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2.小小的船
第 1、 2课时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具运用
1.制作生字、新词卡片。(师生)
2.认读生字,熟读课文。(学生)
3.多媒体课件。(教师)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一、图片导入
1.出示月牙儿图,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它的形状像什么?(像小船,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月亮和小船的诗歌。
2.出示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新课讲授】
二、初读课文
1.老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注意听老师是怎样读准字音的。
2.学生自由读,画出本课生字,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三、学习生字
1.读准音。
船: chuán 两:liǎng 里:lǐ 头:tóu 闪:shǎn 见:jiàn
2.记清形。
看:上面是手,下面是目,“手目看”。
星:“日”加一个“花生”的“生”。
的:左右结构,白+勺,它的部首是“白”,叫白字旁。
见:独体字,注意最后一笔不要写成捺。
闪:半包围结构,外边是门字框,里边是“人”,可用一句话记字形:一个人从门口跑进去就是“闪”。
船:左右结构,左边是舟字旁。右边注意第二笔是横折弯,不能写成横折弯钩。
四、指导书写
1.读一读生字,读准字音。
月:yuè 儿:ér 头:tóu 里:lǐ
2.指导写“月”。
(1)说说“月”的笔顺。
告诉学生第二笔是横折钩,要一笔写成。
(2)观察“月”的笔顺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写几遍,教师指导。
3.指导写其他生字,方法同上。
注意:“儿”的第二笔是竖弯钩,弯的部分要写得稍大;“里”是由“日”和“土”组成的,上面不是“田”。
五、巩固练习
1.通过找朋友的游戏现固字的读音。
2.认读生词卡片。
两头 头上 里面 看见 见到 闪电 星星 飞船
【课堂作业】
写生字“月、儿、头、 里”各一方。
【课堂小结】
这节课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课后作业】
读课文3遍。
第二课时
【导入】
一、以图导入
出示星空图,教师讲故事:ー个美丽的夜晚,天空中挂着月牙儿,无数颗星星在天空中闪烁。一个小女孩坐在窗前,望着天空出了神。她在想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课《小小的船》。出示课文题目,齐读。
【新课讲授】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老师是怎样有感情地读课文的。
2.学生自由读,数数这首儿歌有几行、几句话。
3.请三名学生分别读一读。
三、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前半句。
2.让学生看图回答。
(1).“弯”是什么意思?“弯弯的月儿”是什么意思?(“弯”指不直。“弯弯的月儿”指月亮的形状是弯弯的)
教师告诉学生:月亮的形状在一个月内是有变化的。当农历月初或月末时,月亮的形状是弯弯的;当月中时,月亮的形状则是圆圆的。
(2)再读第一句,思考:这句话既说了月儿,又说了船,这是什么意思?(说的是弯弯的月亮像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亮什么地方像小小的船?
3.指名读后半句,回答刚才的问题。(月亮弯弯的,两头是尖的,像小船的形状)
4.问:这句话里“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月牙儿)
5.再读后半句,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二句
1.指名读,看图回答:“我在小小的船里坐”,这里的“船”指什么?小女孩真的坐到月亮上去了吗?
2.自由读,回答问题。
(1)她看见了什么?(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闪闪”“蓝蓝”与“闪”“蓝”比较,有什么不同?
(3)“只看见”是什么意思?
(4)夜晚在月球上真的只能看见星星和天空吗?
实际上,从月球上看天空,与从地球上看天空,观察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从月球上看,还可以看到许多宇宙中的其他天体。课文中写的只是“我”根据平时的观察想象出来的。
五、指导朗读
1.读词:弯弯的、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
这些词前两个字相同,我们叫它们叠词。正因为用上了这些叠词,这首儿歌才写出了小女孩想象中的美丽图画。让我们读出它的美来。
2.听教师范读,自由练习,指名读,评读,齐读。
3.背诵课文。
六、练习说打比方的句子
1.补充句子。
弯弯的月亮像 。(小船、镰刀、香蕉……)
蓝蓝的天空像 。 (画卷……)
闪闪的星星像 。 (宝石、明珠……)
2.练习说话。
圆圆的西瓜像 。(皮球…)
碧绿的荷叶像 。(绿盘子……)
细细的柳枝像 。(小姑娘的头发…)
孔雀五彩的尾巴像 。(美丽的花朵、大扇子……)
【课堂作业】
背诵课文。
【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课文《小小的船》,说话训练:在学生已经对本文的内容了然于胸之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充体验儿歌的内容,感受美的意境,然后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就在这样的交流中增强了语言能力。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