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下生物 13.2土壤里的微生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七下生物 13.2土壤里的微生物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7-16 10:0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章第2节 土壤里的微生物——真菌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真菌是和动物、植物、细菌、病毒相并列的又一类生物。在第一课时中已经学习了细菌和放线菌的相关知识,通过前面细菌放线菌的教学情况来看,由于微观世界的接触很少,学生整体对微生物这部分内容比较陌生。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学生对真菌的认识不足,需要教师联系生活实际以及之前学过的酵母菌内容,引导点拨学生进入真菌的世界。
学生认知障碍点:认为食用菌是植物的学生比较多。在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过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平时也已经对小组互助学习有了一定的训练基础,利用显微镜让学生直观的观察真菌效果应该很好,再结合一些视频和图文资料,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主与互助学习,自主学习内容相对简单,难点通过小组互助讨论交流来突破,以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别比较青霉和匍枝根霉,并说出它们的营养和繁殖方式;
2.描述食用菌的结构,营养和繁殖方式;
3.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1.应用教材中的图文资料以及老师提供的材料,提高自主学习、收集信息、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2.初步学会培养和观察青霉、匍枝根霉。
3.通过小组活动提高交流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真菌的世界,增加对微观世界的兴趣。
2.认同真菌与我们的密切关系,关注真菌的有关信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青霉、匍枝根霉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及繁殖
2.食用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及繁殖
3.真菌的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1.观察青霉和匍枝根霉的装片
2.比较青霉和匍枝根霉的异同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图片出示臭豆腐和腐乳,真面目是毛豆腐。
毛豆腐如何形成?播放视频。毛霉菌的杰作。
回忆之前学习过的用于制作馒头和酿酒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出示一些食用菌图片。
霉菌、酵母菌、食用菌都是常见的真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真菌的世界去看一看。
霉菌
自主学习(2min):
阅读课本P99-100青霉和匍枝根霉的相关图文,初步认识霉菌。
霉菌的培养:大家知道霉菌是如何培养的吗?播放录制的视频。从视频可以看出,霉菌适宜生长在阴湿温暖的环境中,今天我们就带来了这两位同学培养的发霉的橘子和馒头。对图介绍,橘子上的“绿毛”是青霉,馒头上的“黑毛”是匍枝根霉。
互助学习:霉菌的结构和特征(8min)
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互助学习青霉和匍枝根霉的形态结构特点并做好展示准备。
活动要求:
对照发霉的橘子和馒头实物,以及青霉和匍枝根霉的永久装片,结合课本观察两种霉菌的形态结构特点,完成批注作业和活动单,并用平板上传,小组代表做好讲解准备。
小组代表讲解结束后,其他同学可举手质疑或补充。
讲解时要求面向大家,声音洪亮,脱离课本。
展示点评学生上传的作品,择优让小组代表讲解。
学生讲解。
展示显微镜下青霉和匍枝根霉的照片,说出各结构名称。
大家来总结(表格形式):
青霉 匍枝根霉
不同点
菌丝内 有横隔 无横隔
直立菌丝
顶端形状 扫帚状 膨大成球状
成熟孢子颜色 青绿色 黑色
相同点 都依靠孢子繁殖
都有营养菌丝和直立菌丝
3、有成形的细胞核等
食用菌
小组观察: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结合课本P101,观察所发的几种食用菌,并做好展示准备(2min)。
活动要求:
1.先观察它们的形态结构,说出各结构名称;
2.讲述它们的营养和繁殖方式。
学生对实物讲解。
教师图文小结。播放蘑菇孢子的视频。
布置课后可以制作“孢子印”。
真菌的主要特征
给学生1min讨论,总结真菌共同具有哪些特征:
1.菌体无根茎叶,大多是多细胞个体;
2.有成形的细胞核,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腐生或寄生生活;
3.孢子繁殖。
利用平板打开电子课本,带学生一起圈划齐读。
学习效果检测
大家来抢答:
出示题目,学生用抢答器抢答,并解析。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的是匍枝根霉,乙图表示的是青霉
B.甲生物是青绿色,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甲乙都有横隔,是多细胞生物
D.图中①表示营养菌丝,②表示直立菌丝
( )2.有关蘑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是一类真菌,由菌丝集合而成
B.靠部分菌丝吸收现成的有机养料
C.菌柄成熟时内有许多孢子,靠孢子繁殖
D. 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霉菌和食用菌这两大类真菌的形态结构以及营养和繁殖方式,作为分解者,它们通过腐生或寄生将现成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希望大家能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利用所学解释解决一些与真菌有关的生活现象或问题。
六、教学反思
1.在录播教室上课,有很多优点,比如平板和答题器的使用,可以让老师更方便直观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有些活动也会受限,比如板书的设计需要简化,显微镜的光线问题,若能实现日常教室的平板、网络等问题的解决,或者配置自带光源的显微镜,教学效果会更好。
2.若能指导每位学生自己提前一周培养霉菌,提前1天制作好临时装片并观察,学生的印象和体验会更深刻,这也是以后我需要努力的方向,即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做中学”。对于食用菌的种植,课后很多学生感兴趣的问我如何培养,通过查阅网络资料,我给学生打印了种植过程的简介,今后的教学中如果有机会能联系到比较近的蘑菇种植厂,可以利用周末时间,让感兴趣的学生组队去参观。
3.对于真菌的结构,学生们最不容易理解的就是“菌丝”的概念。由于菌丝和我们熟悉的动植物的器官、组织差别很大,在缺乏感性认识的情况下,就很难产生深刻的理解,通过毛豆腐的视频,就可以生动形象地解决这个难点,可见适宜、多元化的的教学资源,会让学生的收获更多,教师讲起课也更省时省力。?收集课程资源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仅需要自己做生活的有心人还要及时保存并应用的恰当的教学中去。

附:板书设计 真菌
霉菌 酵母菌 食用菌
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