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8.1 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8.1 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15 08:0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及特点。
2、过程与方法: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自演示,感受数学就在身边,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及其三种事件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难点:探索过程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投影)师:同学们,乒乓球可是咱们中国的国球!大家喜欢吗?
生:喜欢
师:请看这是什么?咱们的苏州将在这个月承办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高兴吗 ?有资深乒乓球专家,根据历届世乒赛的成绩做出这样的预测:
如果在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比赛中,甲、乙两名中国选手进入最后决赛.那么,该项比赛的:
(1)冠军属于中国选手吗?(一定)(板书)
(2)冠军属于外国选手吗?(不可能)
(3)冠军属于选手甲吗?(有可能)(师:有可能是也有可能不是)
师:这是我们小学的说法,到了初中可不可以换种说法呢,必然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是(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也就是无法确定会不会发生的事件。
师:而不论是一定会发生还是不会发生,都是确定的,所以,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事件。其实随机事件也就是不确定事件。
这就是今天我们一起要探讨学习的知识: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板书课题).
2、探究新知
继续回到比赛中,换成我们新说法就是(大家一起说)。。。
还有位外国资深乒乓球专家,做出这样的预测:
如果把条件变为“中国选手甲和外国选手乙”,还是那三个问题,它们又分别是什么事件了呢(直接学生回答)?
师:哎,奇了怪了!第一个冠军属于中国选手刚才是必然事件,而现在是随机事件,为什么?第二个冠军属于外国选手刚才是不可能事件,现在也变成了随机事件,又为什么?
生:因为条件改变了.
师:哦奥,我们研究事件的类型,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
那么条件改变了,事件的类型就一定发生变化吗?(请看第三个,第一第二。。。,第三。。。)
哎,那你们做一下预测,有没有办法改变下条件,使第三个事件不是随机事件?(学生)生:两名都是外国选手或甲没进入决赛。(教师鼓掌,竖大拇指),那冠军属于选手甲就变成了。。。。。
3、数学活动
师:哦,研究一个事件的类型,必须要在一定条件下的才行。咱们举办世乒赛,云集了世界各地的乒乓爱好者,下面我们向国际友人介绍一个非常古典的故事,但也包含了我们今天所学知识哦!
相传古代有个王国,国王非常阴险而多疑,一位正直有位的大臣得罪了国王,被判死刑,这个国家世代沿袭着一条奇特的法规:凡是死囚,在临刑前都要抽一次“生死签”(写着“生”和“死”的两张纸条),犯人当众抽签,若抽到“死”签,则立即处死;若抽到“生”签,则当场赦免。国王一心想处死大臣,与几个心腹密谋,想出一条毒计:暗中让执行官把“生死签”上都写成“死”,国王心想:哈哈,两死抽一,你死定了。
师:哎,又一个正直有位的大臣死是必然事件了,又多了一个冤死鬼,同学们,我们都是正直的人,有没有妙法让大臣起死回生了?还有在故事中,关于大臣的死包含了哪些事件了?我们来看
按国家的法规,大臣的死是随机事件。但是无能的国王听信奸臣,想把大臣死变成必然事件,但刚才这位同学用自己聪明才智把大臣的死变成了不可能事件。
师:同学们,我们只要善于动脑筋,同一个事件之间类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什么非常重要呢?
师:其实中国还有很多浓缩的成语、谚语、诗句,也蕴含着今天学的数学知识哦。也介绍给我们的国际友人吧!请看
(1)守株待兔?(等到兔子的可能性相当相当的小。咱们能干守株待兔这样的傻事吗?学习亦是如此,不能不劳而获)??(2)拔苗助长?(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规律,不能操之过急。)???(3)一箭双雕?(不一定发生,只要我们练就过硬的本领,一箭双雕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4)?一江春水向东流(必然事件,我们古人真智慧,蕴含了我们所学地理知识了)??(5)白发三千丈 (不可能事件,真的那么长,每天时间都要花在梳头上了,这是我们古人夸张的手法)
师:我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像这样的谚语还有很多很多,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蕴含了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交流一下,告诉大家!
其实我们每个问题的背后也会有更深层次奥秘!想知道吗?组委会发布了这样一个信息,老师可也是一个乒乓迷,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样几个问题:
参赛洲 参赛国家和地区 参赛队员 志愿者 陪同记者
6个(除了南极州) 160个 630人 393人 300家
(小组讨论:表格中多少人才能满足下列事件的相关属性)
事件 随机事件 必然事件 不可能事件
至少有2人性别相同 2人 大于等于3人 1人
至少有2人来自同一洲 大于等于2人且小于等于6人 大于等于7人 1人
至少有2人来自同一个国家 大于等于2人且小于等于45人 大于等于46人 1人
至少有2人生日在同一天 大于等于2人且小于等于366人 大于等于367人 1人
至少有2人属于某种结果(共有n种可能可能结果) 大于等于2人且小于等于n人 大于等于n+1人 1人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究,你们组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有什么伟大发现呢?
其实这里也体现了我们数学方法的运用:从特殊到一般。
师:我们沙溪中学的学生真厉害,你们就是老师的偶像!我们的世乒赛因你们会更加精彩。
师:1. 现在同学们我们穿越一下来到了2015年5月3日晚上,中国选手张继科和德国选手波尔进入男单决赛。比赛进入了白日化阶段,中国选手一路遥遥领先,3:0很快拿下前三局。随着一声哨响,第四局比赛即将开始,“中国选手获得冠军”将会是什么事件?(第四局正在比赛中,冠军属于中国是属于随机事件;而甲赢了比赛之后,冠军属于中国是属于必然事件;而在甲输了比赛之后,冠军属于中国是属于随机事件)
2.我们再穿越下,外国选手不干落后,顽强拼搏,比分来到了3:3,按照规则第七局即将开始,那么,“中国选手获得冠军”将会是什么事件?(第7局正在比赛中,冠军属于中国是属于随机事件;而甲赢了比赛之后,冠军属于中国是属于必然事件;而在甲输了比赛之后,冠军属于中国是属于不可能事件)
3.扣人心弦的时刻来了,第七局竟然打到了10:10,这局第21球即将开球,这球的结果,“中国选手获得冠军”将会是什么事件?咱们中国选手要想赢球,必须连赢两球,就是必然事件,如果连输两局,中国冠军则是不可能事件。那我们预祝本届世乒赛中国队取得佳绩,世乒赛圆满成功!
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要学会分类讨论。
4.课堂练习
课本39页,练一练1、2
5.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事件可以分三类,但特别要注意是在一定的条件。
2.如果条件发生变化,事件的属性有可能发生变化,也有可能不变。条件很重要。
3.还有我们学习了中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了解数学思想、方法。
在我们学习上也是这样,虽然成绩不理想,只要我们努力,也一定会成为改变的。
6.作业
三、板书设计
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