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14 21:0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一)》
第1课时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例1及做一做,第70、71页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略)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得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
小结:虽然是同一只大象,但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同。要想看到物体的全貌,就要全面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一)请小组长拿出自己组的熊猫玩偶,放在桌子的正中间摆正。
1.本位观察,初步感知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请小组里的几位同学分别坐在熊猫玩偶的四周,目光正对熊猫玩偶,组内说说看到的熊猫玩偶是什么样的。
2.换位观察,建立表象。
请学生分别坐到熊猫玩偶的前、后、左、右面,相互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3.重点观察,对比辨析。
师:刚才有两个位置观察到的熊猫玩偶的样子好像差不多,我们先到这两个位置分别看一看,重点看看有什么不同。
(1)观察猜测。
(2)汇报交流。
(3)归纳小结。
根据熊猫玩偶耳朵上的蝴蝶结进行区分。
(二)回归教材第68页例1情境图
1.仔细观察,独立判断。
2.指名回答: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从左、右两个侧面看到的图形基本相同,学生辨认有难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标示性标志”降低区分的难度。  
3.小组内讨论,集体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张贴图片)
我们是怎样观察的?在观察物体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
4.归纳小结。
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教师板书)
三、知识应用,反馈测评
1.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
2.完成第70、71页练习十六第1、4题。
注意提醒学生按要求答题,连线用尺子。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观察的。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反思
活动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本节课中,我没有让学生单纯地观察主题图,而是让他们站在不同的位置上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的过程。他们不仅获取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