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抽测语文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抽测语文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15 17:0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颋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
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新华社联合国2020年5月22日电,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和联合国粮农组织21日
共同举办首个“国际茶日”线上庆祝活动。来自中国、俄罗斯、埃及等20多个国家常驻
联合国代表和近200位嘉宾“云聚一堂”
笫74届联合国大会主席致辞说,茶产业关系减贫、消除饥饿、气候行动及提升包容
性等第74届联大关注的重点领域,是许多最不发达国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表示,第74届联大2019年通过决议,确定每年5月21日为“国
际茶日”,充分肯定了茶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珍贵价值,为深化茶领域合作提供
了新的契机,为茶赋予了新生命、新活力。茶产业虽然也受到了疫情冲击,但如果有效
应对,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必将为恢复世界经济增添动力
(摘编自新华社《联合国举办线上活动庆祝首个“国际茶日”》
材料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茶树的国家。相传,神农氏在野外以釜煮水,刚好几
片叶子飘进了釜中,神农氏发现煮好的“水”饮之可以生津止渴、提神醒脑。《神农·食
经》中有记载:“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另一说法为“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
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氏后将这些叶子称作“茶”。唐代茶学家陆羽在《茶经》写
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这也是茶史研究中关于饮茶起源最为普遍的说法
高一语文第1页共10页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时,巴蜀先民已开始将茶作为贡品上供;汉代时,茶叶开始了
商品化进程;唐代制售茶业日趋兴盛,初创了茶马贸易,陆羽在《茶经》中一改中唐前
以“茶”表茶的用法,确定了“茶”的字形、字音、字义并沿用至今。
及至宋代,茶肆遍布大街小巷,斗茶、赐茶、贡茶等“茶”风盛行。搬家时邻居要
献茶”’客廴来要敬“元宝茶”,订婚要“下茶”,结婚要“定茶”。北宋蔡襄写下
了茶学专著《茶录》,提出“茶之妙,在乎始造之精.藏之得法,泡之得宜”,从茶叶
采制、保存方式、烹饮方法一直讲到下篇的烹茶器具,茶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
唐代以前,人们往往釆集生茶叶蒸熟捣碾,再加上米、姜、盐、葱、陈皮、香料、
生奶、油脂等配料一同煎煮,类似于喝蔬汤,因而饮茶被称为“吃茶η,茶汤本身被
称为“茗粥
直到陆羽的《茶经》立下“规矩”,茶叶才脱离了那些“重口味”配料,只需添加
少许盐以平衡苦涩。茶饼经过烤制和硏磨,再在煎制中经历三次沸煮,带着细腻茶沫的
茶便煎好了,此为陆羽所推崇的“煎茶法”
宋代流行通过“点茶法”来斗茶,以此评定茶叶之优劣、技艺之高下。点茶时,茶
人将干茶叶碾成细末,置茶盞中,以沸水点冲,再用茶筅快速击拂,使之产生沫浡。“茶
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点茶对技艺水平的要求非常之高。点好的茶汤
沫浡上可以写字、作画,这类茶艺被称为“茶百戏”
唐代煎茶,宋代点茶,与现代饮茶方法相似的“泡茶法”直到明代废团茶、制散茶
后才成为主流
我国是世界上茶叶品种最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仅我国现代生产的、有茶名的
茶叶就有1100余种。根据制作工艺主要分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六大

〔摘编自《喜报!爱茶之人有了自己的节日》)
材料三
洞庭山碧螺春从唐朝以来就享有盛名,2002年获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太湖中的
泂庭东山和洞庭西山是原产地保护区。2011年,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2020年初,泂庭山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又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洞庭山碧螺春由此成为江苏省唯一荣获国家级“双遗”的农产品。
如今,原产地保护区的茶农却挖了老茶树换种外地茶。据估算,目前洞庭山东山
西山3万亩茶地中,外地茶在80%以上,正宗的泂庭山碧螺春已不到20%。这些年原有的
小叶种碧螺春老茶树,大部分都被茶农砍挖掉换种了外地茶。有些树的树龄有七八十、
高一语文第2页共1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