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8小题,24分)
(3分)C(籍:造册登记)
2.(3分)C(在文中的解释A不语:不告诉;B秋毫:鸟兽秋天新长的细毛,比喻微小
的事物;C婚姻: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D非常:意外的变故。只有C与现代汉
语词义相同。)
3.(3分)A(A项第一个“之”字为动词,到,往;第二个“之”字是助词,用在主谓
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两个“以”都是介词,“把”的意思。C项两个“为”
是介词,“替、给”。D项两个“因”字都是介词,“趁着”的意思。)
4.(3分)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5.(3分)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把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
以全部占领而(以此)称王
评分标准:共3分,句意1分,“鲰生”“内”各1分
6.(3分)A
7.(3分)章宗杀死了他的伯伯和叔叔,不久以后就死了,而且还没有子女,你现在为
什么要效法他呢?
评分标准:句意1分,“嗣”“何为”各1分。
8.(3分)①斥责看轻荆王母亲的主管人员。②阻止皇上处死兄长荆王。③斥责教皇帝
骑鞠的大臣。④批评谄媚逢迎的文士
评分标准:共3分,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9.(3分)B(此句是写洞庭湖水之清澈透明,湖面之广阔。)
10.(3分)B(此句并没有表达“积极进取的决心”,而是心中有郁结,登楼遣怀。“层
城”,重城,高城;“更”,又。)
11.(6分)①时过境迁、变幻无常的感慨。上片“郁郁葱葱”与“古丘”作对比,通过
四百年来历史的变迁,表达了时过境迁、变化无常的愁情。②被贬闲居的无奈之情
诗人被贬他乡,“绕水”表现内心无边的愁绪,“恣行游”看似闲适,实则无奈
尽”“更上”更写出诗人心中无法派遣的郁闷之情。③时光流逝,抑郁不得志
的愁苦。结尾引用王勃诗句,写出了时间的流逝,而一个“空”字更表现出因无法
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的苦闷抑郁。(亦可理解为物是人非的感慨)
第1页(高一语文试卷共4页
评分标准:共6分,每点2分,只要言之有理即酌情给分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2.(8分)①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③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⑤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
泥沙⑥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评分标准:共8分,任选四题,每空1分;有错别字的、有漏字或掉字的,该空都
不得分
、现代文阅读(26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3.(3分)D(“我”一夜做噩梦并未安睡,“伪善”解读得也不准确。)
14.(5分)①第一次开头的描写表明天气的寒冷,为人物的出场渲染了气氛。②第二
次越来越大的霜花烘托了“老女人”哀伤的心情,象征着车厢中“列车员”“胖男
人”等人的冷漠与自私。③第三次结尾的描写照应题目及前文两处描写,突出小说
的主题,比喻人性的自私虚伪与冷漠,引起人们的警醒
评分标准:共5分,第一处1分,其他两处每点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6分)①对老女人质朴善良品性的赞美:从与“我”的谈话中突出老女人年轻时
吃苦耐劳的品性,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时也没有不依不饶,善解人意,不给大家添
麻烦等情节中可见作者对其赞美之情。②对人性复杂性的关注:写“我”和其他乘
客一样,可怜老女人,想让铺位,但又不愿意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作者看到了在
这些人身上矛盾而复杂的人性。③对胖男人这些自私自利人的鄙视:从对胖男人的
言、动作的描写中,可见其粗俗自私,还有其他乘客对他的鄙视,这些方面可见
作者对其鄙视的态度。④对众多旁观者既肯定又批判:肯定其对他人的不幸能报以
同情心,甚至为别人打抱不平;批判他们不是出于真心,真正地去帮助他人,不能
真诚地传递温暖和爱意
评分标准: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6.(3分)C(“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
17.(3分)C(A项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开头可知“经济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重要因素,
只有保护、发展生产力,才能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推断没有根据。B项
内容不是马克思认为的。D项“因此,消灭病毒指日可待”推断没有根据,强加因
果关系。
18.(6分)①从政府来说,要进一步发挥监督、引导作用,制定并实施制度体系,建
立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强化追责问责力度;加强国际间合作交流。②从研究机构和
企业来说,开展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研究,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加强彼此
第2页(高一语文试卷共4页大连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
命题人
校对人:
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古代诗文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8小题,2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李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
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
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
内诸候,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
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放背项王
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
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
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
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藉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
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
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
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素善留侯张良
善:与……友善,交好。
B.张良出,要项伯
要:同“邀”,邀请
C.籍吏民,封府库
籍:借助,名词用作动词。
D.且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向……道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不可不语
B.约为婚烟
C.秋毫不敢有所近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具告以事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高一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C.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君为我呼入
D.因言曰
不如因善遇之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季父指叔父,古代兄弟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如仲尼,排行老二。
B.沛公即刘邦,古人为表尊重通常称人字号或籍贯、官名等,“沛公”是称籍贯
C.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秦至隋朝“关”特指函谷关,古代江河则特指长江、黄河。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有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共计130篇。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宣宗明惠皇后,王皇后之姊也。后性端严,颇达古今。哀宗已立为皇太子,有过尚
切责之,及即位始免。一日,宫中就食,尚器有玉碗棵三,一奉太后,二奉帝及中宫
荆王母真妃庞氏以玛瑙器进食,后见之怒,召主者责曰:“谁令汝妄生分别,荆王母岂
卑我儿妇耶?非饮食细故,已令有司杖杀汝矣。”是后,宫中奉真妃有加。或告荆王谍
不轨者,下狱,议已决。帝言于后,后曰:“汝上一兄,奈何以谗言欲害之。章宗杀伯
与叔,亨年不永,皇嗣又绝,何为欲效之耶?趣赦出,使来见我。移时不至,吾不见汝
矣。”帝起,后立待,王至,涕泣慰抚之。哀宗甚宠一宫人,欲立为后。后恶其微贱,
固命出之。上不得已,命放之出宫。点检撤金辇教上骑鞠后传旨戒之云汝为人臣当辅主
以正顾乃教之戏耶再有闻必大杖汝矣比年小捷,国势颇振,文士有奏赋颂以圣德中兴为
者。后闻不悦曰:“帝年少气锐,无惧心则骄怠生。今幸一胜,何等中兴,而若辈谄
之如是。”正大八年九月丙申,后崩,遗命园陵制度,务从俭约。谥明惠皇后
(节选自《金史·卷六十四·列传第二》)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点检撒合辇教上骑鞠/后传旨戒之云/汝为人臣/当辅主以正/顾乃教之戏耶/再有
闻/必大杖汝矣
B.点检撒合辇教上骑鞠后/传旨戒之云/汝为人臣/当辅主以正顾乃教之戏耶/再有
闻/必大杖汝矣
C.点检撒合辇教上骑鞠/后传旨戒之云/汝为人臣/当辅主/以正顾乃教之戏耶/再有
闻/必大杖汝矣
D.点检撒合辇教上骑鞠后/传旨戒之云
/汝
为人臣/当辅主/以正顾乃教之戏耶/再有
闻/必大杖汝矣/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章宗杀伯与叔,享年不永,皇嗣又绝,何为欲效之耶?
8.太后的谥号“明惠”,有贤明仁厚之义,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其“明惠”?请结合
文本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9题。
高一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