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运动和力
____1.1__机械运动(一)__[学生用书A2]
1.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B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五四运动
C.海水奔腾 D.清风拂面
2.“可怜天下父母心”,小惠的妈妈每天用电动车送她上学,风雨无阻,在路上经常提醒小惠:“坐好了,不要动啊!”这个“不要动”的参照物是( A )
图1-1-1
A.电动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3.鲁迅的《社戏》中有他乘船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可能是( C )
A.艄公 B.船尾
C.河岸 D.鲁迅
4.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C )
图1-1-2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5.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诗人看来云是不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D )
A.岸边的江堤 B.江边的树
C.树上的飞花 D.诗人的小船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C.宇宙中除机械运动外,再也没有其他形式的运动
D.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在同一时刻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
【解析】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参照物可以选择运动或者静止的物体;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7.2017年4月,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D )
图1-1-3
A.地球 B.太阳
C.“长征七号” D.“天宫二号”
【解析】 “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即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
8.如图是一商场的自动扶梯,右边站立的顾客正在上行,左边站立的顾客正在下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图1-1-4
A.以右边顾客为参照物,左边顾客上行
B.以左边顾客为参照物,右边顾客下行
C.以右边扶梯为参照物,左边扶梯静止
D.以左边扶梯为参照物,左边顾客静止
9.一人骑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边疾驶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 B )
A.向北运动
B.向南运动
C.静止
D.运动方向无法确定
【解析】 人和汽车均由南向北运动,但汽车运动快,以汽车为参照物,则人不断地向南运动。
10.物体__位置__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__最简单__的运动形式。
11.判断某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首先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__参照物__。
12.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
以乌鸦为参照物,__老鹰__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__运动__的。
图1-1-5
13.写出表中描述物体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
运动 参照物
地球绕太阳公转 太阳
乌云遮住了月亮 月亮
月亮躲进了乌云里 乌云
14.坐在运动着的直升机中的人看到高楼楼顶竖直向上运动,此时这人是以__直升机(或自己)__为参照物来描述运动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机__竖直向下__运动。
15.如图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以上判断( C )
图1-1-6
A.菲菲正确 B.翔翔正确
C.两人都正确 D.两人都不正确
【解析】 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
16.烟囱上烟和路面上两小车的旗帜飘扬情况如图所示。关于两小车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D )
图1-1-7
A.甲车可能向左运动,乙车可能静止
B.甲车一定向右运动,乙车可能向左运动
C.甲车可能向左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向左运动,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17.小明坐在一列火车上,向左车窗外看去,感觉自己在向前运动,向右车窗外看去,感觉自己没动,对下列可能的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D )
①左侧恰好有一列火车向后运动
②右侧恰好有一列火车和自己乘坐的车并列停靠
③左侧恰好有一列火车向前运动
④右侧恰好有一列火车正在向前运动
A.只有①②有可能
B.只有①③④有可能
C.只有①②③有可能
D.①②③④都有可能
【解析】 小明坐在一列火车上,向左车窗外看去,感觉自己在向前运动,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自己乘坐的车静止,左侧恰好有一列火车向后运动;自己乘坐的车向前运动,左侧恰好有一列火车向后运动;自己乘坐的车向前运动,左侧恰好有一列火车向前运动,且速度小于自己乘坐的车;故①③均有可能。向右车窗外看去,感觉自己没动,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右侧恰好有一列火车和自己乘坐的车并列停靠;右侧的火车也可能正在向前运动,且速度与自己乘坐的车大小相等。故②有可能,④也有可能。
18.“水涨船高”这句成语中,“船高”是指船升高了,这一运动是以__地面__为参照物的,以__水面__为参照物时,船是静止的。
19.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自开播以来激发了小明对中国古诗词的浓厚兴趣,其中蕴藏的生活经验与科学道理使小明获益匪浅,就李白的《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句,诗人李白分别选取__船__、__岸__为参照物。
图1-1-8
20.小丽随父母乘车去探望爷爷和奶奶。他们刚刚进站上了车,小丽侧过头时看到对面的客车上坐着赵老师,正准备下车跟老师打招呼,她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奈她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可不大一会儿,赵老师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
(1)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是以__对面的客车__为参照物。
(2)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是以__地面__为参照物。
(3)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__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或参照物选择不同,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_
_____1.1__机械运动(二)____[学生用书B2]
1.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 A )
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
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
2.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行驶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图像是( B )
3.《龟兔赛跑》的故事中,兔子瞧不起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兔子在途中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C )
A.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B.兔子始终比龟跑得慢
