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2、分苹果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2、分苹果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15 11:2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年级
数学
学科


自主
合作
探究
互动
精彩
高效
课题
分苹果
第7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班级
备课日期
执教者
审核人
教学目标
1.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操作过程,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与分享的愉快。
教学重点
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操作过程,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画图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
教学用具
课件、圆片、纸袋或塑料袋、印有苹果图案的答题纸等。
课时
1课时




教师导学过程(每个环节都要标注用时,用分钟表示)
学生学习过程(每个环节都要标注用时,用分钟表示)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2分】笑笑有12个苹果,想和大家分享。提问:把它们装在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一样多,可以怎样装?二、探索研究,学习新知。【20分】1.尝试把12个苹果分装在3个盘子里。(4)全班分享: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分的?(一边动手操作,一边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5)提问:你能用图表示分的过程吗?总结:同学们虽然具体分的过程有所不同,但分的结果都是每盘4个,每份同样多,这就是平均分。2.探究第二种分法:淘气拿来了袋子。(出示袋子图)如果每袋装4个,需要几个袋子?(1)审题,明确分装要求——平均分。(5)能用圈一圈、画一画等方法把你分苹果的过程表示出来吗?3.两种分法的对比:(1)同学们比较一下,两次分苹果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两种分法又有什么不同?(3)总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我们既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把它们平均分成几份,但不论用哪种方法,最后结果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ni
shi
说一说什么是4.探索新的分法:还可以怎样平均分?(3)采纳一个同学的方案,在答题纸上圈一圈。(用带有12个苹果的答题纸圈)三、巩固练习与运用。【7分】课本第61页“练一练”的所有题。四、当堂检测。(题见课件)【8分】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讲评。五、课堂小结。【3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分得的结果每一份的数量同样多,就是平均分。平均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每几个一份地分;另一种是平均分成几份,但不论是哪一种分法,最后分得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第一环节【2分】学生聆听老师谈话,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第二环节【20分】1.(1)独立思考,理解题意,思考如何分。(2)用手中的圆片代替苹果,分一分。(3)小组交流,得到多种分法。2.(2)用你手中的圆片代替苹果,亲自装一装。(3)小组交流各自分的方法。(4)在全班分享你的做法:边演示边介绍分法。3.学生思考并对比两种分法的异同点。4.
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总多种平均分的方案:第三环节【7分】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并逐题订正。第四环节【8分】1、学生独立完成,订正。2、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第五环节【3分】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分苹果平均分有两种情形:①平均分成3堆,每堆分4个;②每袋装4个,需要3个袋子。
分层作业
A等级:大册子第64页第4、5题;B等级:大册子第64页第1-3题;C等级:大册子第63页“重点解读”部分全做。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