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15 21:2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会独立地进行简单地、有条理的思考,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内容]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出示练习题。
174+305+289 755-248-137
先指名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算一算。
二人板演,全班齐练后集体订正。
引入
出示:36+48-25 276-138+39
师:这两道题与上面两道题在运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这两道题是加减混合运算题。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板书课题: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第72页例题教学情境图。
师:根据这个情境,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教学问题?
指名回答,先引导学生找出这幅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再让学生提出问题。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师:现在我们来讨论“向阳村现在一共有多少台电视机?”这个问题。
(2)自主探索,讨论交流。
①自主探索算法
师: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在一共有多少台电视机”这个问题吗?那就请你们动脑筋想办法算出结果来,算完后与同桌交流一下。
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个别交流辅导,注意发现不同算法。
②讨论交流算法
师:谁来汇报你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指名回答,板书解决的过程。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两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方法1:59-12=47﹙台﹚ 47+59=106﹙台﹚
方法2:59-12+59
=47+59
=106﹙台﹚
先让学生说一说“方法1”中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然后让学生通过对比上面的两种算法发现:“方法2”的算法实际上是把“方法1”的两道单步的加、减算式合并成一道加减混合的算式。
通过交流,还要让学生明确:在59-12+59这个算式中,“59-12”求的是向阳村今年新买的电视机(47台),“59-12+59”求的是一共有电视机多少台,所以计算59-12+59时,应先算59减12的差,再用所得的差(47)加59。
师:要解决“一共有多少台电视机?”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算?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算法,教师应给与肯定。
教师要让学生解释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59+59=118(台) 118-12=106(台)
或59+59-12
=118-12
=106(台)
2.即时练习
课件出示课本第72页“试一试”中的练习题
(1)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明确要求“水果店这一周卖出香蕉和苹果一共多少千克?”这个问题,应该求出先卖出的苹果有多少千克。
(2)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时,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算法:
方法1:138+29=167(千克) 138+167=305(千克)
方法2:138+29+138
=167+138
=305(千克)
方法3:138+138+29
=276+29
=305(千克)
先让学生解释为什么可以这样算,接着向学生说明:方法1是用分步列式的方法解决问题,而方法2和方法3是用含加、减混合计算的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3.归纳概括
让学生观察以下四个算式的计算过程
59-12+59 59+59-12
=47+59 =118-12
=106(台) =106(台)
138+29+138 138+138+29
=167+138 =276+29
=305(千克) =305(千克)
师:通过观察,你觉得应该怎样进行加减混合计算?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概括如下: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一般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算。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73页“练一练”中的1~4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大家表现都很好,收获也一定很大,大家都跃跃欲试地想谈自己的收获了,现在来时就给你们机会,谁先来?
板书
例题
方法1:59-12=47(台)
47+59=106(台)
方法2:59-12+59=106(台)
方法3:59+59-12=106(台)
答:向阳村现在一共有106台电视机。