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制2017)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6. 21风的形成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年制2017)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6. 21风的形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15 12:2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风的形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自然界的风是由于冷热温度造成的空气流动形成的。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在小组讨论的前提下根据猜想设计模拟实验,探究风的成因。
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风的形成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自然界风的形成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利用辩证的观点正确认识风对于人类生活及自然环境的两面性。
【教学重难点】
知道自然界的风是由于冷热温度造成的空气流动形成的。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大饮料瓶、蜡烛、蚊香、记录单。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出示风吹树叶图片,并利用谜语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谜底。
2.学生回答。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板书课题:风的形成。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哪里有风?
1.出示生活中与风有关的图片。
2.学生思考并寻找生活中哪里有风,并利用自己的方法制造风。
3.总结风的基本特点: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活动二:模拟实验探究风的成因。
1.模拟风的形成实验。
2.开展实验,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总结:在太阳的照射下,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有的地方温度高,有的地方温度低。温度高的地方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空气不停地流动,就形成了风。
活动三:风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1.自然界与风有关的图片(风力发电,帆船运动员利用风的力量鼓动帆船前行,一家人一起放风筝,台风过后树木被连根拔起砸到汽车的情景图)
2.学生分析风与人类生活的好处与坏处。
三、拓展活动——了解海陆风的成因。
在海边,白天和夜晚的风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查阅资料,了解一下。
【课堂练习】
一、填空
1.冷地方的空气___________,压力大;热地方的空气___________,压力小。
2.当两地___________不同时,空气压力大小也就不同。压力___________的空气会向压力___________的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了风。
3.在海滨,白天,风从__________吹向__________;夜晚,风从__________吹向__________。
4.___________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判断
1.风是由于两地区之间出现温差而形成的。 ( )
2.在海滨,白天风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面。 ( )
3.风扇扇出的也是风,是由人造的风。 ( )
三、选择
我们这里冬天常刮( )风。
A.西北
B.东南
C.北
D.南
四、科学与生活
1.风是怎么样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陆风”是怎么回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