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几种常见的力 同步练习(2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几种常见的力 同步练习(2课时,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15 11:4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_1.3__几种常见的力(一)__[学生用书A6]
1.关于重力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所以物体的重力是由物体的质量产生的
B.重力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C.放在支撑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撑面向下的
D.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而产生的
2.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 )
A.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
B.一支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D.中学生的握力约为3000N
3.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0.3kg,要测量该苹果的重力,图中最适合的器材是( A )
4.图中小球沿斜面向下滚动,O为小球重心,某学习小组的几位同学画出了不同的重力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B )
图1-3-1
A.OA B.OB
C.OC D.OD
5.中国女排在2016年奥运会比赛中再度夺冠,图为比赛中精彩瞬间的照片,此时排球受到的力有( C )
图1-3-2
A.推力
B.重力、推力
C.重力、空气对球的作用力
D.重力、推力、空气对球的作用力
【解析】 图中排球受到的力有重力、空气对球的阻力,此刻人手与球并没有接触,所以没有推力。
6.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
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
C.物体将失去质量
D.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嘴里面
7.下列计算10kg物体所受重力的运算过程,正确的是( B )
A.G=mg=10×9.8N/kg=98N
B.G=mg=10kg×9.8N/kg=98N
C.G=mg=10kg×9.8N=98N
D.G=mg=10kg×9.8=98N
8.如图,“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它的重心设计巧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图1-3-3
A.重心在“不倒翁”的几何中心上
B.“不倒翁”的重心很高
C.“不倒翁”的重心很低
D.“不倒翁”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解析】 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不倒翁”底部质量大,因此重心不在几何中心上;物体的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因此“不倒翁”的重心很低,其重心在底部接近地面的位置。
9.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B.用线竖直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竖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的动作时,其重心在体内位置不变
【解析】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当物体的形状改变时,重心的位置可能发生变化,与物体摆放的方式无关。
10.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表: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物体1 0.5 4.9
物体2 1 9.9
物体3 2 19.4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天平和弹簧测力计__。
(2)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可知:物体所受重力G与物体质量m的比值为__9.8__N/kg。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成正比__。
11.如图所示,用手指支住尺子,当尺子静止时,手指支撑的位置正上方就是尺子的__重心__,从图中可以看出其位置在__4.00__cm处。
图1-3-4
12.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C )
13.利用重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 A )
14.如图所示为国外生产的一款“体重计”,有趣的是这款“体重计”的刻度盘上标示的不是数字而是一些动物。当一名中学生用这款“体重计”测体重时,“体重计”的指针会指向( B )
图1-3-5
A.猫 B.羊 C.牛 D.象
15.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引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1/6。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120kg的宇航员,在月球上( C )
A.宇航员连同随身装备的质量为地球表面附近的1/6
B.宇航员连同随身装备的质量为地球表面附近的6倍
C.宇航员连同随身装备受到的引力约为200N
D.宇航员连同随身装备受到的引力约为1200N
16.CCTV科教频道曾报道:有一辆小车载人后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时,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对地磅的压力分别为4750N、4980N、4040N、3960N。假设该小车四个轮子的轴心围成一个长方形,O为几何中心,AB、CD为两条对称轴,如图所示。若再在车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通过O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 C )
图1-3-6
A.AOC区域上 B.BOC区域上
C.AOD区域上 D.BOD区域上
【解析】 先进行前后比较:两前轮的压力:4750N+4980N=9730N,大于两后轮的压力:4040N+3960N=8000N,则物体应放在后半部。再进行左右比较:两左轮的压力:4750N+4040N=8790N,小于两右轮的压力:4980N+3960N=8940N,则物体应放在左半部。综上所述,若再在车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通过O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左后部,即AOD区域上。
17.根据科学家的精确测量发现不同纬度和高度的g值大小各有不同,具体见如表。请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纬度/度g/(N/kg)高度/km 0 20 40 60 80 90
0 9.780 9.786 9.802 9.819 9.831 9.832
8 9.756 9.762 9.777 9.794 9.806 9.807
12 9.743 9.749 9.765 9.782 9.794 9.795
20 9.719 9.725 9.740 9.757 9.769 9.770
(1)当高度为0,纬度为40度时,g=__9.802__N/kg。
(2)同一地方,高度越大,g值__越小__。
(3)g值大小与纬度的关系是__同一高度,纬度越高,g值越大__。
18.近年来,科学家们对火星的探索兴趣有增无减。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如图是一只小狗在太阳系不同行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一名质量为50kg的中学生在火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为__191.25__N(g取10N/kg)。
图1-3-7
【解析】 中学生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由图中所给的信息可得,小狗在火星上与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之比为,则中学生在火星上与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之比也等于,所以,中学生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G′=×500N=191.25N。
19.在细线下系一重锤就做成一个重垂线,用它可以检查建筑物的墙、门、窗是否__竖直__,它利用了__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__的性质。若把重垂线的上端系在垂直的木架上的O点,如图所示,就成了一个水平器,当重垂线的锥体偏向右边时,它所在的平面__左__边偏高(选填“左”或“右”)。
图1-3-8
1.3__几种常见的力(二)__[学生用书B6]
1.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只有弹簧、橡皮筋才能产生弹力
