是
桃树的花和果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甲图中的5]和所示结构共同组成
。桃花花瓣有红、粉红、白等多种颜
色,使花瓣呈现不同颜色的色素物质主要存在于花瓣细胞的
中。果农家中培育的蜜
桃果大、味甜,其鲜嫩的“果肉"{a由甲图中的
1发育而米
(2)甲图到乙图还要经历的另一个重要生理过程是
,即胚珠里面的
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哪种植物的花可以进行自花传粉
(写出两种)。
(3)乙图中的b是由甲图中的
一发育成的。科技小组的同学们刚过存节就
把自身具备萌发能力、不在休眠期的桃树种子播种在湿润、疏松的土壤里,一个多月都没有
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初一生物试题第7页(共8页)
31.(8分)探究式学习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
的三种生理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注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丙图是对叶片进行脱色的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水蒸气
二氧化碳B
、稿
氧气
氧气
三氧化破料、咆
装置
装置二
甲
乙
丙
(1)甲图中气体可通过
(结构)进出叶片。B过程可以拉动水与
在
植物体内的运输。
(2)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装置
内
的氧气含量比较高。这是因为该植物进行了甲图中的
(填字母)生理活动。
(3)从乙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去一片绿叶,分别置于丙图装置中进行脱色处理,图中标
代表酒精,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装置
内的叶片会变蓝。
(4)如果将乙图装置二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装置二
必须放在环境中。
(5)该生物兴趣小组还发现温度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为探究这一问题,该小组将植
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实验结果如下表(mgh表示毫克小时)
温度(℃)
5
10
1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x/)1.0∞01.75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a/h)0.500.75
1
1.50
2.25
3.0
3.50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
℃
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初一生物试题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