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地面上的动物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认识地面上动物的多样性,初步了解动物的分类。
2.以家兔为例进行观察探究活动,了解家兔的外形、内部结构、生殖和哺育特点,能够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
探究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对哺乳动物适应环境的理解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师:在地面生态系统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大家还记得“消费者”是什么吗?
生:动物。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面上的动物。
(二)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
师:提出问题,除“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以外,你知道地面上还有哪些种类的动物吗?
生: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得出结论地面上还有家禽和昆虫等动物。
师:组织学生利用课本提供的几种动物图片资料,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它们属于哪一类动物?
2.请说出这些动物有哪些适应它们生活环境的特征?
生:前后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每组一名组长,共同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地面上的动物主要有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等几类,其中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动物[如:猴、猿、鸭嘴兽、袋鼠、海豚、蝙蝠、家兔等],它最主要的特征是:体表长毛、恒温、胎生、哺乳。爬行动物包括蜥蜴、壁虎、蛇、龟、鳖、鳄鱼等,它们属于变温动物,大多数有冬眠习惯。
(三)观察家兔的形态特征
[观察家兔的外形特征]
(引导学生对家兔的外形进行划分,并讨论体表的特征。)
师:我也来问同学们两个问题,我们前面学习人体的外形时,把人的外形分成几个部分?
生: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师:那么家兔呢?
生: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
师:家兔的体表具有什么特征吗?
生:有毛。
师:绒毛有保温的作用,粗毛耐摩擦有保护的作用。
师:让我们通过视频材料对家兔的外形作一个总结。
[观察家兔的内部结构]
师:了解了家兔的外形后,接下来还想认识?
生:内部结构。
师:我为同学们查到了一幅图片,可惜的是器官的名称没有标明。怎么办?
师:想想以前我们学过类似的结构吗?你想到了什么?
生:人体内部器官。
师:那你能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尝试把家兔的器官名称标出来吗?
师:我们看看家兔的体腔被…分为……?有什么器官。
生:膈。胸腔和腹腔。胸腔内有心脏和肺。腹腔内有肝脏、胃、小肠、大肠、盲肠等。
师:我们有一个兔子的轮廓,也有一些兔子的内部器官,请大家根据刚才的分析把它们粘贴到合适的位置上去。两人一组,相互帮助,看看哪个组最准确快速。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人和家兔的这几种器官中有哪个差别比较明显的?
生:家兔盲肠粗大。
师:我们知道盲肠属于什么系统?
生:消化系统。
师:那家兔的盲肠粗大有什么意义呢?
生:家兔吃草。
师:对,家兔以草为食物,吃了大量的纤维素,盲肠粗大是与家兔的草食性想适应的。
师:让我们也来看看家兔的牙齿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师: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比老虎这样的食肉动物比较起来少了犬齿。你能说说这其中的理由吗?
师:我们都知道门齿的作用是?(切断食物)臼齿的作用是?(咀嚼磨碎食物)犬齿的作用是?(撕裂食物)。家兔是草食性动物,它不需要撕裂食物,所以它的犬齿就退化消失了。同时它的门齿和臼齿也更发达了,门齿呈凿状。像木工用来挖槽或穿孔的凿子一样。
[观察生殖、发育的特点]
师:关于家兔,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它的生殖、哺育特点。我们知道家兔是胎生(受精卵进入母体子宫,通过胎盘发育)哺乳(用乳汁哺育后代),这对家兔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生:受精卵在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的过程叫胎生。而卵生的动物比如鸟类的受精卵是在母体之外独立发育的。胎生使外界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小程度。
师:我们人类也是胎生的。经过母亲十月怀胎的痛苦,长辈们怀抱和摇篮里的精心呵护才慢慢长大成人的。
(四)哺乳动物的特征
师:其实胎生和哺乳的动物还有很多,看看这幅图片,想一想同是哺乳动物的它们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生:体表被毛。
生:体温恒定。
生:胎生、哺乳。
师:体表长毛、体温恒定使得哺乳动物对环境的变化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胎生和哺乳可以提高后代的成活率,更好地适应外界生存环境。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