C.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D.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4.如图,一种蒸汽火车头,正以30m/s的速度向西行驶,烟囱上冒出的白烟竟然是竖直向上的,则( A )
图1-1-9
A.风速正好30m/s,吹东风
B.风速正好60m/s,向西吹
C.风速正好30m/s,吹西风
D.风速正好60m/s,向东吹
5.我们可以用物体经过的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所示,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A点运动到B点:第一次先从A到D,再从D到B;第二次直接从A到B。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B )
图1-1-10
A.路程相等,位置变化相同
B.路程不等,位置变化相同
C.路程相等,位置变化不同
D.路程不等,位置变化不同
【解析】 在从A到B的过程中,两次的初始位置和末位置是相同的,所以位置的变化是相同的;第一次的运动轨迹是先从A到D,再从D到B,第二次的轨迹是直接从A到B,所以两次运动的路程是不同的。
6.下列为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
7.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50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到达指定地点。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 D )
A.126km/h B.70km/h
C.52.5km/h D.30km/h
【解析】 救援部队救援过程经过的总路程s=105km,所用的总时间t=50min+2h+40min=3.5h,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30km/h。
8.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B )
图1-1-11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
9.2016年年底以来,国内共享单车突然火爆起来。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它环保便利,深受大众喜爱。为体验这一新鲜事物,小张、小王、小李从同一地点A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6km的速度骑共享单车匀速前进,则( C )
A.小张先到达B地
B.小王先到达B地
C.小李先到达B地
D.三人同时到达B地
【解析】 由题意知,v小张=30km/h,v小王=5m/s=18km/h,v小李=0.6km/min=36km/h,根据速度变形公式t=,他们的路程s相同而小李的速度最大,则小李的运动时间最短,小李最先到达B地。
10.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速度,小宇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图中所附的刻度是均匀的,如果每隔1秒拍摄1次,轿车本身总长4.5m,那么这辆轿车的速度约为( A )
图1-1-12
A.9m/s B.12m/s
C.6.75m/s D.2.5m/s
【解析】 由图中照片可知,汽车在2s内通过的路程为轿车长的4倍,即s=4L。∵轿车实际长度为L=4.5m,∴汽车在t=2s内的实际通过的路程s=4L=4×4.5m=18m。则轿车的速度v===9m/s。
11.北京时间2016年8月9日上午,里约奥运会女子100m仰泳决赛中,傅园慧以58.76s的好成绩获得铜牌。游泳池长50m,假设傅园慧前后半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2,且v1=v2。若掉头时间不计,则(v1+v2)/2=__1.702__m/s(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12.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是____4__s,该物体达到的最大速度为__4__m/s。
图1-1-13
【解析】 此图为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由图可知,0~2s内,物体做2m/s的匀速直线运动,2~4s内,物体运动速度增加,4~6s内,物体做4m/s的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2s+2s=4s,最大速度为4m/s。
13.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__12.50__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__0.15__m/s。
图1-1-14
14.如图所示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
图1-1-15
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内B运动了10米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解析】 由图像可知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A从O点出发,B从距离O点5m处出发,故①错误,②正确;从第3s开始,A的斜率大,故vA>vB,5s末A、B相遇,故③正确;由图像可知,5s内B从距离O点5m处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距离O点10m处,运动了5m,故④错误。
15.小明去外婆家,去的时候速度是x,回来的时候速度是y,则一个来回的平均速度是( C )
A.x+y B.
C. D.2
【解析】 设小明家到外婆家的距离为s,则小明一个来回通过的路程为2s,所用的时间t=+=,所以平均速度v==。
16.某校同学在水平直道上进行1000m跑步比赛。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出发,甲同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做匀速运动。乙同学出发后,经过100s通过的路程为400m,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100m;接着乙同学以6m/s的速度追赶,经过50s没有赶上;然后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10s到达终点。则甲同学比赛中的速度为__5__m/s。乙同学出发后,前10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_4__m/s;乙同学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为__7.5__m/s。
图1-1-16
【解析】 经过100s甲通过的路程s甲=500m,甲的速度v甲===5m/s;乙同学出发后,前100s内的平均速度v1===4m/s;由题意可知甲通过全程用的时间为t甲=200s,所以乙用的总时间为t乙=200s-10s=190s,乙同学最后冲刺阶段的时间t冲=190s-100s-50s=40s,追赶阶段通过的路程s2=v2t2=6m/s×50s=300m,冲刺阶段的路程s冲=s-s1-s2=1000m-400m-300m=300m,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v冲===7.5m/s。
17.小明家离学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min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了,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求:
(1)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
(2)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了并立即掉头返回,问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保留2位小数)
【答案】 (1)由v=可得,小明走过的路程s1=v1(t0+t),小明父亲行驶的路程等于小明走过的路程,s2=s1=v2t,v1(t0+t)=v2t,5km/h×(5×h+t)=10km/h·t,解得t=h=5min。
(2)由v=可得,出发5min小明通过的路程s=v1t0=5km/h×5×h=km;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时的相对速度v=v1+v2=5km/h+10km/h=15km/h;由v=可得,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时相遇的时间t′===h;小明父亲通过的路程s2′=v2t′=10km/h×h=km≈0.28km;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距离s″=s总-s2′=2km-0.28km=1.72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