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 6民间美术的奇葩 蜡染、扎染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桂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 6民间美术的奇葩 蜡染、扎染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桂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7-14 21:4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民间美术的奇葩——蜡染与扎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欣赏﹑观察与比较,了解手工扎染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扎染的奇妙效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2.能力目标:在欣赏扎染作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发现—认识—思考—动手制作—体验乐趣,感受扎染的魅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与实践,激发对民间扎染的热爱,认识到扎染艺术是民间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继承、保护传统手工业及工艺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围绕“折法”和“染法”有序地进行设计制作活动。
2.教学难点:(1)染出美丽纹样的关键在于“折”。
(2)启发学生在实践中的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展示品、示范用的布料、彩色水、一次杯子、碟子、橡皮筋等。
2.学具:白布手帕、滴管、彩色水、橡皮筋。
四、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欣赏有关扎染的图片,欣赏后说说自己对扎染作品感受。分析图片
中的图案是怎样得来的?
结论:布料扎染后做成成品,从而导入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扎染定义:古代称为“”绞缬”,是中国一种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
2.扎染扎法的分类:
(1)针扎:是在白布上用针引线扎成拟留的花纹,放入染缸浸染,待干,将线拆去,紧扎的地方不上色,呈现出白色花纹。
(2)捆扎:将白布有规则或任意折叠,然后用麻线捆扎,染后晾干拆线,由于扎有松紧,上色便有深线,呈现出多变化的冰纹,这种方法适合扎成段的布料。
3.扎染艺术的运用
教师:目前,社会上哪些领域都会用到扎染艺术呀?
学生回答:服装、家居、围巾、鞋子等。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不同领域的扎染作品。
4.扎染的制作步骤:
绘稿-->捆扎布料-->浸水-->染色-->洗漂 -->拆线—>铺平完成
(三)方法指导
1.引题激趣
讨论:屏幕上展示的手帕图案有什么共同点? 知道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吗?(课件展示手帕作品)
学生分组讨论:具有对称性,折法、染法。
教师小结:不同的折法和染法,可以得到不同的图案。
2. 教师演示制作步骤。(播放扎染制作过程微视频)
第一步折。
第二步染。染的时候要注意,颜色要染透。选择色彩的时候也要注意,要以一种颜色为主,色度要有深浅的变化。一般以不超过3种颜色为宜。也可以尝试同色系的染法,比如蓝色系、绿色系等。还要注意留白等等。
(四)学生分组进行花手帕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折法和染法,制作不同图案的花手帕。看看谁制作的花手帕最漂亮。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五)交流评价
1.展示学生做的花手帕。
2.请学生互相看一看自己制作的扎染布,说说自己认为最好看的是哪块,它的图案是怎样扎出来的。
(六)小结
课堂小结由学生谈收获和体会,教师做一定的展望,让同学们将自己制作的扎染作品送给亲朋好友,体验成就感。并拓展延伸,在传承发扬民族手工艺的同时,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美化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