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同步练习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同步练习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15 11:5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1.
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2.
关于物理实验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
B.
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面的坡度要小
C.
如果按码磨损,会使托盘天平测量的结果偏小
D.
用弹賛测力计测力时,测力计必须保持竖直状态
3.
下列实验中:测量小石头的密度;测量一张作业纸的厚度;测量同学百米跑步的速度;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采用相同测量方法的是(
?)
A.
B.
C.
D.
4.
在“测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测出的运动时间比实际值偏大,则测量出的物体的平均速度(  )
A.跟实际值相同  B.比实际值偏小
C.比实际值偏大
D.不能确定
5.
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min行驶20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 
 
A.
B.
C.
D.
6.
为了测量小车通过斜面的平均速度,对斜面的选择和安装,你认为较为合理的是(  )
A.选择较短的斜面,且保持较陡的坡度
B.选择较长的斜面,且保持较陡的坡度
C.选择较短的斜面,且保持较缓的坡度
D.选择较长的斜面,且保持较缓的坡度
7.
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
?
A.
B.
C.
D.
8.
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B.小车通过整个斜面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C.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
D.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9.
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0.
如图所示,小海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过程的上半程、下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实验,则下列说法不

确的是?
A.小车下滑过程在做变速运动
B.
测量下半程平均速度时要让小车从中点处静止滑下
C.
为了延长小车在斜面运动时间,可以减小倾斜程度
D.
实验时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将会导致上半段平均速度偏小
11.
测量平均速度一般需要测量
______

______
两个物理量
12.
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由斜面的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内是小车到达A、B、C三点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________m/s,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vBC。
13.
下表是简化的北京南至上海虹桥G101次列车时刻表。G101次列车从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为______km;G101次列车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里程
北京南
06:43
06:43
0
济南西
08:37
08:41
406
曲阜东
09:13
09:15
535
14.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有两个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来测量小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A、B、C三个点,拿一根分度值为1
mm的米尺紧靠直线,A、B、C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读数如图所示。当小钢球贴着米尺运动经过A、B、C三点时,两同学用手表记下了小钢球经过A、B、C三点时对应的时刻,如图所示。则小钢球在通过AB、BC和AC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分别为:vAB=____________;vBC=____________;vAC=____________。
16.
在“测定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上半程
0.6
2.4
    
全程
1.2
4.0
    
(1)此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
(3)如果斜面长1.20m,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中点、底端所用的时间分别是2.4s、4s,求小车通过上半程以及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v2。
由上表可知:v1________v2,由此可见,物理学中说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多大时,必须指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平均速度。
17.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
甲至乙
乙至丙
甲至丙
路程
s1=______
s2=64
cm
s3=90
cm
时间
t1=2
s
t2=______
t3=6
s
(2)
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________(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3)
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18.
如图所示,探究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速度的变化实验,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
为了便于测量,应使小车在斜面运动的时间长些,因此应使斜面保持较______填“大”或“小”的坡度。
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
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实验中小车还未放开就开始计时了,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为了更准确的观察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
19.
沈认真同学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如图所示是实验时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示意图.
请你帮助沈同学回答以下问题:
在该实验中,应该用______
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______
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通过公式______
求出平均速度v;
实验中,斜面应保持______
选填“较小”“较大”或“很大”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

下表是他未完成的记录,请你将表填写完整.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______
______
20.
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活动中,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曝光一次。
实验原理是?
?
?
?
?。
小红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下左图所示,可以看出纸锥从甲位置运动到乙的过程中在做?
?
?
?
?
?选填“匀速”、“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
?
?
?
??。若测得纸锥在甲、乙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则在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
?
?
??。
在下右图中,能正确反映出该纸锥从甲位置下落到丙位置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的是?
?
?
?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答案:
1---10
CBBBA
DBDDB
11.
路程
?
时间??
12.
0.02
小于
13.
129
214
14.
(1)
40
25
(2)

(3)
不正确
这样测得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15.
3.00
cm/s
2.00
cm/s
2.40
cm/s
16.
(1)
刻度尺
停表
(2)

(3)

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 
17.
(1)
26cm
4s
(2)
不是
(3)
增大斜面角度
18.


变速
小;在B、C点放置一个挡板??
19.
(1)
刻度尺
秒表
(2)
较小
运动时间
(3)
50??
20.
?
变速?
??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对路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