B.弹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只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2.同学们在操场上进行爬杆比赛,使他们能够上升的力是( C )
A.重力 B.压力
C.摩擦力 D.拉力
3.假如没有摩擦,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C )
A.地面上滚动的球、行驶的车辆很难停下来
B.写字时手拿不住笔
C.人可以在地面上行走如飞
D.用吹灰之力就可以将火车沿铁轨推动
【解析】 人在地面上行走需要依靠地面与脚之间的摩擦力。
4.关于形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A.物体发生形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物体发生的形变只有弹性形变
C.用力压在桌子上,桌子是坚硬物体,不会发生形变
D.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发生弹性形变
5.自行车刹车时,手捏车闸越紧,自行车就停得越快,这是因为( D )
A.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B.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C.增大了车轮与闸皮间的接触面积
D.增大了压力
6.下列结果中,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 B )
A.撑竿跳高运动员跳起并跃过横杆
B.手中的石块释放后自由下落
C.玩具手枪用弹簧将“子弹”射出去
D.“蹦极”运动中落到低处的人被绳拉起
7.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B )
A.刷牙时,牙刷与牙齿之间的摩擦
B.“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升空时,飞船与空气的摩擦
C.自行车刹车时,刹车皮与轮圈之间的摩擦
D.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
8.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运动的物体一定受摩擦力
B.静止的物体之间没有摩擦力
C.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
9.如图所示,一物体沿粗糙的斜面向下滑动。关于物体的受力状况,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C )
图1-3-9
A.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物体只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C.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D.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10.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B )
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以方便路人的行走
B.在生锈的自行车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车轮下
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杠上跌落
11.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两木块的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B.在同一个接触面上滑动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C.两木块相对滑动得越快,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D.只要接触面粗糙,两木块间就存在着滑动摩擦力
【解析】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压力大小有关。
12.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C )
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
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13.如图所示,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A,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图1-3-10
A.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解析】 木块A与木板发生了相对运动,所以木块A受到滑动摩擦力;木块A相对于地面,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拉动速度变大时,木块A与木板之间的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变化,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木块A所受摩擦力是长木板作用的结果,它的方向是向左的。14.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F3的大小关系为( D )
图1-3-11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1=F2>F3
【解析】 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前两次实验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因此F1=F2。第三次实验用滚动代替滑动,摩擦力减小,所以F1=F2>F3。
15.如图所示是同一木块先后两次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的“频闪”照片。第2次木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距离是__1.70__cm;由图可知,两次实验中木块的速度__不相等__,木块所受拉力的大小__相等__(均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图1-3-12
【解析】 (1)木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距离s=4.00cm-2.30cm=1.70cm。(2)由图知两次实验在相等时间内小木块运动的路程不相等,由v=知两次实验中,木块的速度不相等。(3)两次实验木块与水平面粗糙程度都相同,摩擦力相等,所以拉力也相等。
16.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做出如下猜想:
图1-3-13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三个猜想,同学们在水平台上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甲、乙接触面都为相同木板,丙接触面为毛巾),请你补全下列实验过程:
(1)实验过程中,在水平面上沿水平方向__匀速直线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通过对比甲、乙两图,可知猜想__一__是正确的,其结论是:__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__。
(3)通过比较甲、丙两图得出“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这是__错误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因为__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__。
(4)要想验证猜想三是否正确,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基础上,需要改变__接触面积__。
17.如图所示,为研究滑动摩擦力Ff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FN大小的关系,在重为17N的木块上每次增加重为1N的砝码,分别用水平拉力F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测量数据如下:
图1-3-14
木块对水平面压力FN/N 17 18 19 20 21
水平拉力F/N 5.1 5.4 5.7 6.0 ?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Ff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FN大小的关系式为__Ff=0.3FN__。
(2)根据关系式可知,表格中“?”处的水平拉力应为__6.3__N。
【解析】 (1)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拉力与压力大小的比值不变,即摩擦力与所受压力的比值是0.3,所以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之间的关系是Ff=0.3FN。(2)由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之间的关系可得,当FN=21N时,Ff=0.3FN=0.3×21N=6.3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