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8.5 能通过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8.5 能通过吗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15 16:2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时 能通过吗
知识与能力:认识生活中的小数,进一步明确小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运用元、角、分与小数的关系来迁移学习米、分米、厘米与小数的关系,用小数来表示长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善于交流与合作。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用小数来表示长度。
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我们去旅游时要乘坐大客车,大客车的高度是3.25米,但在公路上行驶时遇到了一个限高杆。限高杆的高度是3.50米,我们的大客车能开过去吗?(出示情景图)
2.搜集信息,情境图看完了,3.25米有多高?3.50米呢?
3.提出问题:请大家想一想。
学生自由地说一说,然后教师归纳讲解并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能通过吗)
二、新知探究
1.米、分米、厘米与小数。
师:我们知道姚明身高2.29米,不能直直地通过2米的门。你们看这辆卡车能通过这个限高架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主题图)为什么呢?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追问:那你知道3.25米到底是多高吗?
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3.25元,就是3元2角5分,所以得出3.25米是3米2分米5厘米。
师:对,同学们说的没错,3.25米就是3米2分米5厘米。现在你能告诉我3.50米是多少了吧。
生:3.50米就应该是3米5分米。
2.认一认,读一读。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像这样的小数,你们看一看,读一读。
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第2道题主题图。
学生先独立地读一读,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读一读,最后汇报读:这些瘦肉馅7.9元;我的50米跑成绩是7.98秒;我的身高是1.41米;我的体温是38.2℃,发烧了。
教师明确:这说明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小数。小数可以出现在时间里,小数可以出现在价格里,小数可以出现在高度或长度里,小数还可以出现在体温或温度里。
师: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小数?
学生汇报。
3.摆一摆,说一说。
师:我们说1角是多少元?1角是0.1元。5角是多少元呢?1角是0.1元,5角也就是5个0.1元就是0.5元。10角是多少元?
生:10角是1元,也就是说10个0.1元是1元。
师引导类推:1分米是0.1米,5分米是0.5米。让学生相互比一比,0.2米是多长?0.7米是多长?10分米是多少米?
生:0.2米是2个0.1米,是2分米;0.7米是7个0.1米,是7分米。10分米是10个0.1米,也就是1米。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9页“练一练”第1~3题。
2.完成教材第89页“练一练”第4题。
学生先摆一摆,换一换,再交流换的结果。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能通过吗
3.25米=3米2分米5厘米
3.5米=3米5分米
1分米=0.1米
本节课通过学生喜欢的寓言故事来引入课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同时用“卡车能通过吗?”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凭借直观的经验,明白用小数表示“米”的意义和大小,进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旧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的技能和技巧是自学的一种方法,要教会学生。所以在教学单位“米”的小数时,前面先用熟悉的 单位“元”的小数作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