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3.2有多少名观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3.2有多少名观众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15 06:0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有多少名观众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3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估计大数的策略与方法,能借助乘法用不同的方法对生活中较大的数量进行估计,发展数感。
2.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估算思路与具体方法,培养思维的条理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乘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在不同情境下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合理地对数据进行估算。
一、情景导入
1.活动:估计全校学生人数。
(1)师问:我们班有多少人?你能估计出全校学生的人数吗?
(2)学生独立思考。
(3)同桌讨论估计方法。
(4)全班充分交流估计方法。
教师板书:一个班人数——全校人数
2.活动:估计杯子中的豆子数量。
(1)初估:师第一次拿出一杯豆子(满杯),让学生估计有多少粒?
(2)再估:师把一杯豆子大致分成相等的两份,告诉学生半杯约200粒豆子,引导学生观察后,再次估计第一次拿出的满杯豆子有多少粒。
(3)讨论:这一回你为什么一下就估计出来了?
3.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用到估算。之前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估算方法,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有关乘法估算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选择估算策略。(出示主题图)
(1)师:这是一个体育场,你看到了什么?爱研究的淘气和笑笑想知道——这么大一个体育场能容纳多少名观众呢?同学们,你们有兴趣研究吗?想想看,你有什么办法?(师提示:大家能不能从前面估计全校的学生人数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想办法让我们估计的数值更合理些呢?)
(2)我们来看看淘气和笑笑的办法吧。
①指导学生读淘气的办法。想:淘气说的有没有道理?但是如果对于这么大一个体育场,淘气的办法可行吗?
②指导学生阅读笑笑的办法。老师觉得笑笑的办法说了半截,他想让聪明的同学帮她补充完整,然后怎么办?谁能补充完整?这个办法可行吗?你们愿意试一试吗?
2.尝试估算一部分的数量。(师出示一个看台图)
(1)师:淘气同意笑笑的思路吗?看看他又是怎么想的?他也学了笑笑的做法,把后面的话省略了,聪明的同学,你能说出他省略的部分吗?
(2)师生尝试淘气的办法。(板书列式:60×3)
(3)师生尝试用淘气开始的思路解决。
①我们看看笑笑又有什么别的想法了?你能想明白吗?(师启发:笑笑觉得一个看台人不算太多,坐的还算整齐,她觉得淘气开始的思路可以用在这儿,同学们觉得呢?)
②师生列式解答。(板书:20×8)
3.师生解决体育场大约能容纳多少名观众。
4.小结:如何进行估算?
(1)估计具体事物数量的方法:可以把它分成相同的几部分,先估计出一部分的数量,再估计出总数。
(2)列乘法算式进行估算时:依据算式,可将乘数分别按“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再将近似数相乘,所得积为估算结果。为了方便计算,近似数一般取整十、整百数。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34页“练一练”第1题。
要求学生在图上画一画、标一标,写出估算过程,再说一说。
2.教材第34页“练一练”第4题。
答案不唯一,只要方法合理都可以。
四、课堂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有多少名观众
60×3=180(名)    180×30=5400(名)
20×8=160(名)    160×30=4800(名)
【教后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实际教学认识到,学生的估算意识还比较薄弱,可能是由于之前的计算都是精算,导致学生在估算的意识上较为缺乏。因此,在今后的数学计算教学中,还得适当地引导学生多进行估算,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