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概述》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广东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地理下册第七章《学用地图》第一节《亚洲概述》复习课。 
【教学设计理念】 
 从地理位置、自然到人文,系统的梳理亚洲的基本概况,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关联,又要寻找知识点的纵向联系,从而构建起区域地理复习的完整体系,从总体上把握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并且通过以亚洲为例进行复习,学生能将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灵活的运用到其他大洲的复习中。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但是不懂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总结,不懂将地理要素进行联系,缺乏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基于以上分析,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以及经纬度位置; 
2.运用地图能够归纳出亚洲地形地势、气候和河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3.通过资料或图片了解亚洲的人文环境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课件展示、地图、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区域地理复习的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1.通过读图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地理要素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地理思维。 
【教学重点】 
1.亚洲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河流的特点; 
2.通过对亚洲的复习,掌握对其他区域的复习方法与过程。 
【教学难点】 
1.亚洲地形、气候和河流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 
2.亚洲自然环境对聚落环境的差异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课时安排】1个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 导入 【教师引入】近年来地理会考区域地理试题特点通常是以区域为背景,以与社会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图文为载体,综合考查自然、人文等地理知识,这节课我们以复习亚洲概述为例,学会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学生倾听 通过会考题特点引入本课,引起学生注意。 
 
梳 理 
知 识 
小 组展 示 【课件展示】复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框架。 
【承上启下】了解一个区域首先要知道他在哪里,所以我们先从“Where”开始复习。 
【课件展示】地理位置(适时点拨) 
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 半球, 半球。 
海陆位置:占据_____大陆,东临 ,南临_______,北临 ,西与 洲相接,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南临 洲,分界线是:_____运河。东北隔_____海峡与 洲相望。 
经纬度位置:主要介于(11°S~81°N、26°E~169°W)之间,跨____带、______带、______带,是跨纬度最____、东西距离最___的大洲。 
【过渡承转】仅仅知道在哪里是不够的,还应深入了解这里有什么。接下来进入“What”的复习,先从“自然环境”开始了解。 
【课件展示】亚洲地形(适时点拨) 
地形 、 为主,平均海拔 。 
地面起伏 ,高低悬殊,地势 。 
【课件展示】亚洲气候(适时点拨) 
气候 。(除 气候 
和 气候外,其他气候类型都有分布) 
 特征显著。( 气候分布最广) 
 气候典型。(亚洲东部自南向北分别是 气候; 气 
候; 气候。 
【课件展示】亚洲河流(适时点拨) 
受_______的影响,河流多发源于______,呈_______状流向__________。 
指图,讲解内容,展示答案。 
2.一组展示时,其他小组认真听讲,可提出改正意见,并将正确结果记录在学案中。 
 
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梳理能力。将课堂归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通过指图提升学生区域定位能力。 
 
归 纳小 结 
自 主 
梳 理 
 地形地势和气候会影响河流水文特征。 
答题模式: 
①流向(从 向 流)。依据:地势特征,方向信息。 
②流量(大小),季节变化。依据:气候(降水) 
③结冰期(有无)。依据:气候(气温) 
【教师引导】前面我们一直围绕自然环境来复习亚洲,但是要想完整的复习一个区域,还应复习这个区域的人文环境。 
【课件展示】亚洲人文环境概况 
六大分区 
人口:世界人口 的大洲。亚洲 部和 部人口稠密,内陆地区人口稀疏。主要为 人种,其中南亚、西亚多属 人种。 
经济发展差异: 为发达国家,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很大。 
学生共同归纳 
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归纳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能力。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梳理能力。 
 
合 作 
探 究 
 【教师引导】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地域文化,根据右图房屋特点、衣着特点等,描述当地的气候特点? 
【课件展示】亚洲四幅不同的地域文化图片。【小组讨论】根据图中房屋特点、衣着特点等,描述当地的气候环境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共同总结出原因,并派一位代表展示答案。 
让学生多发现,多总结,多给学生创造机会,通过小组间的合作,能够感受学习的快乐,小组的力量,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轻松。 
 
中 考 
链 接 
模 拟训 练 
 【过渡承转】由此可见区域间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我们在复习一个区域时除了要了解每个地理要素的特点,更应注重要素间的联系。 
【课件展示】近几年会考题目。 
【课件展示】相关模拟试题 
反馈练习,巩固知识,活学活用。 
 
让学生了解近几年会考出题的方向,做到有目的性的复习。 
给出一些题目,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 后作 业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北美洲》的思维导图。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检测学生对区域地理复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 
 
教 学反 思 
 本课是区域地理复习,以区域为主线进行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复习。本节课我重视学生读图记图能力的培养,从图中得到有关亚洲的位置,而且能够从地形图上掌握亚洲的重要地形区,由我的导学提纲引导、分析出亚洲的地势特点以及对河流分布的影响,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和综合分析的能力,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上台展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学会表述和倾听,在合作中求得共同发展。 
板书设计 
区域地理复习 
 ——以亚洲概述为例 
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概况 
三、人文环境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